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2/26 23:34:22瀏覽860|回應0|推薦8 | |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而腐的時間要長多?蟲要大到什麼程度?才會從量變產生質變,讓政權倒台,進而改朝換代?這和在野的挑戰者以及外敵的智慧和機運有關,也和在朝者(執政黨)的政策選擇有關,本貓在前面兩篇文章已有點出:國民黨失敗的最大根源在於其組織的低效以及無能,然事物是需要比較才會產生優劣,是驢是馬?總要先拉出去遛遛,才能看出問題的關鍵. 話說在北伐結束之時,中國只屬於類統一的狀態,國內的各個實力派仍實質於各省割據,蔣介石為了將其政治利益最大化,必須削藩,當時他想幹掉的對手,不算實力尚弱的中共在內,至少有桂(李宗仁)奉(張學良)晉(閻錫山)與西北軍(馮玉祥)等幾大派系,結果在名軍師楊永泰的輔佐下,蔣介石先是藉由蔣桂戰爭幹掉了桂系,又在中原大戰中打垮了李馮閻三家軍閥,再借蘇聯(中東路事件中蔣明顯是在給張少帥下套)和日本(九一八事變中,少帥明顯是判斷錯誤)之力,重挫奉系實力.做為一名不學有術的政治天才(民國時期共有三名政治天才,分別是曹錕、蔣介石、毛澤東,三人行事都有十足的流氓氣,但毛公勝在有文化,所以他最終能脫穎而出),民國時期最精明的軍閥之一,他的要一統天下的最後一步就是藉剿共之名,將紅軍當成獵犬,替他去平定當時仍在兩廣與西南各地割據的殘餘軍閥,從政治權謀的角度來看,蔣公實在是太聰明了,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忽視全民族在日本帝國主義步步進逼下自救的強烈需求,在政治上失了分,遭到手下兵諫,最終安內不成,且被無知的日本少壯軍人逼得非壤外不可,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除了不斷發動為了統一中國的大小內戰之外,蔣氏民國在內政上也頗有建樹,當然樹種下去後,照顧得好會成為參天巨木,照顧不好自然就只能長成歪脖子樹,搞政治也是同樣的道理.做為一個政治集團,蔣光頭及其麾下的官僚們充分發揮自身的階級屬性,出台了非常多的政策,這些政策經過執行後,同樣有成有敗,先說說他們成功的部份,免得某些人說貓爺對蔣氏民國有偏見,經常拉偏架,缺乏史德! 蔣介石集團在內政上最成功的地方有兩點,首要就是統一貨幣,具體操作就是所謂的廢兩改元,用法幣來取代原有的銀本位下各種混亂的貨幣,讓蔣氏民國的資源調度能力大增,這是日後蔣介石能夠領導全民抗日的最大資本;次要的成功之處就是對上海這個中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蔣光頭有著相當程度的掌控,畢竟蔣某人在轉行當軍閥之前,可是上海灘著名的股票經紀蔣偉記的老闆,他是一個懂金融的軍閥,不是普通的草頭王與單純武夫.某些頭腦簡單的反蔣者不懂此點,經常批蔣在內戰時都是靠撒錢與拋出官帽來打垮對手,渾然不知政治不是道德之事,戰場更是生死相拚,搞些陰謀無可厚非!所謂兵以詐立,只要能取勝,自然是越詐越好! 有上海這個金融中心在手,同時與上海灘的黑道大亨相結盟,蔣介石集團掌握了豐厚的關稅(地方稅-如統稅則交給地方軍閥去收)以及黑社會所建立的綿密情報與關係網,也有了與民族資本家和洋人資本家辦交涉的本錢,對於前者,蔣某依靠中央的大義名份,出售政府公債在金融市場上拆借資金,官民兩便,對於後者主要就是借洋債,同時藉由兩者緊密的金融借貸關係,替自己的政權找靠山(主要是美元金融集團),金融上輾壓性的優勢很快轉化成戰場上的利器,各方軍閥的小弟在蔣某的銀彈攻勢下,紛紛背棄舊主,這段期間內,蔣某人的手氣順得很,也經常逼得其老對手德公在做自我檢討時一拍大腿-盛讚介公這著高明!