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4/01 06:55:28瀏覽1313|回應1|推薦9 | |
台灣旱象越來越嚴重!根據台灣師範大學研究發現,梅雨季有延後及天數縮短的趨勢,從2000年以後,平均天數比1982年到1990年時少了四分之一,而且降雨的強度增加,但因有大量泥沙,對水庫的幫助實在有限。 台灣師範大學由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黃婉如(W.R.Hwang)和美國猶他州立大學教授王世宇等科學團隊,分別針對台灣梅雨季和北美極端氣候進行研究。 黃婉如團隊蒐集台灣1982至2012近30年的梅雨季相關資料,經過觀測分析後發現梅雨季有延後及天數縮短的趨勢,她表示,現在梅雨季從5月中延後到5月下旬,而且梅雨鋒面頻率有減少趨勢,還有早期梅雨季有20天,但2000年後則減少約15天,天數相當於少了四分之一。 此外,黃婉如也指出,梅雨季的降雨強度有增加,但因大量泥沙,實際出水量並不多,對水庫的幫助有限,當然對台灣的乾旱也沒有什麼幫助,而這些異常現象推估是和西太平洋熱帶海溫異常有關,以前梅雨冷暖鋒面的滯留交會在北緯23.5度,但海水增溫導致冷空氣往北,冷暖鋒面的滯留交會整個北移到約北緯25度,因此影響梅雨鋒面,也使得「空梅」可能會越來越多。 不過,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不只是在台灣,美國也是,根據王世宇(http://bigstory.ap.org/article/study-links-california-drought-global-warming-0, http://www.ncu.edu.tw/campus/article/1541)率領的研究團隊針對北美的極端氣候進行研究,用電腦模擬來分析和驗證發現,造成美西極乾旱、美東極酷雪的兩極化天氣型態,可以歸因於石化燃料造成的,因為造成全球暖化,而增強極端氣候的形成。其研究成果將刊登在《國際氣候期刊Int. J. Climatol. 2014,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enhanced/doi/10.1002/joc.4159》,網路版已先刊出。 (海溫升 台灣梅雨季延後、鋒面變少 ) 台灣正面臨60多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黃婉如指出,從1990年以來,台灣的梅雨季有延後的趨勢,且鋒面頻率變少,雖然降雨強度變強,但反而使水庫淤泥增加,對解除旱象沒有幫助;她表示,這些現象和海溫異常有關。 台灣師範大學地科系研究團隊31日發表「極端氣候」研究成果。地科系助理教授黃婉如指出,由於西太平洋熱帶海溫上升的幅度是全球海溫的2到3倍,因此台灣的梅雨季開始延後,而且梅雨鋒面的頻率降低,即使午後熱對流的降雨強度增加,但反而增加水庫的淤泥量,而不是提升蓄水量。 黃婉如:『(原音)天數變少就是跟它整個溫度的變遷是有關係的。過去這2、30年來講,靠近台灣這個地方,南、北緯的這個溫度梯度的變化,變化比較大的地方是在靠近台灣附近;這2、30年我們觀察它那個溫度梯度變化比較大的地方是有往北抬的現象,你去推測到說鋒面是比較不容易往南移的,它比較偏好發生的地方是在北邊的地方。』 研究團隊強調,各國若不正視全球暖化的問題,並積極研究暖化對地區性氣候的效應,極端氣候將會是這個世代無可避免的重大挑戰。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