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社會科學方法論 1.
2016/05/14 00:48:44瀏覽519|回應0|推薦2

「社會科學方法論」郭秋永

內容簡介

  在社會科學的各個學門中,「社會科學方法論」雖然貴為一門指導研究的必修課程,但是國內出版界一直缺乏一本貫串哲學主張、經驗理論、及統計方法等重要研究層面的教科書。

  本書透過「經驗研究的哲學基礎」、「價值中立的分層解析」、「概念製作與假設檢定」、「權力概念的價值色彩」、「經驗主義的因果解析」、「闡釋主義的行動意義與解釋模型」、「批判實存主義的整合觀及其因果解析」、以及「哲學小工觀的整合研究」等專門章節的翔實論述,試圖提供一本深入淺出的高級教科書。

郭秋永

  現職: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

  學歷:教育部國家政治學博士(1980

  經歷: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第三組組主任
  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訪問研究

第一章 導 論
 一、方法、研究法、及方法論      二、社會科學與行為科學
 三、政治學與政治科學            四、哲學大師與哲學小工

第二章 經驗研究的哲學基礎
 一、引言    二、維也納學派    三、明尼蘇達學派    四、行為主義
 五、後行為主義    六、改造運動    七、結語

第三章 價值中立:一個提示性的分層解析
 一、引言  二、真偽判斷上的價值中立    三、經驗研究中的價值中立
 四、邏輯推論上的價值中立    五、自由主義的價值中立    六、結語

第四章 概念製作與假設檢定
 一、引言    二、概念製作的基本架構    三、政治功效感的概念製作
 四、假設檢定的基本邏輯    五、結語

第五章 權力概念的價值色彩
 一、引言    二、本質上可爭議的概念    三、權力的行為觀
 四、權力的結構觀    五、權力的界線觀  六、結語

第六章 經驗主義的因果解析
 一、引言  二、論述的源頭    三、邏輯的必然性
 四、模型的必然性  五、因果解釋    六、結語

第七章 闡釋主義的行動意義與解釋模型
 一、引言  二、意義與意圖    三、意義與規則
 四、意義與闡釋    五、 結語

第八章 批判實存主義的整合觀及其因果解析
 一、引言    二、超驗實存主義    三、批判自然主義
 四、機制模型  五、結語

第九章 哲學小工觀的整合研究:「公民意識」的例釋
 一、引言  二、三個神話    三、數個概念製作
 四、一串測量項目  五、結語

 

 

 

 

 

 

 

 

 

上帝存在 ? (上帝創造人類與世界)

1. 201264 - 75美國人相信上帝存在【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根據蓋洛普最新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 

2. 201464 -由英國基督教智庫Theos調查也發現,有80%英國人相信創造論

3. 因果論 存在論 創造論 設計論

方法」也不少常見的研究方法包括: 觀察法、調查法、訪談法、實驗法、紮根理論法、個案研究法、言說分析、行動研究、歷史研究、內容 

就研究方法言,主要分為以下三大類:一、非實驗性方法:如個案法與文獻分析;二、準實驗性方法:這即在自然環境上蒐集資料的方法,包括觀察法、測驗、自我報告法(訪問法與問卷法)、投射法、社會測量法等;三、實驗性方法:即操縱或控制變數的方法。

就一般研究程序言,社會研究採取以下四個步驟:一、建立假設;二、蒐集資料;三、分析資料;四、推演結論。但在實際施行上,社會研究的步驟則至為複雜,可分為:一、選定問題領域:這是選定研究問題的階段。二、認織問題內之現行理論與知識:這即研讀有關文獻的階段。三、訂定問題:這是說明和解釋問題的階段。四、發展假設:這即預測研究結果的階段。五、選定並標明變項:這即從假設上推定自變項、應變項、控制變項及中介變項的步驟。六、建立操作性定義:這即將抽象變項轉換成指標的階段。七、畫定資料來源:即規畫如何蒐集所需資料,以便觀察或測量變數間的關係。易言之,這即選擇蒐集資料方法的階段。八、創設資料蒐集工具:工具指問卷、訪問表格、量表、記錄器等。調查時必須設計一套合用的表卷,以便蒐集所需資料。九、試查:這即找一小規模樣本,檢查各個問題之效性、工具結構,及內容上的適當性。十、資料之正式蒐集:發出問券,派人訪問或觀察等。十一、資料之分析:通常採用統計分析方法,將繁雜的資料予以化約,以便得到結論或概判,以驗證假設。十二、撰寫研究報告。(

