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1/14 21:23:54瀏覽1443|回應3|推薦10 | |
【圖文/EG 】 一個出生在民國 48 年的嘉義小孩,家中排行最小,上有一個姊姊、兩個哥哥,父母兩人合做羊肉爐的攤子。父親雖然個性慷慨,但是一生最大敗筆在於愛賭博;而母親一生任勞任怨、埋頭苦幹,白皙的雙手在日復一日觸摸油膩膩的碗盤後,雙手像是修理車子的黑手一樣,油漬再也脫不了手。她是典型的傳統良家婦女,也是街坊鄰居稱讚的好媳婦、好母親,但是由於每日的勞累工作,最後喪命於過勞死,這讓大家都無法接受,尤其是這個最小的兒子。姊姊與哥哥由於年紀比較大,所以必須到外面去工作,但是二哥由於小時候發燒沒錢看醫生,導致聽力受損,最後成為聾啞人士,家裡也只好送他就讀啟聰學校。身為小兒子的他似乎是幸運的,最後也讀高商畢業,家裡的家計必須是靠父母親賣羊肉爐以及大姐、大哥在外工作打拼。就當他在當兵的時候,收到家裡傳來母親的死訊,這對他來說打擊相當的大,但是也因為當了兵學會了獨立。當完了兵,和二哥倆人北上討生活,先是到了一個工廠當操作員,由於工廠的人相當複雜,三姑六婆常常欺負身為聾啞的二哥,這讓他相當的生氣,而後他誓言要養哥哥的決心,也因為他覺得是他的二哥替他擔下聾啞的命運,所以下此決心。 北上的生活很苦,幸好堂姐的家讓他借住,不至於讓他流離失所。由於堂姊夫的介紹,所以有機會到電信局打零工,而他的薪水還是要寄回家裡。也因為堂姐的介紹他認識了住在隔壁開美髮院的老闆娘。剛當完兵的他似乎還是留著在軍中的舊習,每晚在住家和隔壁前踢正步。他常到隔壁的美髮院洗頭,但始終由於害羞的緣故一直不敢和老闆娘談話。就在他26歲的時候和小他2歲的老闆娘一起攜手打拼未來。生第一胎小孩的時候他在電信局當警衛,由於大女兒時常生病,晚上還得把女兒帶在身邊照顧。他說這一個女兒是為他帶來災難的,因為經濟原本就拮据,現在還得花更多的錢和精力照顧多病的女兒。過了一年又生下一個女娃,這時是他工作開始發展的時候,他剛好考進中華電信,雖然薪水不多,但是算穩定。雖說穩定,也還是養不了那麼多人,每個月還得寄前回老家,所以他決定晚上去兼差。他不得已到當時很盛行的電動玩具間做會計。在這段歲月裡他過著疲勞轟炸、膽顫心驚的生活,可見他的壓力有多大。這時他60幾歲的老爸收起攤販北上投靠他,這讓他又多了一個責任要背。嫁給他的美髮院的老闆娘日子也不好過,一天到晚站著幫客人洗頭,手都洗到破皮了,有時就連三餐都無法好好的吃,何況還要照顧兩個多病的女兒。有時窮到沒錢讓女兒看病,還得到處借錢看病。這一對夫妻沒有倒下的權利,只有不停的往前跑和不倒下的責任。 就在一團渾沌中,他慢慢的接觸到佛法,開始改變了他的命運,而且交到了2位莫逆之交,他們一同去上法會、一起去上課,他許多的觀念慢慢的潛移默化,也因為如此他的運開始轉變了。然而他也辭去了在電動間的會計一職,不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這時的他36歲又生了第三胎,這一胎可說是盼來的男丁,由於兩位兄長一生不婚不娶的,身為太太的總是為這個家著急無法延續香火。這時是他生活穩定的開始。雖說生活穩定,但也得 在公司的他人緣相當的好,因為他秉持著待人接物四不: 1. 不忘初心-不忘記第一天到公司的心情; 2. 不記舊恨; 3. 不變隨緣-不改變自己的原則去隨緣; 4. 不請自來-看見對的事就去做。他將這四不貫徹到底:他每天都帶著謹慎且愉快的心上班,就像他第一次到公司上班一樣;他自從接觸了佛法後,開始學習不去記恨,試著只記住別人對他的好;他一到公司會自動跟警衛和工作伙伴打聲招呼,或許他們沒這個習慣這時對方不見得會跟他打招呼,他還是保持自己的原則跟他打招呼;看見路上有石頭,怕其他機車騎士會因為那顆石頭兒受傷,他自行將那顆石頭搬開。另外,他從小就喜愛打棒球,所以他加入公司的壘球隊,他還喜歡打羽球、桌球,所以他的紓壓方式就是打球,也因為喜歡打球,也結交到喜愛打球的球友,他很貼心以及大方,常常在下班之後買點點心到球場請球友吃。