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0 17:33:12瀏覽980|回應5|推薦103 | |
大利侗寨位于榕江縣城東面的山溝裡,距縣城約23公里,全村238戶,1139人,皆為侗族。村寨四周古木葱籠,披翠掛綠,墨染幽深,難怪被稱為"深山明珠",大利侗寨果真不負其美名。 大利是個富饒的侗寨,物產豐富,尤其楠木叢生,村寨四周的古楠木就達400餘棵,超過500歲高齡的有40幾棵,盡皆受到良好保護,充分體現了"老人護村,古木護寨"的侗族傳統觀念。大利侗寨較值得欣賞的景點有建於清朝乾隆58年的石板古道,雕刻極為精美,全寨有五座侗族風雨橋,有氣派的侗族四合院和獨特的晾禾谷倉。 五座風雨橋橫跨利洞溪之上,多有百年歷史了,因為可遮風避雨,故稱風雨橋,而欄板上繪有花花綠綠的風俗民情,故又稱"花橋",是侗族人在閒暇時的聚會娛樂場所。白日裡,年輕的媽媽背著小娃娃在花橋上閒聊,老頭子則喜歡坐在椅板上打盹,晚上則是農閒時的歡唱閒聊場所,侗族人愛唱歌,哼哼呀呀幾句都能成為優美的曲調,會唱歌似乎是一種本能。 清朝乾隆58年修建的石板古道,長2公里,寬2米,總共480級。這條古道從村中一直延伸至山後,古道上有異常精美的石雕,這在侗寨中極為少見,因此名聲響亮,當地人稱之為"三百磴"。造訪這座寨子,不要只是抬頭,也應該低下頭來欣賞這絕倫的古道石板。 寨中有座200餘年歷史的四合院,這是侗族村寨中僅見的一座,建於乾隆45年(西元1871年) ,我對侗寨中出現如此突兀的建築形式感到納悶,詢問村中長者也未得其解。這座侗寨在全盛時期有14戶,祖孫三代共93人居住其中。前樓,正樓,天井,廂房,隔扇窗,印心門和青瓦蓋面,樣樣俱全,一塊"樓宇維新"的匾額高掛,非常氣派。 四合院屬於懸山頂三層木樓建築,閣樓不封閉,採光良好,空氣流通,地板上堆著稻穀,土豆(馬鈴薯),樑上掛著小麥,還有雞籠豬籠,和一些農耕器具。只以一具簡陋的樓梯上下,踏步其上,搖搖晃晃,咿咿呀呀,好不恐怖。 四合院門口正對著鼓樓,蘆笙場和薩壇。比較特別的是露天薩壇,在蘆笙場上以石塊壘起,任其長滿雜草,上頭插著旗幟的"荒草壇"。薩壇通常會圍起來,只有節日時才對外開放,這種開放式的薩壇在侗族地區很少見,我知道另一個開放式的薩壇在增沖鼓樓。 薩壇的外表看上去像個墳塚,尤其長了荒草,更覺詭異。薩壇內部中央通常有個長方形,四方形或是圓形的"眼井",裡面放著一鐵鍋,鍋中堆放著銀質打造的日用品模型,例如三腳架,小鍋,杯,碗,筷,衣,裙或是瓦質台燈和婦女勞作所用的紡紗織布機模型。 凡是位於主要道路兩旁或是附近山區的寨子,通常會被旅遊公司開發為景點,大利侗寨也不例外,因其位於省道308周邊的山區而早早就被盯上了,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又被撤掉,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幸運。現在旅人只要延著盤山路,千轉百迴之後就能望見一座幽靜的侗寨立於青翠的山谷中。 我們在S308上來回幾趟,知道大利就在附近,卻找不到入山口,詢問在馬路邊曬穀子的侗族老婦,卻言語不通,拿不到答案。後來,還是瞥見了一小塊指示牌才尋得入山口,若從榕江方向過來,這個入山口成一倒鉤狀,非常容易錯過。 這條盤山路蓋的極好,水泥路面平整,但不是很寬,車速不能過快,路邊是侗族的田地,山頂種板栗,此時果子還是青澀。山坡則闢為梯田種植水稻。入寨前的山頂上長滿竹林和楠木,越過最後一個山頂,即可見到大利侗寨的全貌。
