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09 10:35:46瀏覽485|回應0|推薦1 | |
台南儒教會讀書會及靜坐心得: 林秀玲 一開始會參加荀子讀書會是由於吳 雖然每次讀書會討論書的內容並不多,但是對於處理事情的態度、待人處世的道理,都有不一樣的啟示。尤其每個人的看法、觀念不同,藉由討論除了增長知識外,也讓自己不會陷於「自以為是」的泥淖中。例如這次討論〈非相篇〉中的最後一段,大家針對「君子」與「小人」之辨言便有不同方向的思考。 讀書會完的靜坐活動,從我第一次參與就有「不安」感。不安的原因在於自己好像沒有「慧根」,對於吳老師所說的「大清明之心」及同學靜坐所「見到」的情景完全不能體會,只有瞌睡蟲一直與我為伴。但這次靜坐一開始,在前五分鐘心情是沉靜的,但眼前似乎出現了明亮的黃光,但五分鐘後,意識開始不清楚,心也跟著意識的模糊而不平靜,整個人便在「睡著」與「保持清醒」間展開拉鋸戰。本來對這樣的情形還蠻氣餒的,但是一次比一次進步不也是一種好的情形嗎? 這次的「動功」是進行「自發功」,這個在之前就有同事帶領我做過,並為我做詳細的解說。人的身體裡都有一股氣,這個氣會自行找出每個人身體不好的地方,並引發其身體部位的動作,例如扭腰、練拳、甩手,甚至是跑步,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做的動作自然也就有所差異。 一開始的時候,氣是微弱的,身體的動作也很微小,但漸漸的心靜下來,仔細感受氣的流動,「氣」所引發的動作也愈來愈大,有一個轉腰的動作持續一陣子,右邊的腰開始有痠痛的情形,但按摩過後,身體的不適也轉為「輕鬆」,這是「氣」運動使身體放鬆、舒適的緣故。 每一次的靜坐完配合「動功」,使身體一靜一動之間,得到更大的放鬆空間,所以參加讀書會後,精神都是特別抖擻,加上每次的「動功」內容不同,對於讀書會也就多了一份期待。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