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秋冬易憂鬱 及時關懷少遺憾
2011/11/15 21:36:25瀏覽173|回應0|推薦0

隨著競爭的日趨激烈,生存壓力的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失眠、憂鬱、精神障礙。

而每當時序轉向秋冬之時,氣候忽冷忽熱,每日的日照時數開始減少,憂鬱症患者容易陷入負面情緒而誘發憂鬱症,而心理學家認為,這與氣溫不定、花木凋零、草枯葉落等使一些人心中產生淒涼、苦悶、垂暮之感有關。

根據中時健康報導,嘉義基督教醫院精神科主任侯育銘表示,根據國外臨床研究發現,季節性憂鬱症約有5-10%的盛行率,依據不同地區的調查有所不同,一般相信,溫帶國家的夏、冬季氣候差異大,日照時數也相差甚多,因此在秋冬的時節,容易引發患者負面或憂鬱的情緒;台灣因地處亞熱帶,秋冬季的日照時數較長,季節性憂鬱症可能比較不嚴重,但目前並沒有正式的臨床研究數據可供參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東方人的民族性比較不重視情緒表達,許多憂鬱症患者對於自己的情緒症狀沒有警覺,反而是因為身體不舒服就醫才發現已經得了憂鬱症。候育銘指出,超過三分之二的憂鬱症患者有生理疼痛的情形,也因此造成憂鬱症患者的誤診情形嚴重,診斷率也偏低,他們常常在胸腔科、心臟科、內科等門診求助,而未獲得真正適切的治療,有時因為社會上對於憂鬱症患者的偏見、污名化或親友間互動的壓力,都可能使得患者排斥接受精神科治療,而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在2020年以前,憂鬱症將是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二大原因,甚至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癌症」,因此大眾衛教宣導憂鬱症正確就醫的觀念十分重要,候育銘表示,改善憂鬱症病狀的方法包含親友的關懷、增加戶外活動、日光照射或是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必要性依病情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若為重度憂鬱症患者建議應以藥物治療為主。

憂鬱,是現代人的心靈頭號大敵。當親友患上憂鬱症後應該怎麼辦?

首先,記住,單靠吐苦水是不夠的,重度憂鬱症患者需尋求醫師協助以藥物治療。

其次,對他保持關注和支持。

第三,給他更多的關心和陪伴。

第四,經常打電話問候或上門拜訪他。

第五,表揚他的每一點進步。

第六,建議他看一些應對憂鬱方面的書籍。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ystar9608&aid=584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