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31 09:43:42瀏覽17468|回應20|推薦64 | |
毒澱粉事件延燒全台,幾乎只要用到澱粉的產品全部中鏢,讓民眾陷入一陣恐慌。每次一發生黑心食品或原料的事件,指責政府往往是最簡單、成本最低廉、副作用最小的自我催眠方式。像這次的順丁烯二酸事件一樣。在指責政府及黑心廠商之外,版主也希望大家想一想,到底為什麼有商人要這樣做?
對於食物,相信消費者都會有一些「集體記憶」,比如說,貢丸魚丸花枝丸要脆脆的,要有彈性,最好能像周星馳主演的電影「食神」中的魚丸一樣,可以拿來當乒乓球打,問題是真正的肉漿跟魚漿很難做出這樣的效果,所以商人只好另闢蹊徑,加入磷酸鹽來「創造」出「Q脆」的口感,魚肉的蛋白質比豬肉的蛋白質結構更軟,所以魚丸除了要加磷酸鹽之外,還要再加地瓜粉,讓結構更緊緻。因為如果消費者吃到軟爛的魚丸或貢丸,不但不會認為食材新鮮,反而會認為東西壞了。很奇怪吧?不過這卻是行之數十年的事實!
至於最近爆出的毒澱粉更是如此,相信大家都同意粉圓、珍珠、碗稞、肉圓的外皮、蚵仔煎的皮、年糕…等等澱粉類的食品,大家都有「想當然爾」的口感印象,就是要「Q彈」,而且無論在任何溫度下都要保持口感不變。但是大家可能到最近才知道,只要是澱粉類的食品,在低溫下就會變硬,那是因為澱粉中的直鍊(Amylose),在加熱後會膨脹並產生膠性,這就是「Q」的基本原理,但若是降溫,尤其接近冰點時,直鍊澱粉結構會收縮,所以口感就會變硬。在台灣大家都愛喝冰的珍珠奶茶,如果冰了以後珍珠是硬的,相信沒有人會買,所以為了改變澱粉的特性,商人只好加入所謂的「修飾用澱粉(Modified Starches)」,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化學澱粉」,其製作方法是將天然澱粉經過物理、化學或酵素方法修飾之後,賦予其新的功能。
修飾用澱粉也有分為兩種;第一是工業用修飾澱粉,主要用於造紙及紡織業,可以改善紙張強度,或是紙板的貼合等等,用在紡織業上則是用來協助漿紗的效率。第二種則是食品用的修飾澱粉,主要的功能是改善加工過程食品的保存性、或作為食品黏劑、保水、吸水及增稠。食品用的修飾澱粉又可細分為架橋性澱粉(Crosslinking),可耐酸鹼,耐剪力;安定性澱粉,可耐冷凍冷藏;物性澱粉,冷水可溶;最後一種就是修飾澱粉,是指再加工的澱粉,又可分為預糊化澱粉、酸處理澱粉及交連澱粉等等。
看到這裡,大家的嘴是不是越張越大了呢?沒錯!看到這些琳瑯滿目的化學澱粉,各有不同的功能,用在不同的澱粉類食品中添加,其實最重要的並不是「成本」,而是為了消費者的「口感」而已!
如果只是為了「口感好」,就能發展出這麼多種的化學添加物,最後通通被自己吃下肚,難道我們不應該想一想,我們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要付出多少健康作為代價呢?
如果真的要「排毒」,恐怕改變自己對「口感」的迷思,才是首要之務吧?如果大家都不吃有化學添加物的食品,還有哪個白癡會去生產呢?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