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1/27 05:33:16瀏覽1378|回應0|推薦1 | |
溫家寶推崇黃宗羲思想的玄機 .江迅
(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致函友人談到明末思想家黃宗羲著作中的民主與法治的啟蒙,為政者應以「萬民憂樂」放在第一位。近年中國研究黃宗羲思想方興未艾,胡溫提出的「以民為本」,是受到黃宗羲的啟發,但也要警惕「黃宗羲定律」中越改越差的陷阱。 一切思想史都是當代史。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研究熱,近年在中國大陸持續不衰。黃宗羲具有民主啟蒙思想,他的《明夷待訪錄》被眾多學者認為是十七世紀中國嚮往民主政治的綱領。黃宗羲提出一系列滲透著主權在民意識、政體監督意識和工商皆本意識等具有近代民主啟蒙色彩的政治主張,正是這樣的原因,才使黃宗羲對於封建傳統體制的反思,顯示出巨大的思想價值,對當代產生影響。 北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黃宗羲的思想一向重視,喜歡讀黃宗羲的著作。他在收到友人、曾任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的退休官員史曉風轉贈的新版《黃宗羲全集》十二卷後,寫了一封信給史曉風,對黃宗羲的思想作了評價。溫家寶在信中說﹕「我喜讀黃宗羲著作,在於這位學問家的許多思想有著樸素的科學性和民主性。身為天下人,當思天下事。而天下之大事莫過於『萬民之憂樂』了﹔行事要思萬民之憂樂,立身要先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應謹記這些道理,並身體力行。」 今年是黃宗羲逝世三百一十週年。今天看黃宗羲思想的現代意義與價值,仍令人震憾,從中得到多方面的借鑑與啟迪。黃宗羲思想研究專家、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國際陽明學研究中心主任吳光認為,黃宗羲是中國明清之際的啟蒙主義思想家和博學多才的學問家,也是清代浙東學派的學術宗師和理論奠基人。黃宗羲對封建專制制度作了深入而系統的批判,闡發了民主主義的政治思想。黃宗羲的批判求實精神及其改革主張,已經成為中華人文精神的寶貴遺產,特別是黃宗羲以「萬民之憂樂」為治天下標準的思想,體現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傳統。 吳光說﹕「溫家寶的這封信,不僅僅是給私人的信,也不僅僅是評價黃宗羲的思想和著作,而是新一代領導集體的執政理念,即以民為本,推崇科學民主的理念。我們現在講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是以民為本,堅持民主,執政為民。此外,黃宗羲哲學觀和哲學史觀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力行』的觀念。黃宗羲民本思想的哲學基礎是『力行』哲學,他提出『力行為工夫』,即『實踐哲學』,他是在對生命理學的過分強調道德和個人身心修養的批評基礎上,提出力行哲學的。溫總理的信對黃宗羲思想作了言簡意賅的總結。」 黃宗羲定律引以為戒 溫家寶對黃宗羲的思想與著作一向十分重視。清華大學教授秦暉撰寫了《併稅式改革與「黃宗羲定律」》一文,溫家寶曾在此文章上作了批示,提出現在應如何避免「黃宗羲定律」的思考。二零零三年三月,溫家寶又在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記者招待會上,再次提到「黃宗羲定律」。他指出,共產黨人一定能走出「黃宗羲定律」的怪圈。溫家寶說,農村要精簡機構和人員。有一個縣十二三萬人口,「吃財政飯」的多達五千七百人,如果不精簡機構,不減少人員,農民的負擔不可能得到徹底解決。 所謂「黃宗羲定律」,是指改革後的轉折比以前更差。例如唐朝的「兩稅法」、明朝的「一條鞭法」、清代的「攤丁入畝」等,但每次稅費改革後,由於當時社會政治環境的局限,農民負擔在下降一段日子後又漲到一個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農民實際負擔更重。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稱之為「積累莫返之害」。 加大農民的政治參與 學者呂賢等不少人認為,「黃宗羲定律」不僅僅是經濟問題,甚至主要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對「黃宗羲定律」需要從農民有序政治參與的角度作解讀。在「黃宗羲定律」中,聽不到農民的聲音,看不到農民的身影,在重大社會變革的設計中,農民沒有選擇權,沒有話語權,無論當權者設計制度多麼不合理、不公平,農民只能被動接受。農民政治參與權的喪失,根源在於經濟的私有制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政治私有制」。農民政治參與權的缺失或被剝奪,是專制社會的一大特徵。農民不能對強加在身上的負擔討價還價,不能對各類攤派抗爭和拒絕,這就為「黃宗羲定律」形成提供了社會基礎。農民在喪失政治參與權的情況下,最後往往選擇「非常規」的抗爭手段甚至暴動即「起義」,以此主張自己的生存權利,「黃宗羲定律」為警示今天,提供了歷史借鑑。 前不久,在河南省鄉鎮機構改革會議上,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前《光明日報》總編輯、中宣部副部長)也提到了「黃宗羲怪圈」。