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11 09:25:41瀏覽157|回應0|推薦0 | |
從鳥籠公投到鳥籠選舉
公民投票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最後防線,台灣卻有一個鳥籠公投法;自由、公平、公正的選舉是民主的核心機制,但台灣人民如果沒有獨立自主的決心,台灣選舉也可能陷入國民黨與中國聯手建構的鳥籠選舉。 鳥籠公投受高門檻、嚴格議題的限制,只能在籠子裡跳;鳥籠選舉將會變成只能選出中國餵養的籠中鳥,不能選擇獨立自由的籠外鳥。 香港名為「自治」,有「民主」假象,但它的特首選舉,就是鳥籠選舉的典型。北京不但有欽點的候選人,而且有保障欽點者當選的選舉方式。 這種選舉結果,不問可知:不經北京認可者,休想有機會;不獲北京欽點者,保證落選。北京操控的「民主」與「選舉」比十九世紀歐洲對投票權的限制還惡質。 馬英九的國民黨,為權位不擇手段,屈降一個中國原則,承認台灣主權屬中國,以易取北京出手,威迫利誘,替他助選。台灣選民有人可能擔心民進黨執政,中國翻臉,會影響「安定」或經濟利益,而票投中國的籠中鳥。 國共策略得手 我民主香港化 台灣選民如不知自覺、自救,讓國共策略繼續得手,台灣民主就要淪為香港化的鳥籠選舉。有了鳥籠公投,再加上鳥籠選舉,國、共便可達成「統一」目標,台灣不但香港化,還會西藏化。 民進黨敗選檢討,認定失利的原因之一,是國、共聯手操作,運用經濟恐嚇牌影響選民態度;它主張要瞭解中國,也使中國瞭解民進黨;要尋找既衛護主權,又維持雙方正常交流,並為選民所能信賴的政策。 其實,民進黨並非不瞭解中國;中國也並非不瞭解民進黨。中國對台灣有一個目標,就是把台灣併吞;只有符合這個目標,才是對它有利;交流、「讓利」都只是枝枝節節,要達成目的之手段。 中國也知道,國民黨與他們有共同目標,符合他們的利益;在台灣民主運動中土生土長的民進黨,目標在衛護自己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個目標與北京不合,它當然要排拒。 中國在台灣需要代理人,而國民黨需要中國扶持在台灣當權,彼此有「統一」的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他們當然想強化鳥籠選舉,逼民進黨和台灣人民選擇進入鳥籠或打破鳥籠。 打破鳥籠 民進黨須堅持原則 為台灣民主、為台灣前途,也為民進黨的利益,民進黨只能選擇打破鳥籠,即使一時無法達成目標,也要堅持原則,捍衛主權,盡人事以待時變。 要打破鳥籠選舉的定型,只有兩種可能:第一是中國內部劇變,政策調整,尊重台灣的民主;第二是台灣選民自己覺醒,決心當家作主,不受威迫利誘,用選票打敗北京欽點的國民黨候選人,逼中國面對台灣民主的現實,修正其政策。 台灣選舉的鳥籠既是國、共聯手產物,對他們有利,難以期待他們自動解構。但是大環境和中國面臨的嚴重問題,可能造成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的危機與動盪,不得不調整政策,或使台灣選民重新評估他們屈從中國的利益。 台灣人民或民進黨對中國併吞台灣的目標與手段都很瞭解,但未必瞭解中國內部問題的嚴重性。中國地廣人多,擁有核子武器,居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這都是事實,但它在發展與成長中面臨嚴重危機,也是事實。 中國以出口導向經濟,吸引貪婪、具剝削本質的外企投資生產,成為世界製造工廠,經濟快速成長。但中國有十三億人口,要靠出口長期維持高度成長,事實上不可能。消費能力高的歐、美市場仍有限;內需則受工人被剝削,工資、消費能力偏低的限制。 但隨中國工人意識覺醒,迫使工資升高;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保護政策,操控幣值及侵害智權,遭遇國際反彈;外資被迫內遷,因能源價格高漲,運費增高,競爭力減低,有些美國公司考慮再遷他國,或遷回美國生產。 中國出口導向經濟,與各國產生依存關係,卻也達到藉此成長的極限;它對累積財富的分配與使用,對內發生貧富不均,隱藏社會不安的火藥;對外因民族主義高張,不斷擴軍,呈現擴張野心,引起鄰國不安,和美國在周邊的圍堵。新的危機可能造成中國政治、經濟的重大改變,和國際關係的調整。 拒絕鳥籠選舉 操之台灣人民 但是,操之在己,最有權利、也有能力拒絕鳥籠選舉的是台灣人民。在既成民主機制下,只要台灣選民能珍惜自己的選票,拒絕被關入中國的鳥籠,這個鳥籠便失效,中國、美國、日本都會調整政策以應付新局。 民進黨從未拒絕或害怕與中國友好交流;早在黨外時代,海外台灣人便與中國高層有過接觸,表達台灣人對中國並無敵意,兩岸應和平共存的立場。民進黨主張台灣/中華民國現狀就是主權國家,任何台灣前途的改變均需台灣人民決定,這與國民黨及中國主張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立場不同:一隻在中國的籠外,一隻已經甘心飛入籠內。 捍衛主權 重回執政才有意義 民進黨的角色是堅持主權在民,讓台灣人民有一個選擇;它只有贏取更多不願再淪為強權殖民地者的認同與支持,重回執政才有意義。如果民進黨放棄主權立場,寧與國民黨同為中國的籠中鳥,那便失去它存在的價值。 中國自恃在台灣已經有接受其條件的代理人,除非國民黨挫敗,它不可能給民進黨更好的待遇;但民進黨沒有理由自失立場,為與國民黨爭食而飛入中國的鳥籠,造成台灣民主的災難。 因經濟利益和「安定牌」的恐嚇而選擇國民黨的選民,一旦中國經濟、社會及政治情勢發生變化,他們的利益與感受也會發生變化;民進黨的政策要在不斷變化的大環境下,爭取到更多選民的認同和支持,那是以民主打破鳥籠選舉的正道。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