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常~~讀《西藏生死書》第二章
2009/05/11 13:29:18瀏覽438|回應1|推薦9
============================================== 
也許,我們對死亡都太敏感了
但是,我們都應該要珍惜,珍惜生命的每一秒鐘。
==============================================
 
『學會怎麼死亡的人,就學會怎麼不做奴隸。』(P30)
『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積者必竭,立者必倒,高者必墮。』(P44)
 
常在想,是不是我們一輩子都專注在某些目標上,而忽略了生命的本質?
生命中,總有許多無常。
尤其在我們瘋狂追求永恆的當下,我們很難接受,無常才是不變的真理。
就像我們隨著環境,而影響情緒,情緒在影響表情一樣。
表情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改變,人本身不就是個無常的產物嗎?
 
碩士時代,憂鬱症最嚴重的時候,應該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和死亡那樣的貼近。
每日遊走在下一秒鐘,可能結束生命的邊緣。
當然,病房裡的一些病友,同樣也過著或許下一秒生命就會終止的生活
我常笑自己:『沒有活著的耐性,卻也沒死去的勇氣。』也許就是這樣的無奈吧
 
接著,我開始著手寫作碩士論文,便開始探討生命的無常和如何解脫。
從尼采的超人精神,轉進至莊子。我藉由這兩個人的生命體驗(哲學)找到了一條出路
開始學會放下,學會活在當下。
 
轉眼匆匆度過2年,我以為自己早就脫離了死亡這個議題了,
畢竟終日的忙碌,讓我忘記了時間的飛逝
 
小時候(國小五年級),很怕失去,怕失去家人,怕失去我身邊所有的一切。
因為我習慣了他們,也依賴他們。
我討厭分離,因為分離讓我傷心欲絕,
我討厭陌生,因為它讓我失去安全感,
我怕下一秒,不知道還有沒有下一秒,和這個人再次相遇,
所以我總是緊抓著我愛的人,我我熟悉的事物,擔心下一秒這一切將從我身邊溜走,再也不回頭。
 
 
現在回想起來,我大概很早就感應的生命不確定的事實,卻沒辦法去接受
當然,我逃避過,我也企圖正面迎擊,但最後,始終不如我願
於是我學會放下,或許放下,讓很多事情看似消極,卻比強求來的舒坦
 
《西藏生死書》隱隱約約提示了許多面對生與死恐懼的法門,
如果我們早一點看到,是不是會有更好的想法呢?
或許會,或許不會
但是,死亡,確實是一個必須要去面對與接納的問題。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onayang&aid=2937740

 回應文章

CAMAR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請看由無常走向安樂,濟公活佛慈訓!
2009/05/12 01:38

<心不迷不墮生死,業不繁不憂形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起不長果因。>

<卻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 人生自少而壯 自壯而老 俄入胞胎 俄出胞胎 又入又出無窮已 生不知來 死不知去 濛濛然 冥冥然 千生萬劫不自知 非真夢歟 枕上片時春夢中 行盡江南千萬里 盡貪名利 梯山航海 豈必枕上爾 莊生夢蝴蝶 孔子夢周公 夢時固是夢 醒時豈非夢 曠大劫來 一時一刻皆夢中 破盡無明 大覺乃仁 如是乃為夢醒漢 如是乃名無上尊>

                                                                                                                  語寄:世夢

節錄 濟公活佛慈訓<由無常走向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