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20 10:26:55瀏覽1202|回應0|推薦8 | |
愛在全家 公益事業不落人後 記者/謝沅珊報導 自1998年起,全家便利商店本著回饋社會的心致力於公益事業推展,從協辦青輔會「航向金銀島」志工培訓營;到1995年與中華育幼機構合作「塊上學去」;今(2008)年更與基督教門諾會醫院合作為期半年的「一塊挺門諾-用教育為原住民青少年找釣竿」,為東部地區的原住民青少年籌募教育經費,協助經濟較弱勢的家庭脫貧。 花蓮地區資源有限,在部分經濟上較弱勢的原住民家庭,因無法負擔子女升學費用,讓孩子在應當接受教育的時期就放棄學業,投入以出賣體力為主的就業市場,時間一長一旦體力衰退無法從事勞力工作,家庭將再次陷入經濟窘境,如此惡性循環,讓弱勢原住民家庭遲遲無法跳脫貧困的生活模式。加上當地的資源及工作機會缺乏,多數青少年受此限制不得已離鄉尋求謀生的機會,但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教育程度遠不及都市孩子的青少年,也難以取得較佳的工作機會,因此更引發花東地區高失業率、輟學率等相關問題。 長期投入慈善事業的全家,利用有限的資源將愛心散佈到需要協助的弱勢團體,期望透過全體員工的努力,進而凝聚社會力量,幫助貧弱族群。今年一月起,全家積極推動原住民青少年技訊專款勸募活動,利用全省兩千多家門市的便利管道,以「零錢捐」方式與消費者直接互動募集專款,將專款經費成立教育基金,用於整合社會資源與花蓮門諾醫院的醫療專業需求,輔導當地原住民青少年學習專業照護的技能,讓青少年擁有一技之長,改善因教育不足所衍生的問題。 總執行長黃勝雄表示,「教育」是帶領孩子們走向更美好的重要路徑,「給魚,不如給他們釣竿(教育)」,有了這根釣竿,讓原住民青少年能發揮長才增進自信心,進而改善家庭生活。1959年,門諾醫院為解決護理人員需求成立門諾護校,護校的畢業生多數留在醫院服務,不但改善當地老人照護的問題,也創造了就業機會,期望以此為標竿,利用「釣竿哲學」讓透過完整技職訓練的青少年,畢業後也能用感恩的心回饋社會。依據政府「長期照護十年」計畫指出,民國109年,需要長期照顧的人數將達398,130人,為民國96年的1.6倍,照顧服務員的需求人數將高達14,610人至73,514人,台灣社會未來照顧服務員也將面臨嚴重不足的狀況。門諾醫院與全家透過青少年技訊專款勸募活動,提供當地就業機會,創造人力資源鏈,也為高齡化社會所需長期照護的人力需求搭建供需平台。 今年初全家與門諾基金會合作舉辦志工體驗日,號召襄理、課長、擔當、店長、工讀生等12位愛心義工,參加關懷花蓮地區獨居老人的活動,發揮企業回饋社會公益的精神。農曆年前更在企業內部擴大舉辦跳蚤市場,並將募得款項全數捐出,讓全體員工以身作則站在關懷社會的第一線,進而影響民眾、消費者共同加入公益活動,用「一塊錢挺門諾」,協助原住民青少年拓展個人職業生涯,改善家庭經濟。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