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載-二十一世紀的佛教(下) 文/淨空大師
2019/11/16 20:37:41瀏覽35|回應0|推薦0

二十一世紀的佛教(下)

 

 二十一世紀所需要的高等教育    肆、佛教的科學教育

  佛教經典記載了許多與科學相關的內容,令現代 科學家歎為觀止。佛陀在三千年前就說過,他看一杯 清水裡有數不盡的蟲。科學家一直到十六世紀發明顯 微鏡之後,才知道原來清水裡有許許多多的細菌。佛 經裡說,物質分析到最小叫鄰虛塵,再分下去就空了, 又說物質是由心念產生的。量子力學家最近幾十年才 發現,將物質分析到最小是中微子;再分析下去,物 質就不見了,只剩下心念的波動現象。所以他們的結 論是:物質只是心念波動所產生的一種相似相續的幻 相,這個結論與佛教的記載完全相符。

  四百年前,世人還一直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太陽繞著地球轉。而早在三千年前,佛陀就把宇宙的 組成講得很清楚,他說地球繞著更大的天體在運行, 而集合一千個這樣的天體稱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 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 千世界。宇宙裡有無數個大千世界,在《華嚴經》裡,

2

佛陀甚至把這些大千世界的形狀與組成說得清清楚 楚。

  最近三十年來,量子力學家所發現的宇宙奧祕, 與佛在大乘經上講的一樣。佛陀三千年前講的「萬法 皆空」、「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全被 量子力學家證明了。又如宇宙的源起,科學說是大爆 炸,佛法裡說不是的,不是爆炸,是「一時頓現」, 這個也被現代科學家證實了。

  佛法講因緣生法,這個科學家也發現了。科學家 說宇宙之間萬事萬物都是互相有聯繫的,他用的名詞 叫「糾纏」,互相糾纏在一起產生的現象。沒有一樣 東西是單獨存在的,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都不可能 單獨存在,因為單獨存在毫無意義,一定是許多重疊 在一起,才有意義出現。這就是佛法講的因緣生法, 常說的四緣: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所 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再過二、三十年,佛教不是宗教, 它是尖端的科學、尖端的哲學,這裡頭確實有大學問。

 伍、佛教的哲學教育

  自古以來,中西方哲學家對宇宙人生的真相有種

3

種的思考與理論,尤其對所謂的「本體論」更是眾說 紛紜。

  而佛教對於諸如形而上學、宇宙論、知識論、倫 理學、價值論等等這些哲學領域,都有很清晰的論斷。 佛陀居於圓滿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高度,將一切的真 理明明白白的宣示出來,包括宇宙人生的本體。而且 更進一步,傳授了如何修行才能親身體證這些真理, 這些修行方法都原原本本的記載在佛教經典之中。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宇宙 人生的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暫時顯現的,它們隨 著因緣改變而改變,隨著因緣分散而消失,變化無常, 沒有屬於自己永恆不變的實質,因此說它們都是虛妄 的。必須具有永遠不變的特質,才是佛法所說的真實。 當一個人真正看清一切現相虛妄不實的本質,放下對 這一切假相的執著,他就如如不動,不會被外面境界 所轉,而能永遠守住清淨平等覺。所以他不會瞋恨、 不會貪戀,不會生起一切煩惱。

  《華嚴經》上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整個宇宙萬事萬物都是

4

眾生自己的真心顯現的,都是自己的妄識(第八識) 變化成的。因此,宇宙的本體就是眾生自己的自性, 也就是萬事萬物的法性。所以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 上到諸佛如來,下至地獄眾生,跟我們自己是一體的, 不能分割;外面旁及花草樹木、山河大地,跟自己也 是一體的。 這就好比大海的波浪和水泡,雖然有千差 萬別,各種形相,但是它們的本質都是水。如果我們 不看它們的表相,只看它們的本質,就會發現它們都 是一樣的,是一體的。

  這又好比作夢,夢中境界有人、有物、有樹木花 草、有山河大地,從哪來的?都是自己意識變現的, 絕對不會有個東西跑到你的夢裡去。所以夢中境界全 是自己,是自己的心變現的,離開自心,夢中無有一 物。我們眼前這個境界就像作夢一樣,永嘉大師說得 好,「夢裡明明有六趣」,六趣就是六道輪迴,「覺 後空空無大千」,他要是醒過來,夢醒了,這些境界 全都沒有了。六道輪迴夢醒了是什麼樣子?是四聖法 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他醒過來,看到的是四 聖這個境界,六道沒有了。然而四聖也還是在夢中; 六道輪迴是惡夢,四聖法界是美夢,還是在夢中。這 個夢要是破了之後,醒過來,那就成佛了。佛是什麼

5

境界?佛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真實的,十法界是 虛妄的。虛妄的法界沒有了,真實的法界就現前,稱 作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 同時也是自己的實報莊嚴土。眾生與佛是一不是二, 同體,同一個自性,不是兩個,都是心現識變;心是 真心,識是妄心。能生能現的真心只是一個,沒有兩 個,所以叫做一體。

  經典上教導我們的,我們要認真學習,把經典的 理論變成我們的思想,把經典的教誨變成我們的言行, 才能真得利益。這個利益就是我的哲學老師方東美先 生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也就是《無量壽 經》上所說的「真實之利」,真實的利益。這是佛教 的哲學教育帶給現代人的最大利益。

 二十一世紀佛教的振興

  兩千年前佛教傳到中國,大乘佛法曾經在中國大 放光明,盛極一時。中國古代社會普遍受到佛教倫理 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科學教育、哲學教育的 薰陶,所以世道人心淳厚,國家長治久安。佛教講經 教學的傳承一直延續到一百五十年前,那時大小寺院

6

庵堂都重視講經教學,把佛陀教育承傳下來。但是最 近一百五十年來,一方面由於清朝末年開始疏忽這方 面的提倡,另一方面由於長年戰亂與社會動盪,導致 今日大乘佛法講經人才凋零,教學傳承岌岌可危。

  當前在佛教三大語系之中,南傳佛法和藏傳佛法 的講經教學制度還維繫得很好,不乏師資人才,唯獨 傳到中國漢地的北傳大乘佛法講經人才嚴重缺乏。現 在中國大乘佛法八個宗派都沒有傳人。在淨土宗,我 們這是最後一代了,有沒有繼起的人才很難說。

  如果要把大乘佛法興旺起來,必須採取古大德的 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要背誦經典,傳承哪一宗的人就要背誦哪一宗的主要 經典,例如傳承華嚴宗的人,《華嚴經》要背熟;傳 承淨土宗的人,淨土五經一論要背熟。

  學習經教、興旺佛法是很辛苦的事,不能有名聞 利養的心,不要急著在外面到處講經,這會招來嫉妒 障礙。一定要把心安定下來,十年扎根,專精學哪一 宗,將來就能夠成為那一宗的祖師。

7

  如果是小孩,就要從扎根教育做起,根扎穩了, 以後在經教上就沒有障礙。所以要學文字學,這是學 問的根;還要扎德行的根,扎儒釋道三個根,要在生 活中落實,那就是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和因果教育。 德行、學問要高出常人一籌才行。小孩要保護好,絕 不要出名,不要宣揚,老實在家讀經。每天像劉素雲 一樣,一天學十個小時經,念幾個小時佛。

  希望我們了解二十一世紀佛教的情況之後,也能 發起興趣來研究,這將對自己與身邊的人產生很好的 作用。相信大家學習得愈深,獲益就會愈大。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講演

( 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scl&aid=13089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