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13 01:09:32瀏覽639|回應0|推薦8 | |
老茶店仔 充滿懷念
虞美人 ~ 清涼齋
少年聽茶老街上,不識此滋味。 壯年聽茶老鋪中,江闊雲高、欣喜叫癡情。 而今聽茶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杯老茶,點滴到天明。 個人很喜歡宋詞人蔣捷所譜的「虞美人」,以它做架構,重新譜詞,這首詞寓意了我人生的三境界,老茶鋪,不也是如此境遇嗎? 又是十年歲月的尋尋、覓覓,好不容易逐一地找到散落全省各地的老茶行、茶館及茶廠,經過整理後,統計是七十多家,比起日據時代,光是大稻埕數量就高達二百多家,凸顯老行業凋零嚴重;反觀這些百年老店留存迄今,必有過人之處,也凸顯其歷史意義,是一條台灣茶路的薪火相傳,他們的經驗和心路旅程,更值得新興事業引以為借鏡。 跨起一個世紀,歷經清朝、日據時代到民國年間,看「老茶店仔」這本書,無疑是在走一條時光隧道;從台灣頭一直到台灣尾的恆春港口村,每位老頭家都有一本難能可貴的老茶經,細讀老茶人披荊斬棘的茶故事,無疑是福爾摩沙茶發展史的縮影;大部分老茶人都是早期由安溪渡險惡黑水溝(台灣海峽)到台灣打拚,無疑說明了延續海峽兩岸茶鄉香火,並在台灣發揚光大的軌跡;目前台灣茶業在面對中國、斯里蘭卡、越南等新興勢力崛起,有茶農抗議,但似乎更應看看咱們的祖先如何自立自強的故事。 將近十多個寒暑,周而復始,一次又一次接觸這些老茶鋪,深怕物換星移,一家家關門大吉,無法即時留下歷史記錄,造成「今日不做,明日就後悔」的遺憾,但歲月還是無情,讓我錯失為多位有風光歷史的老茶人留下影像;可喜的是,光顧之後,每家茶行均受鼓勵似的,幾年來從王有記茶行、魚池日月老茶廠到關西台灣紅茶公司、錦泰觀光茶廠等,「老店新裝」,已重新發出骨董才有的歲月光芒,這是可喜可賀的。 這二、三年又迷上深具「巖韻」的武夷岩茶,在探訪昔日武夷岩茶集散地下梅古鎮,看到一群白髮皤皤的老阿公、阿嬤聚集在運河畔撿茶枝,那個影像,立即讓我想起昔日台灣大稻埕最風光一頁,不就是這種景象嗎?據說當時還有茶行店東,拿著竹竿搶婦女幫忙撿茶枝呢!於第一剎那間看到下梅溪畔景象,那種感動,直至今日仍盤旋於腦海中,無法散去。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