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1/26 20:16:43瀏覽674|回應0|推薦0 | |
一雙看得深遠的慧眼 好漢不提當年 中央大學天文所葉永烜教授是「卡西尼探測土星計畫」的三位發起人之一。他因為計畫執行成果豐碩,2009年得到美國航空太空總署(NASA)的「特殊公共服務榮譽勳章」,而他的學術論文登上自然與科學的篇數之多,更讓一般科學家望塵莫及。 每次有機會訪問他,我都會想多問問卡西尼計畫的事情,老覺得他跟我說的不如跟別的記者說的多。這次我事前功課還發現他也參與撞擊彗星或登陸彗星的計畫,甚至還有一顆小行星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我很希望能多聽到一些特別的故事。 但他只和藹慈祥、淡淡地跟我說,「你方向準備錯了」,他認為那些都是在國外的時候做的,現在他回來到臺灣,應該要談的是:怎麼把握臺灣的強項去跟國際接軌合作。 這好像一棒打醒我,別讓自己變成熱門新聞的「追星人」,而是要回歸自己的心念去省思。如果沒找到自己的心,那我怎麼能連繫大家的心,幫繫心活寫文章呢? 臺灣天文的優勢 臺灣雖然小,天文人才雖然少,但是已經有些不錯的成果,中大鹿林山天文臺開始運作之後,已經發現將近千顆的小行星,還有一些彗星、超新星的發現,此外也有中美掩星計畫(TAOS)藉由望遠鏡系統來尋找庫柏帶的天體。這些除了有豐碩的成果之外,也在技術上發展出很好的支持體系,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提到天文研究,葉永烜要我別光注意那些很難申請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而是要了解自身的優點和科學需求。由於那些大型天文望遠鏡需要昂貴的使用費,亦不容易申請到觀測時段,因此很難對固定天體做長時間固定的觀測,了解其隨時間的變化,因此就要靠中小型天文臺來補足這方面的訊息,這也是中大鹿林山天文臺的機會。當然光靠自己力量有限,因此要與別人合作,過去有夏威夷大學所負責的「泛星計畫」,最新還有加州理工學院主導的「帕洛瑪瞬變工廠」(Palomar Transient Factory, PTF)計畫。
臺灣在這些國際合作中,除了因為自己的研究、技術受到肯定之外,臺灣本身的地理位置—緯度低,可看到全部北天與不少南天星空,而經度位置也沒有其他重要天文臺,因此有利與其他天文臺合作接力。 跟人合拍的條件 葉永烜提醒說,在參加國際合作計畫的時候,要能夠分工清楚,避免內部競爭。例如加州理工學院在拍攝到的圖片當中,感興趣的是超新星,中大研究團隊關心的則是小行星的研究,這樣就不會有對內競爭的關係。 目前中大研究團隊的章展誥與林省文算出許多小行星的自轉週期,也對小行星成分、結構跟自轉的關係提出理論,這就是自己的路,葉永烜看到臺灣年輕人能有這樣的發展,覺得很高興。天文研究是很大的藍海,就看你怎麼用智慧去思考,用成果去證明自己的能力,自然可以為自己找到合作的對象,為共同目標而努力。 葉永烜也提醒說,能參加國際合作雖然很好,但不見得每個都那麼好,最怕自己沒有想法,只是被人家找去一起分擔費用,對自己研究沒有特別幫助,相關技術經驗也沒辦法累積、琢磨,持續精進,到最後甚至對研究成果也不關心,這樣就沒意思了。 此外葉永烜覺得歐洲有很多國家的天文研究也做得相當不錯,很值得過去交流合作,但我們一般提到國際合作心裡想到的就只有美國,這樣太單一,不見得好。但是也不該為了多元而多元,自己還是要有能力,去找夠資格的同好為合作對象,為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 放眼未來,寄語年輕人 另外他也希望臺灣能夠培養人才,尤其是一些站在位置上的人應該要培養接班人,找人的時候會是希望新人比自己更好,多給年輕人機會。 對臺灣的年輕人他希望大家能多培養好奇心,學校應該是激發學生想像力、好奇心的地方。但國內的年輕人不缺知識,卻很缺好奇心,沒有動力與衝勁,這不只在創新創業很難,就算想在學術上有新發現也不容易。 葉永烜還特地介紹一本書好奇心:生命不在於找答案,而是問問題給大家,這是一個在好萊塢混過的一個怪人布萊恩‧葛瑟(Brian Grazer)所寫的,他因為好奇心的驅使,把握許多機緣,在最講究想像力的好萊塢闖出一個名頭。葉永烜也希望臺灣年輕人多運用這生來便有的超能力,因為: 好奇心能給你勇氣 好奇心讓你繼續把書翻到下一頁 好奇心可以使你增加自信 好奇心讓你變得更有創意 好奇心會帶來同理心 好奇心可以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
|
( 興趣嗜好|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