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為何要信這些狗屁
2005/10/03 14:17:00瀏覽491|回應0|推薦0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做「你為何要信」,作者是李得爾夫婦(Mr.Mrs. Paul E.Little)。看完之後,不禁讓人覺得既失望又憤怒。

        這書是一本護教書,也就是一本為基督教信仰的正當性辯護的書籍。只是,其中充斥了意識型態的陳腔濫調-一如此類書籍的風格。

        讓我們先從其中一章-有神嗎-開始。剛開頭他寫道,科學無法否定神的存在。的確,假如,上帝的存在與否,這是我們無法檢驗的。不過,這也無法說明上帝存在的必然性。

        之後的章節,果然不出所料。出現了自然神學家佩力(William Paley)的身影。「晶體、視網膜和腦部有效的配合,使人類看見東西。這就是一位絕頂聰明的設計者的設計的確切證明。因此,生物的功能設計及其特徵都證明了一位設計者的存在。」設計論證在這裡大出風頭。縱然設計論證早已破產,而只能在情感層面上試圖安慰教徒罷了。然後,又接著達爾文的自白:「我承認,眼睛是由於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以致很多不同的部分一起發揮功用,是最荒謬不過的。」這樣的敘事安排,在這類書籍當中,儼然已經變成一種公式了。達爾文的確說過這句話,這也是他理論中的難題。可是,達爾文也說過:「如果某項複雜的器官無法經由許多微小的轉變而演化出來的話,那麼,我的理論就垮了。」事實上,這也是目前生物學家的共識,即是:像眼睛這種複雜的器官,是經由夠多次的突變,然後,才演化出來的。另外,設計論證還有一個難題,就是人類生理結構上的不完美性。像是垃圾DNA的存在,或者是人類體內的臟器排列方式,並不是為著兩足直立的生物「設計」的,而是為了四足爬行的生物「設計」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日的身體,會出現這麼多病痛的原因;而全能的設計者如果存在,是不會讓這種情形發生的。當然了,這本書忽略不提這一點。

        演化論對於信仰的殺傷力,在於:它揭示了一個生物相互作用、演進的過程,而上帝則不必然存在其中。目前一些較先進的教派,也已經放棄上帝創造人類肉身的看法,畢竟,這條路有些窒礙難行。他們的底限是「靈魂賦予」。

之後,書中出現似乎是愛因斯坦講過的話。「無限超越的聖靈,在這些微小的細節上啟示祂自己,而我們甚至可以用我們微小脆弱的頭腦來了解。我的宗教信仰即由對祂誠心的崇敬所構成的。」相當的詼諧!這是整本書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一段文字。事實上,愛因斯坦並不是位教徒。而他成天掛在嘴邊的上帝(例如,「上帝不擲骰子。」),則比較接近另一位猶太人哲學家,史賓諾莎(B.Spinoza)的上帝-即是自然本身。                

在這本書的結尾,談到一種想法,作者稱之為「生命的改變」。大概是:在這世界上,有那麼多的人相信耶穌基督,從而改變了他們的生命,因此,耶穌基督不可能僅只是一個騙局。

        呃,這說法有點意思。首先,相信一件論述的人數多寡,並不證成這論述。難道,中古以前歐洲的人都相信,太陽圍繞著地球旋轉。而事實就真的會是如此嗎?或者,我們可以模仿它的陳述:地球為宇宙中心的想法,確實進入了許多中古以前的人的「生命」當中,而改變了他們的生命。因此,這絕對是扥勒密學說的一項明證。

        最後,容我們分析一下這本書的寫作策略。基本上,書中的陳述以及各樣論點,都不是錯的太離譜;甚至我們可以說,大致上,都是不錯的。問題在於:它所引用的資料,都契合固定的意識型態。對它不利的論點,則是連一個字都沒提到過。這就造成一種情形,就是這本書雖然具說服力,但卻不合理。

( 時事評論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stynova&aid=7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