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機緣成熟
2018/01/18 09:51:50瀏覽489|回應0|推薦7

佛經上如此說,許多事的成就完成,許多人的相遇和分開。總是

有著你我都無法解釋的契機。當你學會了感恩和包容,你便能更

細心地去理解或接受, 生命的美好或挫折。

接觸佛經是從靈修的道路開始,每一種修持有著不同的方法和結

果,雖然究其因緣,會有一些令人難以解釋的狀態。唯一能做說

明的,就是機緣成熟。珍惜與否也自然在乎於自己相信的有多少

佛經之於生命的究竟,深義不容易懂,但是簡單的六度【持戒,

布施,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字面上初淺的理解,從自我

約束的持戒,慈悲布施的善舉,和包容事物的忍辱。要學著如此

做,不過是做人的一點基本罷了。自是談不上修行,學佛。佛法

之於生命的感動和震撼,已經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的。

金剛經上的如來示法,雖字字珠璣,卻又明確告訴弟子,無有言

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

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生命況且如此,又有何事需要去執著有

無。

態度上雖然要如此,但並不是要你放棄積極的人生,【物來則

應,物去不留】,該做的事要做,該走的路要走,卻不要過於執

著得失,和無謂的功名利祿之追逐。

孝道在佛經裡便是要我們持感恩之心,報父母恩是件大事,養育

教養是件不容易的事,現在人的想法,似乎流於理所當然。常常

接受多了父母給的所有照護,就忘了所得到的一切,並不是就那

麼的理所當然。久而久之,忘了感謝,會錯以為所有人都該如此

對待,造成今日自私自以為是的想法和做人態度。

生命的輪迴,每每給我們自省的機會,而迷失在塵世裡的我們,

經常錯失了覺醒的機緣,在痛苦的追逐中,一次次的自我放逐,

以為的美好享受,成了造業的毒藥。

珍惜每個機緣,把握每個當下,生命倏忽而過,如何有意義的

過,是很重要的課題。

無論接觸經典或是用功修持,不過都是機緣。

有心為善,有心盡孝,有心布施,真心感恩,真心包容,有心才

是最重要。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219619919&aid=109938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