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卡債問題
2006/01/17 00:50:25瀏覽638|回應0|推薦3
【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tw/

■苦勞論壇2006/01/15
◎作者:Zhagi

  偶然看到「大話新聞」中金管局長的悠閒態度,可以想像民進黨政府為何上回選舉兵敗如山倒。四十萬的卡債族已經性命交關了,接下來還有數十、上百萬計的人要面臨同樣的苦況,為何政府官員還是一副事不干己的樣子,仍然實問虛答,仍然避重就輕,仍然說其大道理?試想,今天如果是台塑集團有一萬個員工上街頭,大概行政院長就要出面了,然而有四十萬國民面臨生死的抉擇,被大財團逼迫,苦苦得不到伸張,卻只派了一名主管官員為政策辯護,姿態優雅,完全沒有感受民間疾苦,也沒有站在弱勢者的立場為他們著想,這樣的政府,難怪會大挫敗,會遭到選票的唾棄。

  我(Zhagi)一輩子沒有投過民進黨以外的黨,也不是有意在此牽扯政治議題,但是看到電視上官員的腐爛嘴臉,不得不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以此來形容執政黨官員面對卡債問題的應對態度,相當貼切。此次卡債問題炎燒至今,綠營的報紙媒體幾乎不吭聲,自由、台日,以及親綠的電視台不聞不問,彷彿社會一片安靖,完全沒有這類問題似的。誰都知道有幾個大財團在政治立場上「親綠」,也是金主,台新、富邦、聯邦…,都曾被媒體點名,而這幾個財團所開的銀行,有多家這回都涉及暴力討債、恐嚇等等逾越銀行法,甚至民法、刑法的行為,政府為何不管?特別是台新,上回還因為涉及恐嚇婦女而鬧上媒體,形象相當惡劣。台新的浮濫發卡、浮濫放款、暴力催收、貿然停卡等等行徑也是最猖狂,最肆無忌憚的,卻也不見政府出面糾正和制止。親不親綠,在此不是問題,而是當政者實在有必要正視這如同定時炸彈、迫在眉睫的社會問題,不分黨派色彩,勇於面對,趕緊拿出具體可行的政策,既可以挽救數十萬人立即的生存,又能避免自殺事件的急速擴增,而不是一味地政策辯護,好像卡債族是立法院的對手。其實只要設身處地站在卡債族的立場,當能發現,目前他們所要的,並不是政策辯論(這已緩不濟急),也不是藍綠對決,而是趕快與財團、銀行談判,站在弱勢者的立場(像民進黨以往所喊的口號一樣)替他們去跟銀行爭取籌碼。現下如果只搞政策辯護,民眾很容易便會發現你們只跟銀行站在一起,只敢欺負小老百姓,而不敢拍老虎屁股。老虎是銀行,是吃弱勢小民的肉,喝他們血的惡虎,這麼形容並不過份,只要看看這兩年來台灣各大銀行的行徑,便可以了然。

  如今還有官員、立委和一般民眾把「欠債還錢」當成鐵錚錚的信條,還煞有介事地高唱「理財經」,簡直是無聊到極點。「理財」是在有「財」可理的條件下奢談的理論,對於一般弱勢的小民而言,吃飯都成問題了,還理什麼財?還教訓甚麼理財經?實在是欺負人。誰都知道五、六年來台灣的景氣造就了多少公司、工廠的倒閉、遷廠外移,那些無業、失業的百姓,難道需要為了自己的無財可理而感到羞愧和自卑嗎?難道需要為了無可奈何的向銀行借貸的苦楚向主流社會懺悔嗎?這還是個有良心的社會,有體恤百姓之愛的政府嗎?不可否認卡債族中有不少揮霍無知的年輕人,但是只要認真去篩選取樣,當會發現其實卡債族包含了許多因為景氣敗落而犧牲的弱勢族群,他們不僅遍及我們習常認知的底層民眾,也有各個階層失意、受挫的百姓,一旦看到這樣的結果,也許整個社會才會驚見卡債問題直通台灣這幾年的經濟失調,是極其嚴重的全面性社會問題,而不只是「卡債」而已。而把這樣的卡債後患一股腦全部推給卡債族,是否公平?是否也要檢討前後六年整個社會失衡的原因,政府失能的結果和弱勢族群不被照顧、遭到放棄的殘忍?這樣的事涉數十萬國民生死攸關的重大問題,居然只推給小小的金管局長、銀行和卡債族,是否太輕忽了它的嚴重性,也太小看了它的複雜程度。數十萬國民的生存問題,難道不該由行政院長出面,不該由兩黨主席或總統親身諮詢嗎?難道就因為涉及了大財團,涉及了各黨派背後的金主,便所有的政治力都隱隱藏藏,只剩下少數如徐中雄立委肯於發聲?台灣的政治也太令人失望了。

  有人說得好,大財團舉債六百億,逃掉了,銀行臉不紅氣不喘,政府無人引咎辭職。財團、企業主向銀行告貸數十百億,一旦血本無歸,銀行還有各種禮遇措施善待這些巨賈。卻唯有小百姓欠個數十、百萬,便要被暴力討債,騷擾諸親友、工作無法持續,甚至家破人亡,這是什麼樣的社會?何況這樣的欠債是在銀行的誘使、政府的放任和大環境失衡的狀況下發生,獨責小老百姓,公平嗎?其實只要看看銀行目前所使的伎倆,那些最善良、認真按期繳款、不敢有一次疏漏的卡債族,反而最受惡待。真正惡意躲債,借了錢馬上逃之夭夭的,銀行完全沒輒。從網友的留言也可知,絕大多數的卡債族並無避債的念頭,而是實在無力繳付,在這種情況下,強逼和不合理的年限、利率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只能畫餅充飢。卡債族願意在一個更長的年限、更低的利率與可以償付的條件下(如同房貸一般)與銀行協商,這應該是可行之途,無論站在公平正義或政府職能的立場,都有必要協助此一結果的達成,以利目前這重大危機的解除。銀行既已從兩年瘋狂放貸過程中賺取了一兩千億的利息,而且又有政府的基金當後盾,理當可以收手。為數數十、上百萬(甚至兩百萬)的卡債族也能因為警報的解除而回到正常的工作崗位,讓「還錢」正常化。政府若能因此維持社會安定於不墜,也是很大的功德,三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於此之際,再來暢談金融理論、理財須知,是很諷刺的行為。當台灣這個社會已經沒有「標會」這類地下金融可以和緩小企業主的運作,一般人也因為局勢的畏忌而不輕易接受周轉,當人情澆薄已成為這個社會的慣性,台灣又缺少福利措施可以扶持失業者,試問有困難的人他能求助於誰?弱勢族群,家有急難者,他們除了爭取一分一秒的生存,不得不向高利者求貸,這樣的困境需要被譴責嗎?銀行當初難道不是看準了這樣的市場,貪圖高利息而瘋狂搶食嗎?所以,不要太小看了這些被卡債逼瘋了,被主流社會視為「不知上進」的人背後所隱藏的凝重辛酸,它不但是卡債族自己所應負起的責任,也是幾年來我們這個社會所逐漸累積的社會負債,它不該被財團、資本家的「還錢理論」過度解釋,也不該讓政府推諉卸責,更不該聯合媒體繼續打壓他們,讓台灣社會增添冤魂。



關於卡債問題 [ 2006/01/15 | 作者:Zhagi]
引用地址:
http://www.coolloud.org.tw/news/trackback.asp?tbID=109023

RSS引用地址:
http://www.coolloud.org.tw/news/trackback.asp?tbID=109023&TM=RSS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eeyeahong&aid=15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