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29 10:37:25瀏覽707|回應0|推薦36 | |
圖片引用網路 2012-08 Web only 作者:陶儀芬、陳竫詒 在台灣青年失業人口中,愈是來自中低階層家庭、愈需負擔家計的,其長期失業的比例愈高,上一代帶來的分配不正義問題,讓年輕人的未來更為黯淡。 隨著這兩年台北都會區的房價節節攀升,最近社會上不滿高房價的聲浪愈來愈大,甚至引發二十年前的「無殼蝸牛運動」重現江湖。 不過,主計處統計顯示,台灣自有住宅比例高達八成八,與一般歐美日先進國家的七成以下比較起來其實相當高,為什麼還有這麼強烈的不滿聲浪呢?這其實是一個世代現象。 八成八的自有住宅比例可能都集中在已為人父母的中高齡世代,但剛入社會準備成家立業的年輕人,卻有可能因為買不起房子而無法搬出父母自有住宅,這樣的感受在經濟蕭條失業率攀升時特別強烈。 全球化時代下的「蝸居」 其實,這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對岸中國大陸年輕人所面對的處境可能更險峻。 最近,入骨刻劃一對姊妹為在大上海生存買房而掙扎的社會寫實電視劇《蝸居》引起中國社會的熱烈迴響即為一例證。由於《蝸居》碰觸到今天中國最敏感的高房價、官員腐敗與包二奶等議題,雖讓市井小民感到很貼近生活,卻讓政府當局很緊張,一度禁播此劇。 這個中國大都會「八十後」年輕人普遍存在的「房奴」問題,竟也在香港、韓國、日本引起相當大的共鳴,紛紛開始討論起他們社會中的「蝸居」現象。 這些東亞國家的年輕人所面對到的相同處境是,全球化的今天,他們都必須寄生在東京、首爾、台北、上海、香港這類全球城市(global city),才有經濟上與文化上向上流動的機會,但在大城市,就業競爭激烈、工作機會少、工資低而消費高,生活很辛苦。 新世代的經濟處境 這種一代比一代辛苦的現象也很容易在我們的生活中觀察到。 小孩學校與課後才藝班經常可以看到專業熱情的年輕老師,他們專業知識豐富、教學活潑生動,當你正為自己的小孩遇到這樣的好老師感到欣慰時,赫然發現對方是多年找不到專職工作的流浪教師,不得不為社會辜負人才感到唏噓。 大學新聘教師的門檻愈來愈高是全世界都在發生的現象;很多記者朋友都說現在新進記者的起薪是二十年前的六成;在台北著名律師事務所擔任律師的朋友告訴我,十五年前他進這家事務所時,一位資深律師就感慨他的起薪怎麼跟他自己更早十五年一樣,但這位朋友說現在新進的律師可能也不會高於他自己十五年前的薪水。 換句話說,三十年過去了,這個律師事務所的起薪沒有提高。供過於求當然是最大因素,但比起更多靠接案子「打零工」的新科律師,這些找到名事務所工作的律師已經是最幸運的了。 從階級衝突到世代衝突 工作機會的減少似乎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這些自一九七○年代已經在歐美先進國家發生的現象,近年也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腳步來到了東亞。 隨著經濟發展,當東亞國家的產業不斷往資本密集產業移動,剩餘勞動力也因而不斷向服務業移轉時,先進國家長期存在的年輕人失業問題正出口東亞。 在青年失業率已是整體四倍的英國,最近一位保守派國會議員大衛維勒茲(David Willetts)出書指出,英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從階級衝突演變為世代衝突。這本《困頓:嬰兒潮世代如何奪走了下一代的未來,以及為什麼他們應該償還》出版後在英國得到左右派媒體的一致好評並引起廣泛討論。 書中指出,英國有半數人口在四十歲以下,但他們卻僅擁有英國全體國民金融資產及住房的一成五。在九五年到○五年的十年間,二十四歲到三十四歲年齡層的英國人平均財富不斷下降,但在五十五歲到六十四歲年齡層的平均財富卻成長三倍。 根據維勒茲的分析,英國嬰兒潮世代在過去十年普遍利用他們擁有的房產來貸款消費、度假與置產,是英國金融泡沫化的主要原因,現在泡沫破滅,英國政府因拯救銀行與增加社會安全與福利支出所大幅增加的政府赤字更加重了下一代的負擔,惡化世代間的分配不正義問題,讓年輕世代未來更黯淡。