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02 22:03:26瀏覽283|回應0|推薦0 | |
《中國養馬史》一書可在中央圖書館及傅斯年紀念圖書館(中研院)借閱。 《中國養馬史》秦漢的養馬業 三、苜蓿種子(頁104~106) 在漢使通西域的同時,還帶回來不少中國向來沒有的東西,其中如苜蓿種子的傳入,卻對中國農牧業有很大的貢獻。又因它是和大宛馬隨同來漢帝國的,而且苜蓿和馬的關係幾如親家,常為後代詩人並提,如唐張仲素〈天馬詩〉:「不知玉塞沙中路,苜蓿殘花幾處開。」因此這裡有就很有考證的必要。
前漢書西域傳說:「漢使采蒲陶(即葡萄)、目宿歸種,天子以天馬多,又外國使來眾,益種蒲陶、目宿,離宮館旁極望焉。師古曰:「今(指唐詩)北道諸州舊安定境,往往有苜蓿者,皆漢時所種也。」 史記大宛列傳說:「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者眾,則離宮別觀旁,盡種蒲陶、苜蓿」
梁任昉述異記趣說:「張騫苜蓿園,在今洛中,苜蓿本胡菜,騫始於西域得之。」
漢代對苜蓿很重視,栽種苜蓿的園苑且設有專官掌理。苜蓿既是外來的植物,其名稱因此很有差異,除漢書稱目宿外,尚有其他名稱,如爾雅郭樸注:「以其宿根自生,可飼牧牛馬也。」又爾雅翼稱:「木粟」,謂「其米可炊飯」。西京雜記說:「樂遊苑自生玫瑰樹,樹夏窩苜蓿。苜蓿一名『懷風』,時人或謂『光風』,風在其間常蕭蕭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為懷風。茂陵人謂之連枝草。」但二千多年來終於沿襲了史記上用的名詞。而苜蓿一名,很可能還是外來語(1)而成的。
關於苜蓿的原產地,近據全蘇飼料科技研究所學者們的研究稱:在波斯王達留士統治的時代,苜蓿是以藥品運往希臘;並認為波斯是苜蓿起源的中心,在公元前四世紀時代,苜蓿主要被騎兵和作為他們馬匹的飼料帶入古希臘;苜蓿是中亞加盟各共和國特有的作物,在土爾其斯坦(按即土庫曼一帶)早有了苜蓿,而是在公元二千五百年前波斯人征服中亞時傳入的,並在那裡適應了當地的環境。因此中國的苜蓿雖來自大宛,但大宛並不是特有的原產地;而且史記和漢書還提到大宛附近的罽賓國(當今克什米爾地方)盛產苜蓿。
苜蓿到中國以來很快就推廣開來,但初期主要是限於長安及洛陽一帶,以後遍於北方各地,而且對它已有了研究。
齊民要術說:地宜良熱。七月種之。畦種水澆,一如韭法。亦一剪一上糞,鐵杷耬土令起,然後下水。 旱種者,重耬耩地,使壟深闊,竅瓠下子,批契曳之。 每至正月,燒去枯葉。地液輒耕壟,以鐵齒●楱●楱之,更以魯斫斸其科土,則滋茂矣。不爾瘦矣。 一年三刈。留子者,一刈則止。 春初既中生噉,為羹甚香。長宜飼馬,馬尤嗜。此物長生,種者一勞永逸。都邑負郭,所宜種之。(本書此處與《齊民要術》原文有誤差,這裡直接引述《齊民要術》原文。)
釋文:種苜蓿的地須又好又熱,在七月播種,開畦(音「其」),下種及澆水的方法均和種韭菜的相同。也是每割一次,上一次肥,用鐵耙使土翻起,然後才澆水。如果在旱地上種,須用重耬(音「樓」)耕地(或用耬在地上翻種二次),使壟既深又寬;用空心有孔的瓠(音「互」)下種子,以批契拉過。每逢正月,燒掉年枯萎的葉子,土溼潤就可以把壟耕翻,用鐵齒耙耙過,再用帖鋤鋤碎土塊,這樣就會長的繁茂,否則就長不好,一年可割三次,要留種只能割一次,早春季節的苜蓿可以生吃,做湯吃也可口。長成後適於餵馬,馬更嗜食。苜蓿是多年生的,種了之後可以一勞永逸,無論在大小城市的郊區,皆可種植。
明初朱橚救荒本草道:「苜蓿出陜西,今處處有之,苗長尺餘,細莖,分叉而生,葉似豌豆,頗小,每三葉攢生一處,梢間開紫花,結彎角,角中有子,黍米大,狀如腰子。」 2013/04/24 (1)苜蓿在古波斯稱為「Medie」(譯音),今學名「Medicago」,有謂即由古名轉化而成,苜蓿一名是否由波斯或大宛方言而來,尚難證實。 謝成俠 著/1959/科學出版社 書籍:張博超提供 謝成俠 http://www.chinahorse.org/html/2539.html 馬王堆漢墓帛書〈相馬經〉研究綜述 國語小字典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