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17 04:42:35瀏覽3238|回應11|推薦50 | |
文 / 小豬老師
在這炎熱的夏天,先來一段冷笑話降降溫吧! 標題:什麼島最熱 ?? 呵呵,我覺得那個綠島的答案也可以耶,因為綠島舊地名叫火燒島(火燒島舊名眾說紛紜,以清嘉慶年間大火焚燒島嶼之說最為大眾採信)。 但可怕的熱島效應,已經讓冷笑話也破功了! 台北在本月15日再度出現38.1度高溫,已經連續7天出現超過37度的溫度,這個月更有三天超過38度,創下有氣象觀測資料以來最高溫的紀錄,新聞媒體不斷地將熱島效應的名詞推到檯面上,那究竟什麼叫熱島效應呢?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熱島現象、或稱熱島效應,是一個自1960年代開始,在世界各地大城市所發現的一個地區性氣候現象。具體來說,無論從早上到日落以後,城市部份的氣溫都比周邊地區異常的高,並容易產生霧氣。這個現象的發現,是由於人造衛星的出現,使人類得以利用人造衛星從高空以紅外線拍攝地球。這種拍攝的最初目的,是作氣象測量用途,用以分析雨雲的構成。可是,後來人類從紅外線的影像發現了照片中的城市地區的溫度有著很明顯的差異,看起來城市部份就好像在周邊地區的一個浮島。(原始出處: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6%B1%E5%B3%B6%E6%95%88%E6%87%89) 小豬老師也看到了另外的一種說法,那就是在類似台灣這種四面環海的島嶼上,周遭海洋的海水熱容量較大,較不容易上升與下降溫度,於是,島嶼容易在大熱天形成一個孤立的熱系統,於是乎,熱島油然而生。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在本月12日於臉書上po了下午1時的溫度圖,寫道「台北盆地內一團紫色區塊,看起來是不是很像在海中的島嶼?」廣為大家分享與討論,這張溫度圖就是來自於人造衛星的紅外線攝影,紅到發紫的區塊其實是讓人擔憂的,深怕溫度再上升會有更多衍生的問題出現。 造成熱島效應的原因,按維基百科的整理,可能有:
關於熱島效應的研究,我想分享在八年前我還在台中服務時,台中市居仁國中的學生在中華民國第四十四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拿到地球科學類第一名與最佳團隊合作獎的科展作品─ 我不要做「熱」鍋上的螞蟻-熱島效應面面觀。(檔案分享─http://activity.ntsec.gov.tw/activity/race-1/44/D/030505.pdf) 這個實驗透過150 位同學實地測量台中地區的氣溫,並設計「熱島效應模型」來模擬熱島效應的成因,進一步探討各項變因對熱島效應的影響。能從蒐集的文獻記錄中,推測未來熱島效應的趨勢。最後提出改善對策,以提升環境品質邁向都市永續發展。這背後要說的是啟動150位學生這需要何等龐大的合作,且突顯出台中地區越區就讀名校的問題(對不起,離題了!) 這張圖就是這些溫度計測量的廣大區域分布圖,我只有擷取中間部分的圖形: 這個科展告訴我們,一個簡單有創意的作法就可以取代人造衛星的高空昂貴成本,科展也可以很生活化,這個科展的議題雖然只是以台中為研究地區,但提出的建議應該可以是放諸四海皆準,也可以列入目前非常重視的環境教育之中:
地球溫度升高2度C,對於生態嚴重的破壞,不只南北極冰山溶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進而影響到生態發展,而台灣必須面對的三大真相是:
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家園遭受威脅,但極端氣候已經形成,高溫、暴雨都已經歷歷在目,你還能自身其外嗎? 最後分享一張有趣但令人震撼的照片,這熱島效應的背後,全球暖化的問題,會讓大家就像這隻無奈的北極熊一般。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