但根本原因還是其他軍閥沒錢桑不起(如桂系與西北軍)或是有錢卻沒有花大錢搏他娘的一鋪的氣魄(晉系),當然就不是蔣某的對手. 而上海這個遠東魔性之都的金融地位,對蔣氏民國既是資產也是負擔,主因在於其軍事集團與內資(金融買辦集團)與外資(各個帝國主義)深度綁定,在拿錢打內戰上有優勢的同時,也不免要充任資本家的打手,從金融的角度來看,蔣介石要內除軍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成為外資與內資惟一的投資對象,壟斷整個資本在中國地區的投資項目,以鞏固自身的權力,其實哪個大政客不是聰明絕頂的呢?蔣公的戰略與政略天賦很高,這幾手耍的非常漂亮,硬是比同期的軍閥高出一大截,如非日本入侵以及中共始終在爭天下這個問題上要與其死嗑到底,他還是有很高的機會將當時的中國管理成大一號的印度,而且平安下莊,無須在爭天下失敗後,逃往台灣做島主終老! 基於上海的重要價值,即使在抗戰時期,蔣光頭也拿它做了筆好買賣,藉由出動德式師主動在上海出擊,發動慘烈的淞滬會戰,其原本的第一戰略目標是想讓與其做資本綁定的列強出於利益因素,站出來斡旋中日兩國停戰,所以在戰場上,在蔣介石領導下中國各派武裝力量大團結,除中共外所有算的上號的實力派都派兵在上海與日本侵略軍死嗑到底,戰事非常慘烈.唯所謂的九國公約開完會後,只發了幾個不痛不癢的聲明,說了幾句不著邊際的開水話,身為大政客與大戰略家的蔣某也不是傻子,一方面繼續拿人命去填淞滬戰場,另一方面配合自身手下與臨時加盟的各路軍閥部隊在戰場上的潰敗,終於成功的引不懂戰略的日本諸多莽漢型軍閥入殼,把對華戰略主攻方向由從北到南,轉移成從東向西,讓各路國軍得以在華中華南的山岳水網地帶拖住日軍進攻的勢頭,愚蠢的日軍要到自己快完蛋時,才想起正確打垮國軍的戰略(湘豫桂會戰),顯示在戰略頭腦上,以東條上等兵為首,諸多專門用小腦來替代大腦思考的日本軍閥,在定計於廟堂之上的本領,與蔣介石真的差上好幾條街. 在對外問題的估算上,蔣介石比較失算的地方是:國民政府與日本(已雙方開片,但沒有經過宣戰這個正式程序)以外的列強雖然都有生意,但基於日本的實力遠比國府為強,與日本做生意比支援國府能替列強帶來更大的收益,於是與國府有著深厚交情的德國納粹政權,除了繼續做點小生意外,後頭直接抽腿,而與國府金融交涉更為緊密的美國,甚至還大賣石油與廢鐵,實質支援日本侵華,即使願意對華進行貸款?也不過是杯水車薪,在利用列強支援的問題上,懂資本主義運作模式的蔣光頭也被資本主義坑了,只能選擇對日的持久戰.而且更丟人的是為了自己的對外信用關係,不敢對日宣戰,更不敢直接停付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對日庚款賠償,等同自己拿錢請對手狠狠的打自己,丟人! 這還是問題比較小的部分,其餘政策上的錯誤選擇,以及往日為了快速奪取政權,發動四一二事變,主動屠殺盟友中共(雖然兩方根本是同床異夢,早晚會打起來,但誰先亮出屠刀,在政治道義上必然會失分)所產生的清黨後遺症,在非戰亂時期,將就將就仿效李中堂(李鴻章)做裱糊匠,糊一糊也還能蒙混過關,在戰爭這種高強度對抗中,馬上會將自身的失策全部暴露出來!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