他的球品也是相當的好,不會因為自己球技好總打些刁難的球路給對方打,至於壘球方面他總是扮演打安打的角色。雖然人緣好,但是還是只交幾位知己,因為朋友多交際應酬也就多。 他是一個好爸爸,從她女兒、兒子還是幼稚園的時候開始接送上、下課,直到上了大學還是一樣負責送上學。他立了一個家訓:「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並告訴自己的小孩「貪念之心不可求」、「無欲則剛」的觀念,也常常跟他的小孩聊人生大事、以及人生道理。除此之外,他也會開導他的小孩們所面臨的問題,他不僅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好爸爸,也是他們的好朋友。在小孩還小的時候,他很少會給小孩子零錢,因為他認為小孩子不可以有錢,但是要什麼他可以買給他們,後來他深受堂哥的影響,看見堂哥對小孩如此的大方,他又何必那麼如此小氣。他的小孩漸漸的都大了,每個星期都會給他們零用錢,有時還會怕他們不夠用還會多一兩百,然而食物他幾乎常常買小孩喜歡吃的給他們,小孩嘟囔著東西壞了他也馬上帶他們去買,幾乎是照顧小孩無微不至。這樣的爸爸是不是該給他滿分呢?但在這樣看起來的好爸爸,在他小孩小時候的課業他卻有些疏忽,很少教導他們課業,都是交給補習班管教。但是這是可以諒解的,因為他必須照顧八個人的生計,不過這倒是他的小孩長大後才懂得。到了假日會帶他們去玩,到了寒暑假雖然沒錢出國玩,但是也幾乎台灣跑透透。 他是一個好丈夫?年輕的時候都在外打拼,一下班就去打球,家務事都是妻子在照料的,妻子不僅要賺錢也要照顧老六、七十歲的公公,還有家裡三個小孩,甚至要面對聾啞的二哥突如其來的脾氣,還有孤僻的大伯。後來他似乎體會到妻子的辛苦,漸漸的捨下球會,回家當個好丈夫。他每天中午都會買飯回家陪老妻子吃飯,下了班買點心給下課的孩子和辛苦一整天的妻子吃,到了晚上如果妻子沒有煮飯,還會全家一起出去吃。後來妻子生病了,不能在做美髮的行業,於是全家的家計更是落在他的身上。這時中華電信由於改成民營化,於是要結算還達不到可退休的員工,所以現在近五十歲的他還可以養活一家人。 他是一個好弟弟、好兒子。就在他們夫妻兩一起信仰佛法後,家裡的氣場轉變了。聾啞的二哥突如其來的脾氣也漸漸的不在亂發神經了。家裡的氣氛是和平的、是祥和的。二哥不僅領每個月的四千元殘障津貼,他每星期還會給他一些零用錢,雖說二哥沒有工作,但是也是會幫家裡到垃圾,和照顧高齡的老爸。這麼有義氣的弟弟哪裡找呢?一個六十歲就北上投靠小兒子的爸爸如今也八十多歲,家裡的事不多管,只管煮晚餐給他兩個兒子,閒來無事簽簽六合彩,在不然就在房間聽聽收音機、寫寫佛號,如今八十多歲的老爸爸證實罹患肺癌,現在他每個星期需要兩次帶八十多歲的老爸到醫院治療。雖然他看不慣這樣的爸爸他還是很盡他做兒子的責任;雖然當他拮据時,他還是要給老爸爸生活費;雖然工作忙碌,還是要請假帶老爸爸去醫院做檢查和治療。因為他人生的中心思想是:「隨份過日、隨緣生活」,這八個字讓他自在且有智慧的生活。 他是誰呢?他就是我敬愛的父親。雖然目前的生活還是很艱苦,但是他還是讓它很自在的過。小的時候,家裡發生了許多事,但是他還是讓我們過個衣食無缺的生活。直到我們長大,幸好也沒走偏路,也不讓他失望。多麼想出社會後多幫他分擔點什麼,但是他卻告訴我,不用太操心,他對於未來都規劃好了。他說等到我和妹妹都出了社會有工作了而爺爺也回老家了,然而之後我們可以一起存錢買另一間房子,現在的房子租出去,租金就給兩個伯父,所以他就對他們算是有交待了,他用他的養老金養得起他和媽媽的下半輩子。至於目前工作如果有調動他也願意隨公司的意思做調動。因為最近經濟很不景氣,大公司都會裁員了,更何況在這節骨眼上有些公司就會做變動,所以現在他只想保有工作做就好了。 他是一個好員工、一個好朋友、一個好爸爸、一個好丈夫、一個好弟弟、一個好兒子。當我們扮演那麼多角色時,是否都能扮演好呢? 讓我們「隨份過日、隨緣生活吧!」 讓愛傳出去。林美
背景音樂:陳偉聯-路邊一顆榕樹下
![]()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