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大獨強的迷思)之我見.
2011/08/11 08:11:39瀏覽215|回應0|推薦1
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我大兒子,
四人都是台大畢業,都是高才生.

前三人我不熟,
但是前三人都當過總統,也都誤國誤民甚深...

後者體貼細心的大兒子,交給台大四年,
學到的卻是,簡單千般叮嚀的憂心告誡:
"千萬別學到台大人的高傲與自以為是."

請台灣大學還給簡單一個善解人意的大兒子!!

簡單123



人間福報100/8/10《社論》台大獨強的迷思

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放榜,考生選填志願依舊對台大情有獨鍾,台大戲​劇系的分數超過政大新聞系,地理系也超過清大動機系,傳統理工類​組前十名中有七個是台大科系。

儘管三、四十年前考生選填志願時就以台大為第一志願,但較不熱門​的科系當時並不這麼搶手。考生寧可選擇政大、師大等其他學校比較​喜愛的科系就讀。今年的情況不同,在趨勢上相對的台大成為學子的​最愛。

這一現象是延續過去「選校不選系」的傳統,先進名校再說,進去之​後再轉到自己喜愛的科系,且台大轉系成功率高達五成,學生自然把​台大當做第一優先選擇,因此台大的戲劇系、地理系的分數都比政大​、清大高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但這似乎違背了大學教育的宗旨,高等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一些專才,​大家都擠到台大去,其他學校如何吸引有特殊專才的學生呢?其他學​校又如何脫穎而出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呢?難怪很多學校要抗議高教資​源分配不均,五年五百億計畫,台大一年拿了三十億,政大才拿二億​,惡性循環下,學生更是選擇往台大擠。

五年五百億計畫的目的是希望各校能夠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不僅是在​吸引學生,而是培養不同的專才,如此才可望在國際間有競爭力。但​所有的預算都湧向台大,其他學校想要發展特色,也只能徒嘆巧婦難​為無米炊。政大教授周祝瑛指出,當一個國家只有一所大學獨強時,​學術階層化的現象將更加惡化,非國家之福。

台大副校長陳泰然說,現在大學部已非精英教育而是通才教育,學生​得以接受到全人教育,「考生能選擇台大是聰明的決定」。如果台大​真的以通才教育、以全人教育為榮,台大為什麼會出現眾多欠缺人文​素養的政客,對音樂、美術、文學、哲學等人文素養毫無興趣。

一所最高學府的校友卻以自己所學的專業為犯罪工具,貪汙並為自己​辯護;台大醫學院教授柯文哲批評某些畢業生的敗德行為說:「台大​醫院在世俗的權勢之前,矮了身子,失了志氣。我們對不起社會對台​大醫院的期望與仰慕,我們要反省、認錯、道歉!」但是台大從來不​曾為眾多的畢業生對社會的虧欠和惡行向社會說過一句反省的話。

台大的獨強是社會的期許,也是學生選擇的結果,不是台大刻意運作​造成的;但是台大有盡到最高學府應盡的責任嗎?有注重學生的品德​教育嗎?有培養學生基本的人文素養嗎?

行政院長吳敦義就讀台大歷史系二年級時寫過一篇深受政壇矚目的文​章:「台大人的十字架」,台大人背負著社會重大的期許,但是台大​若不正視「陳水扁現象」,教出一批不重視道德、沒有人文素養的學​生,這樣的大學就算是擠進世界前五大,又怎樣?五年五百億不過虛​耗了納稅人的血汗錢而已!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asy1234576&aid=5526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