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3/17 05:41:02瀏覽590|回應1|推薦6 | |
扶植國內外送平台業者 正是時候 (自由時報) 文/魏世昌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二○一八年全台餐飲業營業額達四七四五億元,外送就占比約五%,相當於二三七億元商機,吸引不少國內外業者分食這塊大餅。目前台灣美食外送服務平台近十家,有foodpanda、Uber Eats、deliveroo等國際大咖業者,與有無外送、foodomo、啦啦快送等本土業者,其中又以foodpanda和Uber Eats雙雄競爭最為激烈。然而為了搶佔市場,除了foodpanda在去年九月初砸下近千萬打行銷戰,並找藝人擔任品牌代言人外,Uber Eats也不落人後,長期推出免運優惠,這場貼身「肉搏戰」可以說強勢外商品牌大獲全勝,國內業者被打趴。去年八月中熄燈的本土外送平台「吃飽沒」,創辦人就坦承「不好賺!」尤其國際平台祭出免運費外,還大打廣告促銷,最後不敵外商有「富爸爸」補貼撐腰,只好結束營運,黯然退場。 今年發生武漢肺炎,且疫情持續升溫,消費者不敢出門,外送成為不用出門的最佳選擇,或多或少也讓這些有外送服務的通路受惠。因為美食外送平台有兩種收入來源,第一是跟餐飲店家抽成,每張訂單約可抽三成,另外就是消費者負擔的運費。政府不妨介入協調並善用這次民眾仍有外食需求,外送行業剛好在防疫時期,串接起市場新需求,用紓困的部分資金補助抽成數,除了協助業者渡過難關,也讓過去因為外送上架費太貴,而沒有使用的餐飲業者,在疫情期間能嘗試新的銷售管道,更可扶植國內的外送業者,站穩外送平台戰局,達到對國內的外送業者、餐飲業、消費者而言的三贏局面。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