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31 21:21:09瀏覽1218|回應1|推薦4 | |
走進胭脂巷,想必引發各種遐想,這個人怎麼那樣?連進煙花巷都要寫文章,未免太……。 但各位也稍安勿噪,舉凡此胭脂非彼煙花柳巷也。 各位看倌,且聽老朽慢慢道來。 胭脂巷”始建於元朝,距今近700年歷史了。
由於蘇氏宗祠正在整修,大門敞開,讓我們得以一窺蘇家建築風貌,更幸運的發現了這口胭脂井。 進入堂室參觀,也讓老朽一口氣認識了兩個特殊的巷弄街趣,更一窺胭脂井風貌。 據說從蘇唐舍起,蘇氏接連四代與阿拉伯、蒙古女子通婚(後裔也多有娶番女為妻的),而且連續兩代人成了泉州伊斯蘭教的長老。所以泉州市面一直流傳著“蘇家鼻子與丁家鬍子”的傳奇(晉江陳埭的丁氏家族,據說是阿拉伯人,隨著“海上絲綢之路”而來到泉州定居的)和“胭脂井”的傳說。 到了胭脂巷口,另一位尋覓目標就是昔日的泉苑茶莊。
遍尋未遇,甚至附近連一家茶莊都沒有,造化弄人,心中難免又是一陣的惆悵! 所幸在胭脂巷中一家老雜貨店的牆角中,發現一古老的寶貝,功夫茶四君子之一紅泥爐,或許有人不以為然,但對老朽而言,它卻是一件得來不易的東西呢!
而雜貨店的老婦,一邊擦拭著紅泥爐,一邊向我訴說昔日的泉苑,她說早就不見了,但昔日的泉苑可說是一等一的茶莊,其賣的茶心,迄今仍懷念不已呢!
昔日的老茶莊已換別妝了 一小包老茶包裝、一罐老錫罐的啟示 就因為發現這些老文物,追根究底,讓我泉州老城之行,更有意外收穫! 只是老文物依舊在,不見昔日老茶人! 就因蘇氏宗祠內有這口“胭脂”井,清代古巷遂改名為“胭脂巷”。幾百年來,蘇氏族人代代相傳,在宗祠裏長案供桌下有口“胭脂井”,其水為胭脂色,另一說法是井中照出的人影為胭脂色。而真正的“胭脂井”到底是何模樣?進入時並未事先有所了解,故忽略往井裡一探究竟,引以為憾。 胭脂巷的正名應該是燕支巷,元朝時居住著一支由同安燕支蘇頌第十世孫蘇唐舍為避難而遷居泉州的家族,其後人世代安居于此,成為了“蘇氏一條街”, 因此有“蘇氏祖閭”(簡稱“祖閭蘇”,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閭)和燕支巷等稱號。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