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寬厚的品德、寬容的心態就為世人所稱道,胸懷狹窄則被認
為是一種病態。當人與人之間有了矛盾以後,一般人往往心懷怨恨、久
久不能釋懷。
這種心態與其說是在和仇人做對,還不如說是和自己較勁。何必讓不
愉快影響生活呢?原諒別人就是原諒自己。
唐代狄仁傑很鄙視婁師德,但實際上婁師德並不計較這些,推薦狄仁
傑當宰相,還是武則天捅破了這層窗戶紙。有一次武則天問狄仁傑說:
「婁師德賢能嗎?」武則天又說:「婁師德能夠知人善任嗎?」狄仁傑
回答:「我曾經與他共事,沒有聽到他能夠了解人。」武則天說:「我
任用你就是婁師德推薦的。」
狄仁傑覺得非常慚愧,儘管自己經常對他不以為然,但是婁師德卻仍
然能以寬厚、公平的心來對待自己,他感嘆道:「婁公德行高尚,我已
經享受他德行的好處好久了。」
所謂寬容的心態就是寬廣的胸懷和包容的心態,去面對人和事。寬容
本身包含著謙遜。常言道:滿招損,謙受益。一個人如果不能虛心求教,
就不能有效地吸納有益於自身發展的精神食糧,只有具有海納百川、有
容乃大的心態才能取長補短充實、拓展、成就自我。
寬容不僅是一種與人和諧相處的心態,一種時代崇尚的品德,更是吸
收他人長處充實自我價值的良好品性,「宰相肚裡能撐船」,既然要做
一個能位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就必需擁有一顆和常人不一樣的寬
容之心。
一個人要想成功,只有時時多為別人著想、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寬
容別人,這樣才會得到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理想才會更容易實現。在
現代社會中試想一下,在談判桌上,雙方都互不相讓,無法寬容對方,
都想贏得更多的利益,結果往往會造成僵持、不歡而散的結果。
針對一個與你觀點不一致,或者你認為是與你唱反調、不配合你的人,
哪怕他是一位「作惡多端」的人,只要你對他擁有一顆寬容的心,若能
加以正確引導和啟發,則往往會與他化敵為友,說不定還會成為你成功
道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夥伴。因為你要明白:一昧敵視別人或不能原諒別
人,實際上你是在不原諒自己,在自尋煩惱,傷害了別人,同樣也傷害
了自己。
有一個畫家站在街市上賣畫,這時一個衣著華貴的少年在一群僕人的
圍擁下來到了這裡。少年在畫家展出的畫中選中了一幅,那是一幅多美
的畫啊!少年的眼睛驚喜地望著它。但是畫家搖搖頭,拿起一塊布將那
幅畫遮住了。「不,這幅畫不出售!」少年失望地走了。
原來少年的父親曾經傷害過畫家,所以畫家決定讓那個少年以都得不
到那幅美麗的畫。幾天後,少年的父親了,因為少年想那幅畫想得已經
生病了。他的眼睛失去了光,他的臉一天天消瘦。少年的父親出了很高
的價錢,畫家不理他。看著自己的仇人嘆息著走了,畫家覺得很痛快。
可是一段時間後,畫家覺得一切都糟透了:他失去了靈感!一天又一
天,他站在畫布前卻一片茫然,有一次,他無意識地在畫布上作畫,但
隨後他呆住了,他竟然把仇人的臉畫在了上面。終於,畫家意識到了自
己的問題:他不肯原諒仇人,他正在用對方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畫家很
快將畫框好,派人送到少年家裡去了。
當你不肯原諒別人時,就是要死抱著不愉快不放。你不肯讓自己的生
活平靜下來,偏偏要讓別人所犯的錯誤擾亂自己的生活。原諒別人吧!
因為那也是在原諒你自己。
世界上的人和事,各有各的長處,任何事物都可以活用,都可以協調。
和諧生活就需要彼此都擁有寬容的心態,堅持自己的個性,也尊重他人
的脾氣。公共關係專家告訴我們「面對千差萬別的現實世界,寬容是我
們現代人適應時代社會的必備素養,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本文節錄自李津編著「生氣不如爭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