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18 18:14:44瀏覽229|回應0|推薦4 | |
由此篇文章內容,可以體會到, 奧修確實是一位"悟道者", 不同的只是用辭遣字的差別罷了...
奧修文中所謂的"靜心",在我的感覺裡, 對於一名修行者或修心者來說, 是一種隨時隨地,使自己能夠不以文字或語言形式來思考, 而以心中沒有任何看法與任何想法的形式, 來與自己的內心作適時適切的相互對應.
它既非思考或判斷, 也非自問自答, 更非邏輯推理, 佛法稱之為"直觀".
這種與自己應對的方式與感受, 在宏智正覺禪師的兩段敘述中表露無遺:
「田地虛曠,是從來本所有者,當在淨治揩磨,去諸妄緣幻習,自到清白圜明之處。空空無像,卓卓不倚,唯廓照本真,遺外境界。所以道:了了見無一物。」
「真實做處,唯靜坐默究,深有所詣。外不被因緣流轉,其心虛則容,其照妙則準。內無攀緣之思,廓然獨存而不昏,靈然絕待而自得。得處不屬情,須豁蕩了無依倚。」
古今中外的偉大修行者,在在都試圖告訴我們同一件事情:
人類務必透過自我不斷地努力修習,藉以提昇內在的心靈層次, 並且能夠以"直觀的方式",來堪透世間一切現象. 正因如此,才能夠真實地親自體會到, "整個宇宙"與"生命萬物"存在的目的與意義!!
簡單123
~~~~~~~~~~~~~~~~~~~~~~~~~~~~~~~~~~~~~~~~~~~~~~~~~~
奧修談什麼是靜心?
靜心並不是一種方法,你無法學習它。它是一種成長:你的整個人生的成長,來自於你的整個人生的成長。靜心並不是某種東西可以附加在你目前的狀態上。它只有通過一種根本的轉化、通過一種蛻變才能來到你的身上。它是一次開花、一次成長。
頭腦總是在說話,你看見一朵花,然後你用語言表達它;你看見一個人穿過馬路,然後你用語言表達它。頭腦把每一件存在的事物都轉變成語言,對靜心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去覺知你的頭腦在不斷地用語言表達,而且能夠停止它,僅僅看著事物,不要用語言表達,覺知它們的在,但是不要把它們轉成語言。每當兩個愛人彼此非常親密,他們就會變得很寧靜,那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東西可以表達,相反,他們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如果兩個愛人從來沒有安靜過,那說明愛情已經死了。
沒有語言,社會就無法存在,它需要語言。但是存在並不需要它,不是說你的存在應該沒有語言,你得使用它,但是你必須能夠打開和關閉表達的機制,當你以一個社會人的身份存在的時候,語言的機制是需要的;然而當你獨自跟存在在一起的時候,你必須能夠關閉它。頭腦應該是工具,而不是主人。當心成為主人、當你的覺知成為主人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靜心的狀態。所以靜心意味著成為頭腦的機制的主人,當覺知和存在合而為一的時候,它們就會彼此交融。這種交融就是靜心。在你不跟別人說話的時候,語言不能在那裏,它是一種交流的技術,在你不跟任何人交流的時候,它應該關閉。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一點,你就能夠進入靜心。靜心意味著既不能有語言,又必須是清醒的,否則你就不會跟存在交融,那麼,應該怎麼辦呢?事實上,除了理解之外,你什麼也做不了。眼下所能做的事情,就是開始覺知頭腦是怎麼運作的.如此而已——只要覺知。覺知跟文字沒有關係,它是一種存在的行為,而不是頭腦的行為。
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覺知。覺知你的頭腦的過程,覺知你的頭腦是怎麼工作的。你一旦覺知你的頭腦的作用,你就不是頭腦了。覺知本身就意味著你是超越的了然孤立的,一個觀照者。而且,你變得越覺知,你就越能看見體驗和文字之間的差距。
別人的經驗、理解無法給予,他能夠談論它,但是無法把它交給你。你不得不去尋找它,只有經過失敗、錯誤、挫折,只有經過面對真正的生存,你才會達到靜心。你從別人那裏得不到更多的東西,也沒有更多的東西可以被傳遞。一個人必須從某個地方開始,每一個開始都註定是錯誤的開始,但是一個人必須開始,通過錯誤,通過摸索,你可以找到門。如果一個人認為只有當正確的開始在那裏的時候,他才會開始,那麼他永遠都不會開始。甚至錯誤的一步也是走上正確方向的一步,因為它畢竟是一步、畢竟是一個開始。你開始在黑暗中摸索,透過摸索,你找到了門。
靜心,它不能被教,它只能被指示。你無法得知它,因為沒有什麼知識是真正的知識。它們來自於外在,而靜心來自於你自己的內在深處。所以,要探索,要成為一個求道者,成為整個生命的門徒,但是不要成為某人的門徒。對它來說,你是一個主人,靜心是一個客人,你可以邀請它,然後等待它。它來到佛陀的身上,它來到耶穌的身上,它來到每一個準備好的、每一個打開和尋求的人的身上。
摘自奧修之"奧秘心理學"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