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07 00:14:57瀏覽3252|回應4|推薦12 | |
最近有幾位媽媽來問我,家事和幼兒教育要怎麼安排才能同時兼顧呢?以下是我自己規劃時間的幾個原則: 一)請家裡的爸爸幫忙分擔家務或陪孩子學習。多促成父子/女之間的互動,可以讓親子關係更甜蜜。而且男人和女人看事的角度不同,讓寶貝跟爸爸和媽媽分別學習,對孩子的學習及邏輯思考也有很大的幫助。 二)媽媽自己要會善用時間及習慣做好事前的準備。我是個健忘的媽媽,所以只要有一堆事要做,我都盡量列清單來提醒自己。再來就是,除了正常的睡眠時間外,只要有任何一點點的時間空檔,我都會用來做事前的準備或新課表的時間安排。例如,隔天要帶小朋友去看醫生,我就會想想看這一趟出去還可以順便做些什麼事。然後在出門看醫生之前,我可以先把那些事情做好,回家之後還有時間做那些事情。這些技術性的安排我都會利用時間在心裡先演練一下,這樣等我實際去做的時候就比較不會手忙腳亂。 三)幼兒教育不設限!我發現很多媽媽會覺得家事和幼兒教學無法同時兼顧,是因為大家都把"教"這個動作拘限於課堂上的上課形式。學齡前的孩子都是用模仿的方式在學習,所以多讓孩子看或甚至參與媽媽一天要做的事情,會比一對一坐下來教來得好玩又有成效。在寶貝還不會走路之前,讓他看著媽媽做家事和下廚,可以讓孩子對媽媽的角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媽媽在做家事的時候,也可以邊做邊告訴寶貝自己在做些什麼事,拿的是什麼東西。這些話說多了,不但對baby的理解力大有幫助,當他真正開口說話的時候也比較容易清楚的表達自己。如果孩子說的話大人都聽得懂,情緒上也會比較穩定。對剛學會走路及開始牙牙學語的寶貝來說,當媽媽的小幫手更是孩子學習認知最直接又快的方式。比方說,媽媽摺衣服,小朋友也在一旁學習摺。然後在摺衣服的時候就可以教寶貝認識衣服上的圖案、文字、形狀、顏色、及衣物的正確名稱等。雖然過程會拖很久,但這樣卻是一堂好玩又務實的認知課!還有帶孩子出門買菜,無論什麼年齡都會是小朋友最愛的多元課程。如果是去傳統市場,就讓小朋友見識到買賣時應該注意的生活知識。假如是去超市購物,那更可以放慢腳步慢慢逛。一邊買東西一邊教寶貝認識不同的蔬果物品及價格比較,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基本的生活須知。如果媽咪們願意放慢自己的腳步,讓寶貝跟前跟後問東問西,那這樣累積下來的教學知識會很驚人。在此我大力推薦讓小朋友先從生活中多看多接觸,等他有一定的專注力及思考能力較成熟了再開始書本的學習,這樣大人和小孩的挫折感就會降低很多。 四)親子共學是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賽跑。對我來說,陪孩子一起學習成長不是只有在孩子上學之前的這段時間。即使將來上學了,我還是會繼續在家陪孩子們學習學校沒有教的科目。我認為媽媽不止是孩子的第一個生活導師,更是孩子永遠的生命老師。現在的我陪他認識身邊的環境,以後的我更要陪他認識多元的世界。所以不管孩子有沒有上學,讓孩子從小就習慣以親子共學的態度和家長一起探討課業及溝通問題,這樣到了叛逆期,寶貝才比較不會把自己封閉起來。還有一點很重要,為了拉近和孩子之間的代溝,持續和寶貝一起學習可以讓為人父母的我們比較能接受小朋友們的心思和邏輯。 五)家事兼幼兒教學的作息參考: 7:00am~早餐、放衣服下去洗、準備一天要煮的菜,小朋友自己換衣服和整理床舖。 這樣的一天,兄弟倆學到了自理、數學裡的各種概念(數字大小、形狀、顏色、時鐘、及簡易加減法)、中英文的新生詞及語言應用、音樂、時事、地理、異國文化、背弟子規、及不同的外語生詞,是不是很豐富呢?!當然,不出門的那天,在家就會安排更多元的課程學習。只要上課的模式不拘限,要兼顧家務和幼兒學習真的沒那麼難呦!^^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