英國朝野政黨應該共同正視這個問題,重新思考政府支出分配的方向,許下一代一個未來。 當然,台灣的問題沒有像英國這麼怵目驚心,但已經有學者研究發現,在台灣的青年失業人口中,愈是來自中低階層家庭、愈是需要負擔家計的,其長期失業的比例愈高,這些人不是不想工作,但就是找不到工作。換句話說,「啃老」其實不是一般社會印象中年輕人好逸惡勞的個人選擇,而是一個被迫的困境,一個結構性的問題。 同樣地,年輕人抱怨房價太高可能不是因為好高騖遠,政府不能以到郊區廣設平價住宅來解決;不願意生小孩也不是因為逃避責任,政府也不能用百萬獎金徵選口號來鼓勵。如果這些看似個人的選擇其實反應了年輕世代普遍面對的低薪資、高失業的結構困境的話,政府應該要思考如何給年輕人好工作,而不是好房子或生育獎勵,這需要更通盤的政策來提升年輕人的競爭力與改善創業機會。要讓年輕人看得到未來,國家才有未來。(作者為台大政治學系副教授) 【同場加映】面對年輕人,老闆最常犯的5誤解 青年失業問題,全球蔓延。年輕人一畢業,找不到工作不打緊,才剛踏進職場,又被貼上許多標籤:自我感覺良好、公主王子病、太過自我、缺乏團隊精神、抗壓力差、嬌生慣養…,7、8年級生彷彿一出生就帶著原罪。 只是,草莓族可能跟老闆想的不一樣。美國「創造性領導中心」資深研究員迪歐(Jennifer J. Deal),針對1萬3千多人進行跨世代管理調查,歸納出大眾對於年輕人的5大誤解。 誤解一:我行我素,不服指令 大家認為Y世代(1978年到2001年出生)都是「媽寶」,被讚美的話語澆灌長大,話只挑好聽的聽,不喜歡被指導。但是在迪歐的研究中,卻完全顛覆這樣的認知。有41%的Y世代同意「即便不清楚原由,也要使命必達」;而嬰兒潮世代及X世代,卻分別只有3成的人,認同此一說法。 究其原因,是因為年輕的一代受長輩的影響深厚,成長過程習慣聽命行事,「照著A做就會得到B」的觀念根深蒂固。由此看來,明確告知公司要求、建立規範,對Y世代是行得通的。 誤解二:缺乏忠誠度 年輕人三天兩頭就跳槽換工作,缺乏定性,不知道什麼叫忠誠?這樣的認知並沒有太大的偏差,只不過嬰兒潮世代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人們在2、30歲時,放棄的機會成本不高,在摸索人生方向的階段,尋求發展的新機會,不必然與缺乏忠誠劃上等號。 誤解三:沒有熱忱 對於探索自我方向的青年人而言,工作的意義相當重要。初入職場,基層工作免不了單調乏味,任誰做久了,都很難提起熱情。與其急著將「不愛工作」的大帽子扣在年輕人頭上,不如想想,如何引導年輕人,找到投入的意義。 人力資源專家艾立克森(Tammy Erickson)觀察年輕人發現,其實新世代樂於與前輩交流,特別是非正式的師徒學習關係。提供跨世代的合作互動,有助於經驗傳承,也是年輕人接觸不同觀點,進一步找尋工作動能的好機會。 誤解四:只為錢做事 很多人以為新一代逐利而居,「重金」就是最好的管理利器。然而,問題的根本不在世代差異,而是階級差異。年輕人在組織裡頭,因為資淺,普遍低薪,比起已經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中壯年世代,實質報酬所帶來的誘因較大,利用物質激勵年輕員工所能發揮的效果,當然就相對有力。 誤解五: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相對於苦幹實幹如工作狂般的嬰兒潮,Y世代似乎不喜歡加班。工作以外的精彩,才是生活的重心。不過迪歐的研究中,並沒有發現世代間有太明顯的差異。反倒是因為隨著整體社會的發展,由力求溫飽,轉向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成為職場人普遍的目標。 更彈性的工作時間,更貼近人生每個階段的需求,也能夠兼顧職場以外的角色扮演,不只是年輕人需要,這個時代的工作人都需要。 ------------------------------------------------------------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