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錢人較沒同理心---回應王建煊院長「大學生打工,笨死了」
2010/12/03 13:25:14瀏覽496|回應3|推薦0

昨天看到報導–監察院長王建王聖人到宜蘭大學演講時說了:

「大學生打工,笨死了,賤賣人生的黃金時間。」王聖人又認為:

「有些學生說打工是汲取工作經驗,這是美化打工……!」

當時我心裡就有很大反感,覺得簡直是「不食人間煙火、何不食肉糜」的論調,有錢人不知貧窮人的苦,可見一斑。

 

如果沒有經濟壓力的逼迫、如果沒有生活重擔的負荷,誰不想安心讀書、誰不想當個閑閑美代子的高貴大學生,而不用去看打工老板的嘴臉?

不可否認,王建院長話語的意思是要大學生們好好掌握求學的黃金時段、努力用功,不要為了賺取蠅頭小利或個人虛榮而浪費了大學的美好階段;但是王院長不知道的是,在這麼多大學生氾濫的校園裡是有多少的學子家境貧窮、處在清寒的灰色地帶,即使申請助學貸款也不夠於生活承擔。

生活費、租屋費、書籍費、教授指定的額外功課材料費等等等……,都不是區區幾千元、萬把元的生活津貼貸款所可以解決。

 

我的三個女兒從大學開始申請助學貸款(高中時我勉力硬撐,以一個單親媽養四個孩子的窘困而不考慮學貸,就是怕孩子們畢業後就大額負債),課餘之外利用晚上、假日去打工,就是為了補生活之不足並自我承擔。大女兒在台師大時,有時在課業、打工壓力交逼下也曾問我:「為什麼我們不能申請低收入戶?為什麼妳不能利用妳左耳失聰的條件去申請殘障補助?……這樣我可以比較輕鬆。」

我說:「妳看妳媽像殘障嗎?低收入戶的門檻也不是那麼容易就可申請得到的,何況還有名額的限制。我們雖然貧,但人貧志不貧,一個手心能夠向下的人(佈施)總比手心朝上向人乞討好啊。……」

女兒不負所望,雖然須兼顧學業和照顧生活,可是成績還是維持中上(平均80分以上),如今畢業三年了,工作所得仍然要攤還學貸、繳國民年金、健保、社會保險等等,若要能有更多的經濟結餘,還需要一段努力。

今年我的二女兒畢業,面對前四年私立大學的學貸和出國一年交換學生向合作金庫所貸的學生貸款,一出社會就已負債近60(現已大三的老三女兒未來也一樣將負債60),我想,這些貧困窮大學生所面臨的求學期間及出社會後的境況,王院長一定很難想像吧!?

 

前幾天剪一篇文章:「舊金山加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勞斯(Michael Kraus)在期刊《心理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發表的論文指出,有錢人受教育、找工作都比其他人容易,但是比較不會體察他人的感受。」研究結論是「有錢人比較沒有同理心,因為沒這個必要。」

從這裡或可理解王院長為什麼會說出「大學生打工,笨死了」這句話,因為他的經濟環境、處境都比一般人優渥,不曾經打過工、不曾體驗過貧窮的生活之故;但是,這樣一句話會傷害了多少受困於環境、必須為自己三餐生活打拚的學子們的心!因為不是自己願意,而是時勢、情勢所逼,不得不打工罷。

希望所有居於高官、上位或處境優渥的富人,在平常一句話說出口之前先衡量一下,是否會有失偏頗或打擊、傷害了人的尊嚴。

「大學生打工,笨死了」這句話,我相信很多正在為自己學業和生活焦頭爛額的打工學子,一定是不認同的。

 

PS:有時候處在打工環境的大學生,反而更努力、更會去激勵自己拚好成績,我的三個女兒就是一例《參閱-向女兒致敬http://tw.myblog.yahoo.com/elvpu-zp/article?mid=2609&prev=2780&next=2604&l=f&fid=21》我常笑說:君悅飯店是我三個女兒大學期間打工的衣食父母,孩子和我都非常感恩。

 

我也常對老天爺說:我當愛人的工具照顧別人,請也照顧我的兒女,讓她們智慧開啟。從小到大我總告誡兒女:我沒有錢,所以我留給你們智慧和寬闊愛人的心,我不期望你們成大功立大業,我只要你們當一個懂得布施的善人,長大以後如果經濟許可,一定要助學他人回饋社會。相信他們都能體會我的心。

