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神BNF 160萬日幣變175億
這裡有介紹
http://www.wretch.cc/blog/housefund/10041749
日本股神BNF
年齡27, 目前無業,每日在家炒股為樂,Softbank的總裁孫正義曾經和他吃飯,委託他管理自己的資產,被婉拒。此人網名叫BNF, 在世界上仍舊默默無聞,不過在日本網路界已是無人不知的股神了。
BNF從2000年起開始用打工攢下的160萬日幣炒股。到2001年年末資產總額達到6,100萬日元,到2004年末則上升到11億日元,截止到2007年8月份為止,資產總額已經躍至175億日元,年收益率達到280%. 而與此同時,代表日本股票價格水準的日經平均指數在2000年時為20,000點,而2007年8月份則為17,000點左右,可以看出BNF並不是憑藉了市場的走勢取得的performance.
BNF的交易手法屬於day trading的一種,每分每秒都在進行買賣的操作,按照他自己的說法,PER, PBR這些分析數據是從來不看的,因為他從不長期持有某種股票,大盤指數和期貨指數會參考。開始做股票的時候只看過一本入門書籍,後來就全靠實戰積累的經驗。
現在他買了一棟價值4億的房子,一個人住,將來可能會養馬,對管理別人的資產毫無興趣,對股票也並不熱衷,想早點退出市場。
日本樓市經歷多年空頭,今年8月又遭逢股災,讓上世紀70年代生人不禁感歎生不逢時,像抽到“下下簽”。但憑藉精准眼光與過人膽識,仍有“下下簽世代”利用特有機會及優勢,創造出億元財富。
生於1947~1955年的日本人,走上社會時正值日本經濟高度增長,他們享受“終身雇用制”和“年功序列制 ”。進入大企業後,就可按著年資一路高升到退休。
而“下下簽世代”卻在經濟最差的年代進入社會,一位大學畢業生哀怨地說:“我投了100份簡歷,結果70家公司通知我筆試,20家企業給我面試機會,最後全軍覆沒,到現在還沒找到工作。”但是他們中間也有幸運兒。
5年身價 暴漲一千倍
今年29歲的證券金童B.N.F(網名)身價高達175億日元(約11.2億元人民幣),但卻異常低調,沒人知道其真名。
B.N.F2000年念大三時借助網路,利用打工存的164萬日元(約10.496萬元人民幣)進軍股市。當同學正準備簡歷四處應徵時,B.N.F在家利用網路下單,以更快速度、更便宜的交易費用,戰勝老派股市玩家。
投入股市兩個月,他就賺了116萬日元(約7.424萬元人民幣),一年後財產增長超過20倍,達到6100 萬日元(390.4萬元人民幣)。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證券公司發生“錯單事件”(詳見“參考資料”),讓他因此賺進約20億日元(約1.28億元人民幣),一夕暴紅。
日本8月的股災讓許多老手陰溝裏翻船,他卻全身而退,獲利至少2.6億日元(約1664萬元人民幣)。截至8 月底,其身價高達175億日元,5年身價暴漲1000倍以上,成為日本新世代“股神”。
看准"投資型公寓”商機
日本“泡沫經濟”過後,房地產市值大幅縮水。今年30歲的杉本宏之在日本樓市最低迷時創業,6年前成立不動產 S-Grant公司,看准“投資型公寓”商機,成立4年就在名古屋證券交易所掛牌,2006年度營業額達180億日元 (約11.52億元人民幣),稅前盈餘超過12億日元(約7680萬元人民幣),員工共有371人,平均年齡不到26 歲,成為日本樓市的新世代標杆。
日本輿論批評年輕人缺乏幹勁,但杉本宏之認為:“社會富裕,不做事也餓不死,越來越少人是迫于現實而不得不工作。社會不該責備這些年輕人,要檢討的應該是教育體制。”另一方面,企業也擺脫不了責任,經營者應積極和年輕人互動,讓這個世代的人瞭解工作的樂趣和意義,樂於工作就能更積極面對人生,才能拿一張屬於自己的“上上簽”。
(::臺灣《今週刊》)
錯單事件
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金融集團旗下的瑞穗證券稱,該公司當天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場上市的人才服務類公司嘉克姆(J-COM)股票的交易過程中,將“以61萬日元價格拋出一股”的交易指令,錯誤地輸成“以每股1 日元的價格拋出61萬股”,並全部以空頭(空頭是投資者和股票商認為現時股價雖然較高,但對股市前景看壞,預計股價將會下跌,於是把借來的股票及時賣出,待股價跌至某一價位時再買進,以獲取差額收益)股票形式成交。
