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9/09 12:44:45瀏覽301|回應0|推薦14 | |
(圖片引用網路) 一本書籍怎麼被讀者、甚至是被通路認識,往往都決定於一本書「怎麼被介紹」;因此出版社在新書上市之前,都會撰寫「新書資料卡」去介紹書籍。
我們遇到很多狀況是,許多作者對「新書資料」的介紹文字非常執著,堅持新書介紹的文字應該用他心目中的樣子呈現,畢竟每位辛苦出書的作者,心裡多半都有「書籍應該怎麼被介紹」假想。然而,出版社需要考量的卻不只是作者喜不喜歡,而是「怎樣對這本書最好」,因此意見相左的情況就會發生了。
對出版社來說,如何協助作者將一本書「賣得好」,絕對是經銷首重的一件事。所以從第一關「通路採購」開始,我們就得在新書資料卡呈現這本書值得他們進貨的原因;一本書籍再好,如果通路沒有興趣引進,等同輸在起跑線上。另外,在網路書店上,當我們點進書籍頁面,總會在底下看到一些吸引人的文案及內容介紹,這些文字也都是源自於「新書資料卡」,由此可知新書介紹有多麼的重要。
我們在寫完「新書資料卡」時,都會以市場經驗去評斷,一本書應該被放在哪個分類?重點應該放在什麼地方?因此文字裡常會穿插「行銷字眼」、「宣傳用語」,都是為了捉住讀者的目光,然而這樣的「商業包裝」,卻不是每位作者都能夠接受。例如一些藝文作品的作者,可能就會希望用簡約的字詞、詩文般的敘述去介紹自己的作品,才不會讓作品過於商業化。
其實,我們可以完全依照作者的意思,將書籍簡介改寫成每位作者需要的樣子,但作品就必須面對「新書資料卡」失去宣傳力道的風險。對通路及讀者來說,新書介紹要求「簡單易懂」、「充滿刺激性」,畢竟上市書籍這麼多,多數人都沒有心思靜下來感受簡約文字,再加上素人作者的陌生感,更不容易吸引讀者和通路的支持,這是我們所不樂見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撰寫新書資料卡時,會希望作者能調整原有認知,接受「市場性文字」的原因。
我們十分了解作者對每部作品的強烈感情,就像父母看待孩子,希望他們能在期望下變成理想中的人。然而市場機制非常殘酷,我們必須在市場的接受度及作者理想之中找到折衷之道,才能讓「新書資料」在不失作品的原味之餘,又能讓讀者掏出荷包買單,這才是「新書介紹」的最高藝術。
---------------------------------------------------------------------
加入「點石成金粉絲專頁」 參觀點石成金官方網站 Tel:02-26068228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