現在景區寨門已撤,旅人無須過那繁瑣的三道酒和歌舞迎賓,盡可悠哉地在寨子中閒逛,沒人會管你或是推銷土特產。大利侗寨與其它山區的寨子有許多不同處,它較為乾淨,例如溪中少見垃圾,空氣中也聞不到豬屎的味道。還有先前提到的盤山路,這樣的路況只有超大型寨子才可能見到,寨中依人丁數繳交穀子作為修路費用,人丁少的可能只要繳出一旦榖子,人丁多的可達15旦。每一旦米可賣人民幣51.20元,籌集的資金就用在修路上。 大利所擁有的優勢全賴村中有見識的長者做出決定,整個村寨的風氣極好,普通話和侗語並行,這在其它寨子也少見,在大利以普通話溝通非常便利。老人說,侗族比苗族更願意學習漢文,因此也比苗族先進,這樣的說法在大利侗寨充分體現了。 利洞溪穿過寨子中央,帶來清爽的山風,據說,夏天仍舊涼爽,晚上睡覺還得蓋被呢。老者趴在欄杆上望著遠方的山脈,他的吊腳樓極為氣派,顯見是個望族,他有兩個兒子留在山裡種田,一個兒子在凱里當醫生,在傳統農耕與現代化進程中,老者掌握的相當順暢。 總有人得守住祖田,同時想辦法往外學習和發展,大利侗寨似乎有這樣的好風氣。長者侃侃而談,但話在嘴巴中輪轉,有時不太能聽清楚他說什麼。若是你說對了或是他同意你的說法,就會發出"喔嗬"的聲音表示贊同。 我們在二樓憑欄閒聊,迴廊下半部以木板封著,上半部是欄杆,我發現木板中有個圓洞,老者說,那是給孫子探頭賞魚的洞子,剛好只夠一顆頭通過,真是聰明又有趣的設計啊,如此,小孫子就不會因攀爬欄杆而掉進溪水中了。
村寨中隨處可見年輕的婦女背著小娃兒,看起來都不足20歲的樣子,雖然法律規定女人要滿20歲(男人滿22歲)才能結婚,但早婚在少數民族中仍常見,而且,侗族是不跟外族通婚的,維持著較為純正的血統。 村寨中又遇另一位長者,拿著木尺和鉛筆在筆記本上畫圖,他是位侗族建築師,正在替朋友設計吊腳樓樓梯,他說了許多設計上的規範,例如樓梯只能設計為13或17級,可惜我大多沒聽懂,我有時重複他的話作為確認,他只是不斷地"喔嗬",事實上,我還是沒搞懂。
老者的筆記本上還記錄一些我看不懂的記錄,例如"99期七月二十一星期六丁未沖辛丑,牛狗出林旺虎猴,鼠死本期豬遭殃,殺蛇羊",100期七月二十四星期二庚戊沖甲辰,牛蛇出林旺鼠狗,馬死本期豬遭殃,殺虎猴"。連續幾期都是"豬遭殃",不知豬怎啦?! 許多侗族人家在院子裡會存放大量的楠木料,有些厚20公分,寬一米,長度達15米的大塊木料,可見其樹齡應該有數百年了。木料上頭堆滿灰塵,侗族人會持續收集木料,做為將來兒子分家時新家的建築材料,而漢人見到這些巨大的木料卻想著買回家作為書桌,不過,很少能說服侗族將其賣出。 侗族很好客,會主動邀請旅人一起吃農家菜,但最好主動給於一些金錢做為補償,通常吊腳樓一樓闢一半為廚房和餐廳,另一半作為儲藏室和牲畜的圍欄。我們見到地上有幾個以整塊楠木劈成"ㄇ"形的小板凳,有人立即詢問多少錢要賣,燒飯的侗族姑娘立刻應說是"傳家寶",顯然表明不賣或是願不願意挨宰。 這其實也是外人的一種壞習慣,見到少數民族的衣物,銀飾,鍋碗等等都想花錢買走。游客一邊抱怨寨子遭受到破壞,景觀不舊不新,古味逐漸喪失,卻一邊以經濟優勢蒐羅他們的古物,連日常生活用具都買光了。 在經濟,文化的不對稱交流當中,少數民族的傳統岌岌可危。大利侗寨撤除了景區寨門,不再是遊客注目的寨子,入口道路不那麼明顯,少有人能找到這條盤山路,大利逐漸又隱藏在山窩窩中,這未嘗不是件好事。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