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23 09:22:03瀏覽265|回應0|推薦3 | |
新華網杭州4月23日電 原世行高級副行長林毅夫23日在杭州“求穩與謀變”財富高層論壇表示,中國大陆經濟發展增速將繼續保持在8%左右,並將至少持續20年。“在我看來,未來國際經濟是漫漫長夜,而中國經濟將是風景這邊獨好,中國企業更將迎來今夜星光燦爛的局面。” 受到國際經濟形勢下行影響,自2011年以來,中國大陆經濟面臨外需疲軟、投資乏力的困境,三駕馬車中的兩駕馬車拉動力減弱,持續30年來的高速增長開始放緩。在林毅夫看來,發達國家還未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影,而中國大陆經濟增長速度下滑是週期性下滑而非結構性下滑,經濟仍然具有強勁發展潛力。 林毅夫表示,維持高增長不在於過去增長了多少年,而在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有多大。2008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人均收入為美國的21%,其差距相當於日本1951年、臺灣地區1975年、韓國1977年的水平。事實是日本、臺灣、韓國在這個程度的發展上持續了20年經濟高速增長。“這說明對中國來講,至少還有20年8%增長潛力,如果這8%的潛力都發揮出來,中國的人均收入會20年後達到美國的50%,將順利實現預定目標。”林毅夫說。 實現這個樂觀估計是建立在技術創新和產業提升的基礎上。林毅夫說,技術創新和產業提升是任何國家和社會經濟長期發展的主要來源。發達國家如果要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就要依靠自己發明,所以這些國家平均年增長率為3%。對於發展中國家,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具有後發優勢,可以依靠引進和模仿,經濟發展可以成倍快於發達國家。 不過,我們需要提醒的是:差距論固然言之有理,但絕不能簡單類比。遙想五、六十年代,亞洲四小龍率先醒來,厲行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虛懷若谷開門納客,才得以一飛沖天,領先於中國大陸的錯失良機。當時的經濟差距,固然是承接發達國家經濟轉型的先天條件,但跟政治改革主動配套,以及中國大陸、蘇聯等等這些以玩弄共產主義理想為樂的“巨無霸”沉湎于閉關鎖國、沒有抓住狩獵機會有關。 如今放眼天下,除了北韓等個別異類,繼續以閉關鎖國為賞心樂事,大多數國家都已敞開招商引資大門,一個個猴兒精,競相拋出橄欖枝。中國大陸要想繼續獨領風騷,不想方設法給人口紅利政策添油加醋,不想方設法讓改革開放惠及平民百姓,不想方設法推動一點政治改革,恐怕隨時坐在火山口上不說,恐怕也難以穩固“風景這邊獨好”的競爭優勢,形形色色的官方林毅夫們,不能不察。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