儘管瑞穗證券交易員發現錯誤後,多次向東京證交所股票交易系統發出撤單指令,但均被交易系統拒絕。情急之下,瑞穗證券還試圖通過東京證交所的交易終端發出撤單指令,亦未獲成功。
由於東京證交所的交易系統設有漲跌停限制,正常情況下,1日元的股價是不會進入交易報價的。但禍不單行的是, J-COM公司的股票當日恰巧是首日上市交易,由於沒有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因而漲跌停限制並不起作用,結果促成了這一荒唐交易的順利完成,此交易使瑞穗證券損失高達400多億日元。
B‧N‧F(1978年3月5日-)(原名:小手川 隆, )是在東京都港區居住的個人股票交易商。他出身千葉縣市川市。因2005年的JCOM股交易失誤事件中賺了約20億日元而受到媒體注目。他只用7年時間,身價暴漲一萬倍以上,成為日本新世代的股神。
目錄 [隱藏]
1 JCOM股交易失誤事件
2 交易手法
3 交易成績
4 其它
5 外部連結
[編輯] JCOM股交易失誤事件
JCOM股交易失誤事件發生在2005年12月8日,在新上場的JCOM的股票中,瑞穗證券把原為“61萬日元賣1股”的指令,誤為“1日元賣61萬股” ,讓股市大混亂。B‧N‧F 在僅僅10分鐘之間,投入資金取得了7,100股, 同日中在市場賣掉1,100股。 之後由於交易所強制結算,以每股 91.2 萬日圓賣掉餘下6000股 。他合計賺了約20億日元多的利潤。 B‧N‧F成為在此次的事件中取得最高利潤的個人交易商。
[編輯] 交易手法
BNF的交易手法屬於day trading的一種, 差不多每分每秒都在進行買賣的操作,按照他自己的說法,PER, PBR這些分析數據是從來不看的,因為他從不長期持有某種股票。不過,對 機器接受訂貨、僱傭統計等重要指標,各國中央銀行的動向 、大盤指數和期貨指數, 外匯市場、商品期貨市場、以美國為首的海外股票市場相當留意。類似DayTrader的“反SwingTrade”ד押 目買 (buying when the market is down )”為中心。交易判斷的標準:不恁感覺恁經驗。洞察價格總體變動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觀察日經平均,期貨市場的變動等。一天下來,賺賠1~2億 是很平常的事。
開始做股票的時候只看過一本入門書籍,後來就全靠實戰積累的經驗。 運用的資產增加之後,則著重於大型股票,如Core30的買賣。2006年,他對140億 的交易感到「極大的壓力」,覺得有必要減到80億 。2007年,他為辦商品期貨而開設了戶口。2007年11月時對有183億而只做短期買賣感到有局限性,以後將用80億在外國股作長期投資。
[編輯] 交易成績
在2000年,還是東京某私立大學法學部三年級學生時,便以打工賺的160萬 做為本錢,開始買賣股票。
2005年的年度收入為109億3208萬7288 。
2006年,在LiveDoor風暴之前約20億 ,之後賺了約30億 。
2007年8月的股災,許多老手陰溝裡翻船,他卻全身而退,獲利至少兩億六千萬日圓。
2007年12月為止,個人資產大約有183億 。
2008年1月下旬,個人資產大約有190億 。
2008年4月下旬,個人資產大約有200億 。
2008年5月中,個人資產大約有202億 。
7年平均年收益率達到320%。而與此同時,代表日本股票價格水準的日經平均指數在2000年時為20,000點左右,而2008年1月則為15,000點左右,可以看出BNF並不是憑藉了市場的走勢取得成績的。
[編輯] 其它
B‧N‧F 除了價值4億日圓的大豪宅之外,沒有任何奢侈品。他平時在個人專用的“交易房間”裡進行交易。他為了避免由於過飽引起的[欠乏集中力 ,午餐常吃泡麵。 經常利用百元商店。出演“ 夜明 ”節目時說沒有什麼特別愛好。接受“東京 ”報社採訪時說興趣是賽馬,暗示有可能成為馬主。但是不賭馬。在“JCOM事件”當時,用PHS作為連絡地址。
目前單身,沒有女朋友,朋友也似乎不多。他說對股票交易並不執著,只是欲罷不能。因為擔心股票,連旅遊都不能去。
他對於運用別人的財產不感興趣,將來也不會受僱於證券公司。和SoftBank的孫正義社長對談時被委託管理資產運用,但是他回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