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徐光春調任河南後,立即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宣布,從二零零五年一月在全省範圍全面免徵農業稅,河南農村稅費改革至此「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不久,他又指出,在鄉鎮工作的超編人員這麼多,在農業稅取消、鄉鎮財政收入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一些地方靠舉債和轉移支付資金發工資,長期下去,財政開支和農民負擔就很難真正減下來。他說﹕「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稅費改革後,缺乏更深層次的經濟和社會管理體制方面的改革。」徐光春認為,鄉鎮政府管了許多管不了、不該管、管不好的事情,而應有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沒有到位,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的能力較差。 截至二零零四年底,河南省二千一百個鄉鎮政府總編制數為十六萬二千人,實有人員三十萬二千人,超編八成六,平均每個鄉鎮超編六十七人,有的鄉鎮超編三百多人。此外,全省鄉鎮政府還有臨時聘用人員一萬二千多人。這些人主要依靠農民的稅費養活。在鄉鎮,正副書記、正副鄉長、正副鄉人大主席,吃飯圍一個大圓桌還不夠坐﹕一個鄉長、幾個副鄉長、十多個辦公機構、每個辦公室幾個辦公人員,還有一些辦事員。此外,還有一批享受正副鄉級待遇的幹部,幾乎每個村攤一個鄉長。這就是中國大陸各地目前鄉鎮機關的現狀。今年九月,河南省新一輪撤鄉併鎮工作接近尾聲,全省撤併四百七十多個鄉鎮,減少二百多個,同時有十四萬超編「鄉鎮官」逐步分流,在運行中面臨的壓力比取消農業稅還要艱巨。據悉,四年前,河南有過一次撤併鄉鎮的舉措,但缺乏配套的人員分流政策,不久便流產了。 禁止亂攤派亂收費 農民負擔沉重始終是中國大陸的社會熱點問題。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國務院減輕農民負擔聯席會議決定由農業部、國務院糾風辦、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務院法制辦以及教育部組成聯合檢查組,分別對內蒙古、浙江、江西、廣西、貴州等五省區重點抽查農民負擔情況,內容包括減免農業稅及對村級和農民各項補貼政策的落實情況﹔對農民建房、計劃生育、生豬屠宰等方面收費及對農村義務教育亂收費、農業生產性費用和經營性收費中的亂收費、對農民進城務工的不合理收費等方面開展專項治理的情況,對不落實農業稅減免政策、各種亂收費亂罰款和強行集資攤派等加重農民負擔行為的查處情況。 原浙江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沈善洪,上世紀八十年代《黃宗羲全集》的出版,就是由他和吳光籌備的,當時他兼任浙江省中國哲學史研究會會長。他認為,黃宗羲不僅對封建制度作系統批判,而且還提出帶有近代民主主義傾向的政治、經濟、法律等思想,尤其是其以保護私有財產和法律上的平等訴求為主要特徵的法制理念,今天仍有相當的現實意義。黃宗羲所提出的政治、經濟、法制等原則,與爾後西方啟蒙主義者所提的原則,竟驚人相似。沈善洪說,以人為本需要兩個基本前提,一是「以民生為急」,傾聽百姓呼聲﹔二是讓百姓自己做主,使之獲取基本權利。如果說前者是早期儒學所固有的道德傳統之一,那後者便是黃宗羲為代表的啟蒙主義思想所追求的政治理念之一。 反思明亡促以民為本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陳來認為,黃宗羲與當時一流知識分子一起,在明朝覆亡的刺激下,對政治不僅作了「理念的反省」,同時也作了「制度的反省」。這種反省不僅僅涉及土地賦稅等制度,而且對封建社會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提出了深刻和尖銳的反省。這種政治思想的反省和批判的基礎,則是黃宗羲得自古典儒家的深厚的民本主義觀念。黃宗羲的民本思想和民生思想,在推行改革開放的今天,認識、理解和實踐「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政治實踐,確有其不可忽視的價值。 黃宗羲對封建專制的批判值得深思。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李存山說﹕「民本思想是儒家一以貫之的價值和政治理念。在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中,傳統的民本思想不僅充其極,而且它越過傳統的極限,開始考慮如何以權力制約權力的問題。我認為黃宗羲的思想是從民本走向民主的開端。黃宗羲說﹕『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彼鰓鰓然唯恐後之有天下者不出於其子孫,是乃流俗富翁之見。』他對於君主專制的禍害有如此激烈的批判,又把民本高於皇權的思想表達得如此明確,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 【亞洲週刊】 http://www.yzzk.com/cfm/index.cfm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