 

至於說「有錢人比較沒有同理心」,這也是我感同身受的———

 

曾經我以二手拍賣所得捐給創世基金會,我的一位貴夫人學員對我說:

「老師,那些植物人自有政府單位會補助照顧,根本不需要妳去支持-----

前年我教室15周年舉辦貧戶單親的米糧救助,另一位從教職退休、有錢的好朋友卻說:「我覺得妳這種救助根本不必要,我們這個地區根本就沒有窮人……」我真的傻眼,於是對她說:很多貧困的人是處在邊緣,政府或公益團體根本關照不到,還有許多是不願向外求援、堅持維持一點最後自尊,努力自持自助的人。

7-11繳費,店長先生看到我每個月的帳單都有家扶、展望會---,就說了:

「妳很有愛心欸,可是這些人有需要救助嗎?------那嚜多團體、政府自然就會去照顧他們,那是政府的責任。」我心想:真的你們這些有錢人都一毛不拔,無法體會窮人的苦和社會救助之不足。(聲明:一毛不拔非指所有的富人,社會上還是有很多富而樂善好施的,很值得尊敬。)

甚至在我曾經最困頓的時候,我的某位富有親戚也譏我說:連生活費都打不平,是怎麼理財的?

哀!他們真的不知,一個單親媽面對4個就學中的孩子,食指浩繁,房租、水電、學費、健保費、雜費,就算每天一餐,微薄收入哪抵得過,根本是入不敷出啊!所以「有錢人比較沒有同理心」真的是由此可證。

 

祝福台灣社會在馬總統的治理下,看能不能很快的把貧富拉近,讓打工的學子們不要再那麼辛苦;王建大聖人也能在其他的善行之外,加上對台灣貧戶學子的這一區塊多點了解和關注,相信大聖人就能多個「大善人」的稱號了。

祈福~~~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lvpu&aid=466090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理想與現實
2010/12/07 09:23

安於現狀與無企圖心是兩個層次

子女來到-不管有無心而致--父母都要負責--如你而言--如果繼續來呢?你是否也要接受!!

但是認同你說的--有錢人沒同理心!!因為這些人讓社會看到享樂多--卻較少人去注意他們的私下言行

但是現實的--他們的幫助別人能力一定比其他人強--如果他們願意!!

貧富差距要縮短--資本社會是很難的--除非共產主義!!

一的10次方與2的10次方--結果--差很多

頑童老媽elvpu(elvpu) 於 2010-12-07 14:12 回覆:

因為要負責,所以我才會選擇只生4個,否則以現在獎勵生育,我可是「生產報國」喔(開玩笑的)。

比起上一代的老一輩,我這「生產報國」還算差太多呢!君不見過去農業社會的家庭,一生生養了8、9個(甚至一打),雖然教育資源缺乏,但出人頭地的可也不少啊。

由此可證,單靠經濟條件並不能決定生育的質量,負不負責和愛得夠不夠才是決定的因素(現代人就是光講愛而不願負責,所以結婚率、生子率都低)。

養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愛」,也就是合乎人性、不寵、不溺、多正面關懷的教養方式;有些家庭雖然經濟、知識能力很高,但對孩子教養所給予的關愛卻很少,甚至不懂得如何“教”,所以常見智商高卻道德、生活能力很低,也因此才有了社會上許多高知識份子作姦犯科的案例。

總的答覆: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有其獨特故事,單純以一個外人的立場去揣測或評斷是會失真和有失公允的。我之所以會生育4個小孩當然也是有背景上的獨特故事和理由,但至少我對我的4個孩子都有負責,所以雖然多但現在可也是熱鬧滾滾、不寂寞。


蘭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你也要負責任
2010/12/06 08:46

1-為何在自己能力不足的狀況下要生4個小孩--資源一定不足..

2-父母一定希望讓兒女受教育-這是對的-但是現實必須要選擇資源投入的重點-簡單說-錢要花在刀口上!!

