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40702武陵四(減一)秀 《回家》
2014/07/07 15:59:11瀏覽269|回應1|推薦7

昨天在辛苦跋涉到山屋迎接我們的是管理員。小藍叔叔已經先去喀拉業晃晃了,我說他的體能真是沒話說,行動力夠強的了。不過那些老管理員比較厲害,他們狀況是最佳的。
從他們透漏的訊息中可以知道這裡的地形崩毀速度是很快的,以前要過那2.3k到桃山山屋只要陡下一陣子在陡上整趟90分鐘就行了,但是現在需要的時間恐怕兩小時跑不掉了,路徑比以前更複雜也更不清楚,要來走這裡的話盡快來走一走,這裡的山徑最後就會完全斷路了。到後來快要睡覺之前,一邊拉筋一邊聽那些管理員說話...老爸則是去夜拍銀河。

雖然拉過筋但隔天早上卻還是難以行動,緩慢地吃了一點東西後收拾東西。往桃山出發後從山頂的另一條路下切4.5k的路就回到停車場了。











57.








昨天在品田因為精神狀況不是很好,所以並沒有仔細看看群山。但是現在是第二次看到360度的視野,可以好好觀察。好好的欣賞山巒疊翠的樣子...。







58.











59.    倘若...每一層山巒都是不同的世界?











60.











61.    在這裡...錄下老爸向著聖稜線喊出對媽咪的祝福。










62.







從山頂上逐漸下切,才過了一公里半就覺得有種慢慢開始接觸到平地郊區的喧鬧氣息。

在山頂上看著群山的景色發覺到並不是單純的山巒疊翠的感覺。大地的皺褶中還有微小的皺褶,這些皺褶向外延伸的樣子就是我們時常看到的整個山脈,延伸出去的部分其中包含了不同的林相以及不同生態樣貌。皺褶與皺褶之間常有雲氣氤氳,也影響了附近的生物象。這些各式各樣的元素一下子地呈現在我的眼前並且互相影響而不變其本質,意象彷彿就是如彩虹般的圓。往山下走的時候就會看到這些元素開始四散,這些元素便在不同地區中各自發展且變化豐富,造就了能在平地或郊區所看到的各種環境或地景,以及當地的生物與生物本身的意識。

不過這些環境還是會變化的...「由上而下」的運作方式來進行變化,那是為了應付來自「天」所施予壓力的適應機制,為了讓自己能盡可能存在下去會盡可能讓自己變得越是穩定。土地和生物是一樣的...一樣要面對來自「天」的壓力...一樣為了適應而改變樣貌,其變化卻也跳脫不出其綱領。

如果不是這趟旅程一路走來看過的各種地理樣貌;度過的各種危險;體驗過的不同疲累(疼痛)法;曬過的陽光;吹過的風的溫度,就算到了山頂也絕對什麼都看不出來。因為這個角色沒有親自的認識山的特質,所以不管山頂是呈現什麼樣貌對這個角色而言都無所謂。於是便跳不過自我意識與自然意識之前的隔閡。沒有經過刺激就不會出現反應,由此可知生物事實上是空虛的。

經過這趟旅程後我並沒有感覺到任何成就感或是變強的感覺,除了還是一樣的回到日常生活以外,也發覺到這份空虛更加擴大化...,但這種擴大才是真實的。我很清楚總有一天將會開始經常入山去做事且能夠真正的和「山」對話,在這一天的到來之前...我必須做好準備,這些準備既沒有方法也不能使用所謂的"方法",就只是不斷地增加自己能夠碰上這種機會的實力以及不斷地戰勝心魔。

雖然空虛越大則障礙也會越不能被克服,但無論過程經過各種痛苦只要戰勝以後總體而言都是快樂的,這種快感勝過任何生物性的刺激,如同...自己就是為了戰勝障礙而生的...這種感覺。






63.











64.











65.











66.











67.











68.











69.    此趟與老爸偕同高山之行彷彿是大夢初醒,不過看來夢境和現實之間好像也沒什麼差別呢...。扣除掉一個多月可能會有的奇萊主北行以外,這就是老爸暫別高山的一次旅程,接著我們一家也要繼續過生活。感謝老爸能陪我留下這麼珍貴的旅遊經驗...也感謝妹妹這三天在家裡幫忙照顧媽咪!







夢の終わり

そして永遠に... ...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321458&aid=14836595

 回應文章

需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07 16:09
不客氣,希望奇萊主北還是可以成行。
夕陽依舊那麼美麗,明天還是好天氣^^

http://jac3158.com/blog
Yamabito(eric321458) 於 2014-07-07 17:53 回覆:
嗯...趕緊去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