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習心得分享
2012/12/09 22:54:54瀏覽923|回應0|推薦21

 

西漢揚雄視書法為「心畫」。

 

這次的研習終於輪到了我最喜歡的書法研習,帶著期盼已久的心情,聆聽一場藝術的心靈洗禮。

 

講者是市立教育大學附小的莊訪祺老師,一見到這位老師就覺得她氣質非凡,心想果然書法可以變化氣質,再看她的經歷,真是豐富,除了比賽獲獎,個人還辦過展覽,真是很有實力的一位老師。

 

演講的過程,播放許多自己的創作,不禁令我嘖嘖稱奇。原來書法除了優雅氣質之外,還可以那麼有趣,可以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來表達,創造出那麼有新意的作品,將書法藝術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我想這就是所謂的生活即藝術,藝術即生活了,所以整場演講聽起來讓人覺得很精采豐富,準備的資料很齊全,除了個人的創作,還有古今中外的名作欣賞。她強調書法教育,重在書法的素養,而非技巧的學習,值得我們每個老師省思。

 

現今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的孩子逐漸喪失書法技巧與欣賞的學習,很多學校連書法課也沒有,學校的老師,光是趕課程進度、複習考試範圍……就已應接不暇,哪有多餘時間從事書法教學?況且很多老師,自己書法也寫得不好……於是書法教育就這樣一再的被忽略,喜歡書法的孩子,只能自己去校外拜師,或自己在家裡練習了。

 

筆者認為這真是十分可惜的一件事,書法其實是我國的國粹藝術,應該被重視。書法的技巧不是最重要,但素養是可以學習的。教師可以在網上搜尋一些著名的書法作品給孩子欣賞,並進而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培養美感,技巧的部份,需要時間的練習,可以推薦一些書法網站,裡面都有筆順技法的教學,讓喜歡書法的孩子,在家也能自我學習。

 

筆者大學時代參加書法社團,一直以來,都不用心,也沒找到學習的訣竅,一直到大四那年,遇到了一位好老師蔡明讚老師,和一位好同學,彼此切磋,一起學習,書法忽然有很大的進步。老師免費讓我們到他家學書法,不只如此,還常常自掏腰包,送我們字帖,並鼓勵我們各種字帖包含:篆書、隸書、行書、楷書一起習寫,所以我每次練習的時候,都是寫各種字體,寫到手酸為止才停,每天至少都習寫一小時以上,而且老師希望我們每週都交一篇作品給他,這樣的訓練,不只讓我覺得寫書法很有趣,也覺得很有成就感。我記得老師常常對我們說,楷書最怕就是把字寫死,你可以臨摹的很像,但容易把字寫得很呆版,所以要加練行書,楷書的字,才會在規矩中有靈動之氣。而行書最忌龍飛鳳舞,所以需要練楷書來規範,行書更重要的是筆畫的俯仰之勢、行氣的流動性,一定要有基本筆畫的底子,行書之美,才能在流動中顯示其秀雅。我就是這樣一次練多種文體,格局才被迅速的被擴大,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中,我的各種字體都迅速進步,參加比賽還得獎,此外,我的眼界也被開啟,老師常送一些大陸字帖給我們習寫,我和同學還一起去國家圖書館,欣賞古人的作品,例如:黃庭堅和蘇軾的作品……(而且是可以影印下來帶回家的),須知這種作品是書店買不到的,於是我又自學了草書。

 

自此之後,我的書法能力和眼力都被打開,任何字帖,拿起來都能習寫,我可以自學,自己讀帖,並體會其中奧妙。讀帖要特別注意下筆處、收筆處、轉折處,這些部位最能反應用筆的痕跡。字是有生命的,每次讀帖都要重新體會如何將字寫活,整個作品的連貫性、流暢性、心境的感受,因為字字皆藝術,每一筆畫的流動感,彎曲弧度、俯仰之勢,能決定作品的特色和深度。我感到自己在學習上又是一大突破,我終於可以獨立學習,不用依賴任何人,因為每一本字帖就是我的老師。

 

我的書法學習經驗是如此特別又愉快,我想我一生都會愛上書法,感謝蔡老師的啟發和我的同窗好友。僅將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提供同好參考。

 

( 創作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ily193758&aid=71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