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排毒?請先破除自己的「口感」迷思!
2013/05/31 09:43:42瀏覽17392|回應20|推薦64

毒澱粉事件延燒全台,幾乎只要用到澱粉的產品全部中鏢,讓民眾陷入一陣恐慌。每次一發生黑心食品或原料的事件,指責政府往往是最簡單、成本最低廉、副作用最小的自我催眠方式。像這次的順丁烯二酸事件一樣。在指責政府及黑心廠商之外,版主也希望大家想一想,到底為什麼有商人要這樣做?

 

對於食物,相信消費者都會有一些「集體記憶」,比如說,貢丸魚丸花枝丸要脆脆的,要有彈性,最好能像周星馳主演的電影「食神」中的魚丸一樣,可以拿來當乒乓球打,問題是真正的肉漿跟魚漿很難做出這樣的效果,所以商人只好另闢蹊徑,加入磷酸鹽來「創造」出「Q脆」的口感,魚肉的蛋白質比豬肉的蛋白質結構更軟,所以魚丸除了要加磷酸鹽之外,還要再加地瓜粉,讓結構更緊緻。因為如果消費者吃到軟爛的魚丸或貢丸,不但不會認為食材新鮮,反而會認為東西壞了。很奇怪吧?不過這卻是行之數十年的事實!

 

至於最近爆出的毒澱粉更是如此,相信大家都同意粉圓、珍珠、碗稞、肉圓的外皮、蚵仔煎的皮、年糕等等澱粉類的食品,大家都有「想當然爾」的口感印象,就是要「Q彈」,而且無論在任何溫度下都要保持口感不變。但是大家可能到最近才知道,只要是澱粉類的食品,在低溫下就會變硬,那是因為澱粉中的直鍊(Amylose),在加熱後會膨脹並產生膠性,這就是「Q」的基本原理,但若是降溫,尤其接近冰點時,直鍊澱粉結構會收縮,所以口感就會變硬。在台灣大家都愛喝冰的珍珠奶茶,如果冰了以後珍珠是硬的,相信沒有人會買,所以為了改變澱粉的特性,商人只好加入所謂的「修飾用澱粉(Modified Starches)」,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化學澱粉」,其製作方法是將天然澱粉經過物理、化學或酵素方法修飾之後,賦予其新的功能。

 

修飾用澱粉也有分為兩種;第一是工業用修飾澱粉,主要用於造紙及紡織業,可以改善紙張強度,或是紙板的貼合等等,用在紡織業上則是用來協助漿紗的效率。第二種則是食品用的修飾澱粉,主要的功能是改善加工過程食品的保存性、或作為食品黏劑、保水、吸水及增稠。食品用的修飾澱粉又可細分為架橋性澱粉(Crosslinking),可耐酸鹼,耐剪力;安定性澱粉,可耐冷凍冷藏;物性澱粉,冷水可溶;最後一種就是修飾澱粉,是指再加工的澱粉,又可分為預糊化澱粉、酸處理澱粉及交連澱粉等等。

 

看到這裡,大家的嘴是不是越張越大了呢?沒錯!看到這些琳瑯滿目的化學澱粉,各有不同的功能,用在不同的澱粉類食品中添加,其實最重要的並不是「成本」,而是為了消費者的「口感」而已!

 

如果只是為了「口感好」,就能發展出這麼多種的化學添加物,最後通通被自己吃下肚,難道我們不應該想一想,我們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要付出多少健康作為代價呢?

 

如果真的要「排毒」,恐怕改變自己對「口感」的迷思,才是首要之務吧?如果大家都不吃有化學添加物的食品,還有哪個白癡會去生產呢?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untaiyu&aid=7698527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王國良(阿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6/20 11:09
毒澱粉 
  毒澱粉到處流竄,很多食品都受到波及,版主說的沒錯,想要排毒應先破除自己的「口感」,想一想,還是覺得吃家裡自煮的天然食材最安心。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3-06-21 14:03 回覆:
確實如此!

Norm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6/18 06:10
其實健康的烹調能做到好吃也非做不到,像我已經習慣吃媽媽的愛心餐,而她的手藝也很受歡迎,外面的餐廳煮的菜都不如,也有朋友要向我們訂家庭便當呢;只能說太多人沒吃過好吃又健康的食物,都被調味料騙了幾十年,台灣人真的很好騙又一例證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3-06-18 14:57 回覆:

所以我才呼籲大家破除口感的迷思!


野口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迷思
2013/06/08 23:51

明知重口味對身體不好   但賣的都是重口味

都賣重口味   怎麼知道一般人不喜歡輕口味


最喜歡從折射裡 看你的不小心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3-06-09 08:28 回覆:

對作生意的人而言,賣重口味是比較能被一般人接受的!

很多強調少油少鹽健康料理的餐廳, 都是經過長時間的慘淡經營才闖出名號, 更多則是撐不下去而關門大吉!


路人Jun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民眾的問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甚麼都得是零,雖然事實上這可能就是大家每天吃的麵包的成份
2013/06/04 07:09

版主:

徒法不足以自行!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及添加物,政府就算想執法也是力有未逮!

