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15 12:37:49瀏覽15509|回應1|推薦4 | |
這兩天連勝文被傳出要參選台北市長,連勝文的形象不算好(至於他實際好不好這邊不談),起碼遠差於馬英九、郝龍斌;但身邊支持民進黨的台北市民,可沒一個高興的起來,原因無他,大家已經接受了國民黨派誰選台北市長都會上這件事了。
過去,民進黨是曾經拿下過台北市長的,大家都知道,就是1998年靠深藍系統的趙少康出馬,分裂國民黨選民選票,最後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才能勝出。然而今時不同往日,今年總統選舉,已經證明國民黨系統出現兩組候選人,不但不會分裂國民黨支持者的選票,還會激發支持者的團結(例外就是國民黨派出非外省籍候選人)。 民進黨屢戰屢敗的結果,就是民主制度下的制衡機制完全崩潰,本來選民應該用選票去制衡政黨;問題是台灣在國民黨和民進黨聯手修憲成單一選區制度之後,台灣政局兩極對抗態勢已成,加上兩邊支持者國家認同不同,支持者的選票背負著國家存亡(中華民國、台灣國)的壓力,因為政黨的政策和執政成績轉移投票幾乎已經不可能了。 於是乎,我們發現,在2010年市長和2012年總統選舉後,勝選者都有「玩更大」的狀況出現──例如世大運、例如夢想家,因為選票很清楚告訴這些政治人物,如果台灣的國家定位問題一天不解決,未來選民的投票永遠是族群動員與國家定位的對決;在這種狀況下,民主制度的防腐機制將完全失效。因為兩邊的政治人物都會明示或暗示選民,╳╳總比亡國好(╳╳請填入任何字眼)。而兩黨的精力會完全放在必勝選區的內鬥上。 至於民進黨面對的問題還更嚴苛,因為不斷的敗選,會讓資源開始集中到國民黨手上──尤其是再加上目前台灣大型企業早已深陷中國泥淖,要脫出非常困難,他們也會被北京壓制,去壓迫民進黨也向中國靠攏。我們不願意故做清高的說政治人物應該維持自己的信念,像這些資源說不,事實上沒有了資源,根本不可能在現代政治的選舉制度下贏得政權。 不過我始終認為,民進黨在台灣,最重要的任務根本不是勝選執政,而台灣自由民主派選民的任務,更不是讓民進黨當選;我們必須承認,不過民主化二十來年的台灣,還是個學習中的民主社會──台灣的民主化運動比"永遠的新生中華職棒聯盟"還短呢,中職到現在連最基本的比賽真實性問題都還沒辦法做好,何況是更千頭萬緒的政治制度和思惟的轉換。 民進黨和獨派人士誤解台灣已經是民主社會,產生的一大問題就是檢討敗選原因往往沒辦法切中真實情況,甚至連選戰勝利和失敗的標準都設定錯誤。例如目前台灣選舉,選民選擇的關鍵往往和政見以及公共議題立場無關,關鍵是基本政治意識形態(繼續眾議政治路線或走回寡頭統治路線)、國家定位(中華民國、台灣國)、族群因素(客家、外省、原住民的少數恐懼),甚至於根本是舊階級社會儒家的聖君思想決定一切。 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和獨派沒辦法體會國民黨支持者對投民進黨的內心壓力是「造反」(這是儒家社會的最嚴重罪性──逆倫)、「背叛」(背叛自己的血液,外省報聯合報的某主管就曾用這個罪狀給部下定過罪)這些舊階級社會最嚴重的人倫重罪;整天聽統媒的宣傳,試圖淡化自己獨立的國家定位立場,以為這樣可以卸下對方支持者的「心防」,甚至玩到整場選舉除了唱歌跳舞喊口號,沒一點政見,最後結果是不是慘敗? 題外話,當蔡英文選總統搞出一堆政見,只是統媒聽不懂,他們就幫蔡英文上了一個「空心菜」的稱號;反而是選台北市長時真正沒有政見的蘇貞昌,因為對黨國政權的威脅性低,不單沒有遭到統媒為難,甚至還幫他搞出已經領先的民調數字,讓他整個選舉過程都非常舒服──直到最後一天慘敗。 回過頭來講台北市長,民進黨在台北市長幾屆選舉,有市政政績超好的陳水扁(當時的陳水扁市長可是沒有陳水扁總統的貪腐疑雲哦);有政見藍圖最優秀、還帶著高雄市超優政績參選的謝長廷;還有完全按照統媒兵法操課,將民進黨的政治意識形態(如統獨、社會公平正義等)淡化到極致,而且在台北縣政績也相當優異的蘇貞昌。而這幾屆台北市長選舉,民進黨的氣勢有如日中天、有面臨危急亡黨,但最後得票率相差都不會太大。原因前面已經說過了,對兩黨的選民來說,每次選舉都是生死之戰,政績好不好、政風清不清廉,都已經不再重要。 而如果民進黨在台北市是兩成左右得票率,這個問題還會小點,因為國民黨就算分裂成兩股勢力,還是能穩定的領先民進黨,或許台北市會以另一個方式讓選民習慣政黨輪替;可是民進黨的得票是穩定的四成,這是會激發國民黨支持者危機的得票率,讓國民黨支持者會自動發出壓制自行參選者的聲音,或是在選舉中自動棄保──擁有黨資源的候選人當然容易成為「保」的對象,即使他是更爛的蘋果──這屆總統大選,大部分的親國民黨選民,都認同宋楚瑜在政治上表現優秀於馬英九,但為了贏民進黨,他們還是把選票投給比較可能贏的馬,就是最好的證明。別忘了國民黨和民進黨不是民主社會的兩黨競爭,而是兩種不同國家認同的人、甚至是兩種不同意識形態的對決, 因此在台北市的特殊結構下,民進黨根本不應該用「以戰養戰」的策略,因為意識形態的對立,民進黨參選往往會讓站在自由、民主、獨立對立的一方更容易團結選票,借此強化這些「逆流」的意識形態;就算不會造成「政治返古」這麼嚴重的情況,但一樣會發生民主政治的制衡機制被摧毀的情況──前面提到,目前台北市就是最好的證明,更糟的是,這些不是民主政治的問題,通通會被法西斯份子歸罪給民主政治。而且,太多的敗戰,會讓支持者鬥志渙散,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信念;這次總統選完,一些民進黨支持者其實已經開始出現倦戰的心。 因此,如果民進黨的信仰真的是自由民主的話,就應該退出台北市長選舉,讓台北市的政治環境儘快回歸正常的民主機制,這樣不單單可以讓親國民黨的選民從政治綁架中釋放出來,獲得自由選擇的機會,也讓親民進黨選民的選票不用在淪為「廢票」;在另類的兩黨競爭下,或許原來被法西斯教育洗腦的親國民黨支持者,可以從實際的制衡政治中體會民主政治的好處,從而不再認為民進黨提出的自由民主理念只是為了權鬥,甚至不再妖魔化民進黨;即使結局沒那麼美好,起碼也不會讓台北市繼續現在的空轉落後、貪腐無罪的糟糕情況。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