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道德:畜群道德
基督徒學者陳永明在其著作《原來尼采》一書,說我們無神論者大都不理解尼采(言下之意,好像只有基督徒才理解尼采),並言如果我們真正理解尼采,便會“嘔心”,而“寧願選擇基督教”(3),本人在此對陳永明先生以及基督徒表示無奈的遺憾,因為不了解我們和尼采的,不是我們,而正正是陳永明先生。因為我對尼采反基督教的理由不單止沒有“嘔心”,反而是“拍案叫絕”。
尼采哲學是冷酷的,尼采亦不諱言他是“貴族激進主義者”,所以尼采對畜群道德是深惡痛絕的,而畜群道德是弱者對強者反抗的一種,畜群道德表現之最,當屬基督教,故此尼采對基督教恨之入骨,原因在此也。
所以即使基督教表面上怎樣宣揚“愛”,植根於基督教的始終是庸眾對貴族潛在的復仇願望,而基督教則正正是一個報復運動,在《論道德的譜系》一書,尼采指出,奴隸道德開始於怨恨,是一些怨恨自己的敵人,卻又無法在現實上作出行動,惟有在頭腦想像中實施報復,基督教則正正是奴隸道德的充分表現,它是外界壓迫的產物,出於對外界的仇恨,外界就被評價為“壞”,自己則被評價為“好”,以求心理上勝過敵人,基督教的一套天堂地獄說就此形成。
誠然,以上思想無疑會引起一般人的反感,特別是弱者,因為尼采甚至主張弱者是應該被消滅的,故此不難理解有基督教界人士直斥尼采思想變態(章力生牧師),但事實上,亦正正是這點最擊中基督教要害,亦是我最欣賞尼采之處。
尼采是冷酷的,但亦是最貼近現實的,因為世界本來就是冷酷的,尼采是一個悲劇哲學家,反感幼稚的樂觀,我對之亦深有同感,因為基督教所塑造的“天國福樂”,原本就是一群不願面對現實的弱者(下等人)幼稚可笑的幻想,教會,本質上便是弱者的收容所,在這些收容所,人的自我喪失了。(因為他們是弱者,亦應驗了馬克思所言:宗教是還沒有獲得自身或已經再度喪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感覺。)(4)
在弱者的勢力坐大後,將嚴重侵犯弱者以外的人,基督教的一套教義,原本就是復仇心態的表現,尼采舉出了基督教神學家德爾圖良與阿奎那,暴露他們對不信者下地獄那種幸災樂禍的渴望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