真的要雷厲風行,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正面表列!

也就是參考美國或歐盟的標準,列出可以用的添加物及容許量,其餘一律禁用,抓到就要面對重刑及天價賠償!

台灣人只能用重典才能守法,別無它途!

==============

這是美國一個"五種乳酪麵包"的營養標籤。  看到這個標籤,還有台灣民眾會買嗎?  台灣民眾的問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甚麼都得是零,雖然事實上這可能就是大家每天吃的麵包的成份。 

http://www.coles.com/files/main/nutri_cheeseloaf_1_1.gif

你在這個標籤上看到的化學名詞大概比隨便一本台灣高中化學課本上的都多。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3-06-04 17:27 回覆:
所以我才說用正面表列, 加強檢驗!

麵粉小花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6/03 11:18
現在大家變成驚弓之鳥,一窩瘋開始找有機跟宣稱天然原料製成〜恐怕到後來又被壞心商人換上新標籤出售假有機品〜政府是該使出殺手諫祭重典才能讓壞人害怕,讓老百姓安心!我以前都聽到亞洲面孔同學、朋友告訴我他們在亞洲超市都只挑台灣製品,碰都不會碰中國貨〜現在...,哎!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3-06-04 17:26 回覆:

大陸三聚氰胺的主嫌判死刑,台灣的塑化劑主嫌只判14個月

比較之下,難怪台灣黑心商品比大陸猖獗


linbe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千错万错
2013/06/02 15:06

错在政府没立重罚, 没执重罚来取缔食品违法添加者。 为啥这种事不会發生在美国? 用你的呆脑想想吧, 难道美国人天生守法? 非也!

美国的法律与执法都很徹底, 徹底到我们的立法院都怕, 所以他们不敢抄过来, 生怕那一天办到自己!

有啥样的国民, 就有啥样的国家, 一点不含糊!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3-06-02 16:43 回覆:

徒法不足以自行!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及添加物,政府就算想執法也是力有未逮!

真的要雷厲風行,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正面表列!

也就是參考美國或歐盟的標準,列出可以用的添加物及容許量,其餘一律禁用,抓到就要面對重刑及天價賠償!

台灣人只能用重典才能守法,別無它途!


frank060606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愛國竟然如此不幸!!
2013/06/02 14:49

我一直認為台灣食品比較可靠,而且為了愛鄉愛國,因此雖貴了些,也必然捧場

吃了幾十年,現在家裡還堆了一堆貨

真不知愛國竟然如此不幸!!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3-06-02 16:44 回覆:
台灣老是嘲笑大陸生產黑心商品,結果自己更是等而下之!

路人Jun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東南亞和美國也都對台灣食品百分之百抽驗,台灣農產品和食品業者還混的下去嗎?
2013/06/02 13:55

版主:

我想說的是,有很多店家用天然,有機或無添加物的食材作為賣點,或是少油少鹽的烹飪法,來爭取消費者認同

或許以後也會有很多強調"無任何化學添加物"的店出現!

============

不是我挑剔,這實在很難。

看一下豆腐的做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1%86%E8%85%90#.E5.81.9A.E6.B3.95

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盐卤、石膏两种[注 1]。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用石膏点卤的话先要将石膏焙烧至刚刚过心为止,然后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

大家吃的豆腐或豆花非加石膏或鹽滷不可,這兩個東西算不算"化學添加物"?   還是說海水煉出來的或挖礦挖出來的可以,但人工合成的不行?

消費者有權利要求自己吃的東西沒有刻意添加的化學物質,但想堅持零檢出,或是要求自己買的蔬菜水果或食品一點農藥,一點抗生素,一點化學藥品都沒有,那不太實際。

我想現在是一個好時機。 幾個月前有全國食品安全聯盟和其他社團去AIT前面抗議美國對台灣輸出含瘦肉精牛肉豬肉,政府並且對美國肉品百分之百抽驗。  奇怪的是這一波毒澱粉事件好像和"全國食品安全聯盟"無關,沒聽到這個團體在做甚麼。  如果東南亞和美國也都對台灣食品百分之百抽驗,台灣農產品和食品業者還混的下去嗎?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3-06-02 16:47 回覆:

所以我說應該參考各國做法,對於可以用的添加物採正面表列,並訂出容許值,其他一律禁止!

美國也有賣豆腐,參考他們的標準吧!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粗茶淡飯的智慧
2013/06/02 09:14

沒錯! 但一般普羅大眾似乎欠缺「粗茶淡飯」的智慧,出了事才驚醒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3-06-02 13:10 回覆:

如果消費者不改變,那麼廠商更不可能改!


蜘蛛蝴蝶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菜根譚 真味只是淡
2013/06/02 02:40

菜根譚~淡中知真味 常裏識英奇 - 寒山、拾得詩集 - 無名小站

共享之~


蛛織綑龜網 蝶舞天地框 噗嘻無奈天 蛛蝶問冷涼 ccc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3-06-02 03:12 回覆:

道理大家都懂, 只是做起來難!

不是嗎?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