3-子女可以有不同出路--因才適性--也許有其他的發展

你為何要劃分有錢人與貧困人--有些有錢人也是曾經很努力過--貧困者部分要怪自己

頑童老媽elvpu(elvpu) 於 2010-12-06 22:49 回覆:

我想您大概是個未婚者,所以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1.什麼叫做有能力和沒能力是見仁見智,很難區分的。古人說:「一枝草、一點露」,意思是孩子若要跟著你,老天爺自會讓你有辦法(生命如果要跟著妳,你即使避孕他還是會找機緣出生在你的家庭;如果無緣,你想生還不一定胎兒要跟你),除非您真理解生命的由來,否則我這麼說您一定還是難以認同的。所謂有能力應該包括「生、養、教和親情」,這不是單純經濟能力一環而已。

跟您說,我的4個兒女只有老大是安排中來投胎的,其他3位真是冥冥中意外(在避孕狀態下),但他們來,我仍然歡喜迎接,對他們的愛沒有一絲ㄧ毫減損,所以我們母子(女)5人關係特好,就如朋友般的相處、互信、互賴又給予很大空間的尊重,我相信我除了經濟資源差一點之外,其他資源一樣也沒少,至少現在4位兒女的個自發展都令我很自傲,也以他們為榮。

2.談到錢這種東西,只要稍有經濟觀念而又沒有物質虛榮心的人都會知道要「花在刀口上」,但是如果說你的收入只有10元,可是基本生活所需卻必需要20元才能攤平,請問除了「花在刀口上」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什麼更好的方式?(答案是降低需求、知足,不果不是這樣,我也不可能熬過所有的困頓,而享有現在的安定和自適。)

3.確實,每個人都各自有他們的習性和特質,專長也不一樣,所以我的孩子們都各自在他們的興趣和目標上發揮他們的所長。而且還讓我很佩服和欣賞。

4.我沒有特別去劃分有錢人和貧困人,只是在我的經驗裡二者確實有不一樣的表現和比例。有錢人也可能曾經是經由困頓、努力才有錢的;同樣的,貧困的人也可能是從富有而才輾轉到貧困。

貧富不能有主觀的區分,但是社會標準年以避免還是會以金錢價量來衡量他們。事實上,以一個從來也不曾嚐過貧困生活的人,而你要去告訴他困苦是怎麼一回事,他一定很難體會,他會以他自己在富中環境的經驗和標準去評量貧困人,認為貧困人不會理財不懂得經營或----(就像您說我不懂得花在刀口、不衡量自我能力一樣),因為活在不同階層的人如果沒有以慈悲看事情,是很難「將心比心」,也就是美國那個心理學家研究分析出來的「因為沒必要,所以沒同理心」的原因。

我認識很多有錢人,也接觸很多窮困的人,在我的觀念裡,人只有分「有覺性和沒覺性」兩種,不會特意去把他分有錢或貧困,因為不管有錢或沒錢,在本質上相同,同樣會生病、要吃要睡、一樣會死亡,所不同的祇是外在的形象或表現罷。所以我在女兒還國小的時候就告訴她:別人500元、1000元過ㄧ天,我們50元、100元也同樣能過,生命同樣長短,不會因有錢沒錢就短少了。所以看看我女兒們的表現,對人真誠、不卑不亢,樂於提攜旁人,所以獲得很多人的友誼和賞識,這是個例證。

在我文中所謂的有錢人、貧困人只是為了文意說明的區分,如果您再細細讀我的文章一遍,您應該會發現我其實對窮人、富人沒偏見,只是敘述我的經驗。

讓您對我產生誤解真的很抱歉,但卻很感謝您的不吝指點。感恩。


t145244
只是看了媒體的標題嗎?
2010/12/03 17:37
不知道您有沒有看完王院長偏演講搞?或聽完整場完整的演講?還是只是看了媒體的標題?
頑童老媽elvpu(elvpu) 於 2010-12-03 18:43 回覆:

是看了昨日聯合報生活版的報導標題和內文。

基本上我相信王院長的立意是出於良善,不希望大學生浪費了大學最後的黃金時間,也許王院長所說的:「大學生打工,笨死了」只是他演講內容的一部份說詞,但經過媒體記者的轉載、剪貼,閱報人所能知悉的也是經過轉載的訊息,當然無法知曉他的說詞是否被斷章取義。但也由此可見:語言的傳達是需要謹慎,否則馬總統也不會常被批:說了和民眾感受有落差的冷笑話。

所以為文,是發抒個人感受和分享切身經驗,是希望王院長或其他在位或不在位的任何政府官員、行政人員在公眾場合發言或論述時要小心,一句無心的話也同樣是具有能量、具有殺傷力的。

我相信王院長的為人,這篇文章無損於我對他個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