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17 22:56:09瀏覽845|回應1|推薦26 | |
在參觀百年老字號「台灣關西紅茶公司」的紅茶博物館時,發現了這樣一塊牌匾,是清朝乾隆時期三大書法家林文治的作品,還蠻有韻味的,尤其是把品茗的味道,抒發的頗為傳神,不愧為品茗老手! 獨品得神 對品得趣 飲品得慧 不知您喜歡那種品茗氛圍呢! 附錄 王文治的生平事蹟 王文治(1730-1802) 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今江蘇省鎮江市)人。十二歲便吟詩作書,詩有唐人風範,書學米、董、後法二王,得力李北海,喜用淡墨。乾隆35年(1770)探花,時稱“淡墨探花”、“淡墨翰林”,與喜用濃墨的劉墉成鮮明對照,其書名與劉墉齊。與姚鼐交往甚密。 乾隆二十九年(1764)以探花官翰林侍讀,出為雲南臨安(今雲南建水縣)知府。在建水、通海等地留下過很多碑刻和對聯。至今滇南一帶尚有他的墨寶遺存,雖只尺中楮,民間亦視為拱璧。據王昶《湖海詩傳》稱:“禹卿尤工書,楷法河南,行書效《蘭亭》、《聖教》;入京師,士大夫多寶重之。”王文治二十多歲時就書名遐邇傳揚。乾隆二十一年(1756),全魁、周煌出使琉球,兩位使臣仰慕王文治書名,特意邀請他同行,王文治欣然答應。琉球人素好書法,得知王文治是中國書法名家,紛紛重金求書,視為至寶,十分珍重,一時間王文治在琉球書名風靡。當時朝鮮人來華,專門以餅金購得王文治書法以歸,其書法聲名遠播海外。日本很多博物館都珍藏著王文治真跡。如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藤井齊成會有鄰館、沖繩縣立博物館、大分縣立博物館皆珍藏有王文治的墨寶。 其書法用筆規矩而灑落,結構緊密而內斂,墨色以淡為主,著實是董其昌書法風貌的再現。王文治忠實地秉承帖意,但無傳統帖學的流轉圓媚與輕滑。其書用筆轉少折多,以折為主,顯得果斷有致,乾淨俐落。瘦硬的筆劃略帶圓轉之意,既嫵媚動人,又俊爽豪逸,風神蕭散,筆端毫尖處處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行書作品《待月之作》清妙妍美,俊朗疏秀,可見其晉唐功底深厚。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