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也談「誠品」和「書店」
2006/01/06 00:28:49瀏覽1180|回應0|推薦10




二○○六年伊始

從去年底(`05)就被熱烈討論,話題不下“101煙火”的「誠品旗艦」店在元旦開門見客…

這一家“誠品”在下還沒去過__沒去過的還有101裏的page1(新加坡商)
趁著還沒上門「考查」(朝聖?)的此時,隨便聊聊我想到的有關「書店」與「誠品」的二三事

先說說早期的誠品…記得第一家在仁愛圓環邊上,以藝術、外文書佔大宗的「原始誠品敦南店」開始營業的時候,我應該是個初中生吧;)
當時一進其門就被“那一家誠品”的大量原文書、滿佈的原木地板&書架(?)
還有那一種古典氛圍 所「感動」到 ^^

從那時到後來/現在的“誠品敦南”搬家、加長營業時間直到決定二十四小時開放
我也是一路從一個中學生 看過來的(和許多「台北人」一起)

除了敦南店之外,還有比較常去的幾家分店
公館店、震旦大樓底下、西門町萬年大樓(?)以至近年的基隆店、捷運地下街的分店
剛開始確實覺得是各有特色…但近年來真的就是「走進誠品」而已了


再說到2005年的誠品,最讓我不能接受的是…
在我向這家書店“貢獻”了許多年,就差那麼一點成為所謂的『誠品愛書人終身會員』的時候
__據說是滿懷“文化志業”的吳老闆還是向“信用卡”臣服了
以後要當「愛書人」還得先辦張「信用卡」???

以一個原來的「愛書人」來說,的確覺得很難接受,並不是說誠品“不能”把會員卡改成信用卡
而是誠品原來「愛書人」會員制度“標準”太高了,定位有點「脫俗」,和現在的信用卡化的“商業”味道相比,反差過了頭吧

君不見「金×堂」很早以前就在玩聯名卡了,記得當時它的會員也是有反彈
但也沒有在社會上引起現在這樣的廣泛討論?
(當時“網路”不普及,信用卡也沒被銀行搞爛或也是原因?按下不表…)



再說說自己“逛書店”的細節
對付這樣的大型書店,理想的狀況是要有一整天的時間慢慢的看
最好是有「不小心站著看完一本書」的餘裕?


一踏進書店大門…越過「防賊警報柵欄」之後
每家連鎖書店入口最顯眼的「暢銷書區」我絕對不會浪費超過二分鐘

而「主題書區」和「新書區」如果剛好碰到自己有興趣的…大概會各花個三、五分鐘看看吧

近年的感覺…大概"書店們"也知道多數「真正的愛書人」(會一個月花幾千塊錢的那種)進書店的習慣都是直奔“我的最愛”區(各人的興趣之所在)
所以現在書店內分區的「大挪移」次數好像是愈來愈頻繁?
而分類方法也離“圖書館學”愈來愈遠了?

前兩年有機會經香港去大陸…到北京、廣州走走
人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問「書店」在那?

北京當地朋友指點我幾家書店,我先去的是「西單圖書城」還有王府井的「新華書店」
那真的是一逛五、六層的書店…基本上就是「超市」了
雖說基本上每一層都是「早期重慶南路書店」的感覺吧 @@

在北京街頭還有另一個讓我注意的「書店」招牌__就是以“黨”為主題,“黨員”和“準黨員”為客戶群的書店…好像叫「黨建」還是啥的,裏面最明顯的除了「黨員必讀」文件、手冊之外,就是黨的各種文件、政策,歷來領導的講話資料(好在他們的領導不時興找人寫一堆自己也不看的東西)

比方說「新華」系統是屬於“政”的,而「人民」抬頭是“黨” 的宣傳陣地
而那個「黨建」啥的書店真的就是針對黨員的了;)

至於廣州…必到的「新華書店」似乎比較接近台北的「萬年+光華」式大賣場
影音&百貨商品似乎比書還多
(這也是“改革開放”從廣東開始的成果?)
另外幾間民企書店,基本上就是百貨商場的建築拿三到四層擺一種叫「書」的商品吧


印象最深的就是當地朋友帶路去的一家“倉庫式”書店最讓我難忘
__位在一所高校旁的一棟不起眼建物的地下室,燈光灰暗不說,外面看不見它的招牌,更別提裝潢,連“動線規劃”都說不上的一家書店,據朋友說是當地大學師生的最愛
雖說眼看實在不起眼,沒有熟人帶路基本上還找不到的

但可以讓會看書的人找到「想找的書」
比方大陸各省各種出版社不同年代的出版品…這家書店和北京的西單書店,應該是我下次到大陸一定要「舊地重遊」的地方吧



說回台北的書店吧
還沒有「誠品」的小時候,對我而言最有名的“書店”是「重慶南路」
最常去的是自家附近的大小“書局”…比方早期以出參考書、兒童讀物為主 信義路上(現捷運大安站址)的「華一」和仁愛圓環邊上的「新學友」等


現在的誠品…給我的感覺已經離我所知道的「書店」愈來愈遠
倒是“聯經”__忠孝東路&公館兩家,還比較保有一個「書店」的純粹吧



(照片.北京西單圖書城)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eeyeahong&aid=14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