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報導】 枇杷古名蘆橘,原本產在中國東南部,因為橙黃色的果實形狀似樂器琵琶,而名為枇杷。 人們不僅品嘗枇杷甜美的滋味,由於枇杷葉可入藥,加上枇杷膏名氣實在太大了,有人咳嗽時不想吞藥,靠枇杷膏潤喉止咳,還有人用冰糖、枇杷熬煮後自製枇杷膏,有病治病,沒病「顧肺」、「顧氣管」,枇杷儼然成了有藥用價值的水果。 枇杷老葉 才能入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羅珮琳: 從中醫角度來看,枇杷味甘酸、屬性平中帶些許涼,基本上既不偏寒也不偏熱,任何體質的人都可以吃。 雖然叫做枇杷膏,但事實上,中醫裡真正入藥的並非枇杷,而是枇杷葉,可以清肺熱、降胃氣,對煩躁、口渴也有助益。 但要提醒民眾的是,用來製作枇杷膏的是老葉,沒有毒性,但新葉跟果核則含微量氰化物,有微毒性,千萬別亂吃。若有小朋友好奇一口氣吞下廿顆枇杷核,可是會出現惡心、嘔吐跟呼吸困難等中毒症狀,幸而它們帶有苦味,小朋友不太可能吃下這麼多量。 跟枇杷葉相比,枇杷果實的功效就弱得多了,可為食補,平日保養、調養體質用,可是沒法子治病的,說枇杷有藥用價值有些言過其實。但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枇杷是在秋天、初冬時開花,春、夏之際果子才會成熟,枇杷可說「集四時之氣」,在水果獨樹一幟。 用乾淨、未剝皮的枇杷浸白酒一到兩周後飲用,有助消除疲勞、增進食欲,對容易咳嗽、氣管易過敏的人,或是肺不好的老人家都有幫助。痰液又黃又稠的熱咳患者,可以吃水梨燉煮枇杷,適度加入南北杏效果會更好。 雖然枇杷適合各種體質人食用,但胃寒、寒咳患者,以及寒症型感冒病患(流鼻水、怕冷,但喉嚨不痛),最好不要多吃。 紅色水果 含維生素A 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趙強: 枇杷有季節限制,也是比較嬌貴的水果,不少民眾都是抱著嘗鮮的心理吃枇杷,或者也相信枇杷可以潤肺吧! 黃、紅色蔬菜或水果的β胡蘿蔔素含量往往比較高,像每100公克枇杷,約有780微克β胡蘿蔔素,轉換成維生素A效力大約是131,在水果裡算是不錯,比水蜜桃、柑橘都高,但比起芒果的355,就低得多。 維生素A可以讓眼睛適應光線變化,維持黑暗下的正常視力,也可以保護表皮、黏膜,讓細菌不易侵害,並促進牙齒跟骨骼正常生長。有些人除了生食枇杷,也會嘗試讓枇杷入菜,像是枇杷鑲肉,除了可讓菜色更富變化,由於維生素A屬於脂溶性維生素,適度的油脂也可以幫助維生素A更容易吸收。 枇杷有那些營養? 每100公克枇杷的熱量約為32大卡,跟哈密瓜差不多,比水梨的40大卡稍低一點。一般而言,水果的最大價值就是維生素C,每100公克枇杷維生素含量約有2毫克,跟青龍蘋果一樣。 而礦物質方面,枇杷的鉀含量約為150毫克,鈣則為11毫克,鎂跟磷的含量都是9毫克。(資料來源/衛生署食品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