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德智體群之外 被忽視的情感教育 (自由時報)
2024/10/17 09:15:36瀏覽50|回應0|推薦0

文/魏世昌

近期有幾起案件,都是學生因情感、課業、人際關係等壓力問題,而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情緒應對方式。像「北市某高中發生學生墜樓意外」、「桃園某高中生持彈簧刀攻擊情敵」,又或是「宜蘭某高職傳出學生疑遭霸凌事件」。背後都能看出學生面對課業壓力或情感壓力時,無法適時解決內心情緒,因長期累積而最終造成不幸。

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情緒與作為」?筆者認為,有很大部分原因出於「我們的教育,從來沒有教導如何學習情緒管理、培養挫折容忍力」。在台灣,學校教育注重知識,至於與情感處理相關的能力,卻被忽視或缺乏師資或老師本身不具備指導能力,總之,台灣的教育主軸較不重視這方面。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對逾一.三萬名十八歲以上者,進行青少年情感教育網路問卷調查,有七十八.六%受訪者認為,青少年面對人際挫折或關係不順時的情緒管理能力不好。這麼高的比例顯示多數孩子不知如何處理情緒,也很少求助於大人。

瑞典的教育就不會將小孩子的時間塞得滿滿,他們甚至「教導孩子如何獨處」的能力,好讓他們年幼時就了解到「誰都沒有一直陪伴甚麼人的義務與責任」。而訓練孩子獨立同樣是芬蘭教育的重要環節,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孩子的原則,芬蘭教育當局也將它放進課綱,希望協助學校或家庭重點培養孩子的能力。除了教育政策納入「自我照顧與管理日常生活的能力」,芬蘭的父母從小尊重孩子的想法,給予發揮的空間,並重視他們表達的意見,芬蘭孩子的獨立和自信可說是被教出來的。

我們未必要照單全收,但關於情感教育應該儘早開始,以免類似悲劇一再發生,導致社會付出巨大代價。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nowei&aid=18118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