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7/16 16:48:27瀏覽4178|回應39|推薦120 | |
返回佛國 去國多年,回到台灣這個佛菩薩眷顧的土地,我們又重回通往佛土的道路,只是這次我們也跟幾位修學道家的同學們彼此切磋,因此,多多少少也接觸到一些道家的法義。我們認為學海無涯,沒必要將自己鎖在一個死胡同裡,學海無涯,多嚐試、多參訪、多吸收也是我們的一貫理念。所以,我們基本上尊重每一位無形或有形的解脫聖者,不論祂們是打著什麼旗號,只要合乎正道,我們都會加以傳達、闡釋的。 身心安頓 安頓妥當後,我們每天早晚各撥出一小段時間,放下一切,在自家客廳,夫妻倆焚香默禱如禮迎請 師尊降光加持後,入座靜心,持之以恆,少有間斷。 至91年9月間,我們持續靜坐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了。靜坐除了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之外,我們寧靜的生活並未發生些許的改變,依舊是規律地過著忙碌的日子。靜坐初期,氣機發動所引起的身體的搖晃、擺動也已稍緩。有一晚,內人在靜坐當中會出現右手來回左右擺動,好像在畫圖寫字般。我曾經拿紙筆給她畫,剛開始實在看不懂那是什麼。但,漸漸地,好像有個模樣出來了,但是還是無法瞭解什麼意思。有一晚靜坐時,太太又開始要寫字的樣子,我就遞上紙筆,我開始提問:有何指示?她閉著眼睛,放任手自由的動,於是寫了一個歪歪斜斜的「北」字,就停了下來。 菩薩降臨 下座後, 某日,來到P家,他說我們要到北邊某寺,因為過世的老丈人發願要隨同文殊菩薩一齊修行。P太太忽然起駕,拿了一張白紙給我,聲稱是「無字天書」,還說內容很多,回去好好「看」,而且要好好保存。回去之後在靜坐時我們夫妻好奇地輪流凝神專注,看得兩眼昏花,眼花撩亂,眼冒金星,還是一頭霧水,莫名其妙。 就在當天晚上,我們依例在客廳靜坐時,太太的手又開始抖動起來,我趕緊拿出準備好的紙筆,請她握筆,並請 尊駕「開示」。此時,太太頓感噁心,冒熱汗,奇異的現象出現了,因為太太手不再抖動,而是內心上直接出現一個念頭,太太直接就用筆將它記錄在紙上,那竟然就是我提問的答案。整個過程如下: 太太筆寫: 今夜分曉 我問:是否為今日前往XX寺參拜文殊菩薩請示之事? 沒錯 你要用心 問:如 觀心 問:弟子為何流淚? 一見如故 問: XX寺出家師父視弟子們為外道,應如何處理? 堅持 問:弟子們修行中似乎茫茫不知,應如何處理? 我與你們同在 問: 請師父開示弟子修行是否需再加強或需改進之處? 悟勿誤 問: 弟子修行以來, 似乎進步得很慢,應如何處理? 隨緣增長, 智慧增開 問: 敢問尊駕名號? 文殊 哇!真是奇妙的經驗,我們在半信半疑之間除了先頂禮感謝菩薩的恩澤外,亦字斟句酌地仔細推敲文義。可能嗎?我們雖無法肯定是「祂」,但是從內容上來看,至少「祂」比我們更有智慧,只要符合佛陀的開示,即「法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我們尚可接受。祂也無戲言地真的與我們同在,日後只要我們在學佛路途上遇有疑問,誠心地焚香默禱,祈請文殊菩薩開示,即會獲得回應。而且一問一答,絲毫沒有實問虛答的情形。回答的內容,都是以詩句的方式來呈現,有時還很講究押韻工整、文句對稱,至少以我們的國文能力尚有未逮。因此,就這樣在半信半疑邊走邊看下,數年來陸續記錄整理了數千首詩句。 後記 在初期,限於時間與理解有限,詩句僅作記錄,未及解釋。後有同修反應,若能加以解釋,傳達的效果會更佳。著此,我嘗試就詩句加以解釋,並將內容付印,且刊載於網站上,以饗同好。然侑於本身學識有限,雖一本忠於原著的初衷,儘量以佛家或道家的觀點與見解來闡釋,亦難免有誤解或錯誤之嫌,尚祈先進大德見諒。 自91年9月起這段期間,除了在家靜坐所接收的訊息外,有時外出參訪、禮佛,亦有收訊。有時是祂們應我們要求作開示,有時是不經要求,祂們慈悲地主動發訊,有必要時甚且是一問一答的對答如流。然而,所有的訊息也只限於與修行有關,而且也並非有問必答,若是有關世俗的問題,如涉及醫理、感情、命理,甚或明牌等世俗之問題,那祂們是一概不答的。因為,那些問題不應該來問菩薩,應該去問醫師、專家、老師等,菩薩只會告訴我們如何看清真相,如何去假還真,反璞歸真。 互勉 修行的路是滿佈荊棘,充滿著危險,瀰漫著誘惑,郤也是充滿著驚奇,愉悅與自在的。這正反兩面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有苦受才能深刻體會出喜悅,擁有了自在,也才懂得原來我們是生活在煩惱與執著中。正如文殊菩薩慈悲開示的「悟勿誤」三字,實已懇切地道盡修行人所應追求的是內心的觀照與智慧的提昇,而非貪著於名利之供養,以免誤入歧途。謹此祝福先進們 福慧增長 道業精進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