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事觀自在
2007/03/18 01:48:28瀏覽428|回應0|推薦10

96/3/13()

行事觀自在,紅塵不沾他,

心存慈悲心,惡運拋棄他。

(待人處事類,解[960313b]:「觀自在」有二義:1.觀世音菩薩的別名,因觀世音菩薩無論是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2.觀一切法很自在的意思。法藏之心經略疏曰:「於事理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立此名。又機往救,自在無關,故以為名。前釋就智,後釋就悲。」在待人處事上,我們應效法觀世音菩薩的大智與大悲,培養深明事理的智慧,長養慈悲心,時常觀察世人痛苦的聲音而去垂救,則可身處紅塵不沾身,縱有惡運,也不加身。因為透過這種大智力與大悲力,可以淨化我們身上所累積的濁氣、病氣、穢氣、陰氣。這些污染,當然是指我們的身心。修行最難修的就是前世的部份,前世就是潛在意識,那種不可掌控、根深柢固的觀念,它含藏在我們的深層意識裡面。我們人這一輩子常常不自覺的犯錯,來自於不自覺的意識,而那個不自覺的意識多數都是前世的累積。而且陰氣人人都有,它每一天都會累積,只是一個人如果累積太多了,看起來就真的「陰陰的」,沒有那種神采奕奕的感覺,就是我們一般所謂的「運勢不好」。當我們散發出大智力與大悲力時,就像在千年暗室中點亮光明一樣,黑暗自然褪去,沒有污染,自然也就沒有惡運。)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zmind&aid=824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