方法論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

政治學則是分析和規範權力運作的學問。 有部分學者認為「政治學」是「政治」與「科學」的合成詞,換句話說,政治學. 是分析政治科學

其研究分析的方法有:權力結構分析、個體心理分析、群體行為分析、系統功能分析、角色分析、博弈分析、傳播分析等。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政治科學的研究擺脫形式主義,注重對現實政治行為的考察和分析,以科學分析的方法對政治現象進行系統研究。

===========================================================

社會科學是指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其任務是研究並闡述各種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社會科學是在1819世紀形成的。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歐洲社會大變革的結果,是工業革命和城市化進程的產物,也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學和技術革命發展的產物。在社會革命過程中,人們需要對社會發展規律作出解釋,而自然科學的發展又直接促使人們對社會的研究採取各種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最終引起社會科學的產生。[1]

[編輯]

社會科學的形成[1]

  1.社會變革促使社會科學產生

  2.自然科學的發展為社會科學的形成提供條件

  近代自然科學首先是從天文學革命開始發展的。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布魯諾(Giordano Bruno15481600)和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發動的天文學革命,確立了全新的宇宙圖景,排除了上帝支配世界的觀念,而將宇宙當成一個自然的體系。這種理論直接對宗教的統治和壓迫提出了挑戰。物理學的發展最終推動了牛頓力學的產生,

[編輯]

社會科學的特點[2]

  一、社會科學的價值性

  二、社會科學的階級性

  三、社會科學的民族性

  四、社會科學的滯後性

  社會科學具有滯後性或後起性。19世紀,實證主義的科學哲學家孔德,按照研究方法將科學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經歷描劃為神學、形而上學和實證三個階段,並藉以指出,數學稱得上是所有科學的皇後,最為嚴密完整,物理學已達到實證水平,生物學已進入形而上學階段,而社會學則還處於神學階段。

社會科學的功能[3]

  1.認識和參與功能預測學未來學決策學管理學等應用性學科中更明顯。

  2.政治和管理功能

  3.文化和教育功能   的人生觀價值觀 [編輯]

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1]

  社會科學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始終都沒有離開自然科學的影響,,人文科學很難與社會科學加以嚴格區分。

  從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研究對象來看,人文科學研究的是人類的觀念、精神、情感和價值,是為人類生存意義作出說明和解釋。社會科學則主要研究現實的社會生活,並提出一整套安排社會生活的理論。但這種區分只是相對的,因為我們無法嚴格區分與人類相關的社會現象哪些屬於人文科學研究的範疇,哪些不是。正如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指出的那樣:“在人們通常所稱的‘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不可能作出任何本質上的區別,因為顯而易見,社會現象取決於人的一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過程。反過來說,人文科學在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會性的。只有當人們能夠在人的身上分別出哪些是屬於他生活的特定社會的東西,哪些是構成普遍人性的東西時,這種區分才有意義(這一假設正是這一區分的根源)。”這說明社會性和人性是很難截然區分的,所以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也難以得到嚴格的區分。對於哪些學科屬於人文科學,哪些屬於社會科學,一直存在著相當大的爭議。如《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社會科學條目中列舉了八個學科,即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地理學教育學歷史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社會及人文科學研究中的主流》中則列舉了十一個學科,即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經濟學人口學語言學人類學史學藝術及藝術科學法學哲學,並認為前五種屬於社會科學,後六種屬於人文科學。根據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這種複雜的關係,本書選擇介紹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學藝術等八門主要的社會科學。

  從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這種關係可以看出,人文科學在人類文化發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社會科學的發展離不開人文科學所積累下來的人文知識,同時人文科學發展的內在精神為社會科學的發展提供了根本的動力。從這個角度說,社會科學是以人類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為基礎的,這是社會科學的又一個基本特征。

[編輯]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1]

  任何科學的研究都應當採取一定的方法,社會科學從其產生開始,便有了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方法來看,可以區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第二個層次是各門社會科學通用的研究方法,第三個層次是各門社會科學研究自身所具有的專門的研究方法。第三個層次的方法需要藉助各門具體科學進行分析介紹。這裡先討論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和一般方法。

  一、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

  方法論是與世界觀、價值觀聯繫在一起的。任何科學的研究都是建立在科學研究者的世界觀之上的。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世界觀直接會影響到科學研究的方法論。

  但是由於社會科學與傳統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有很大的區別,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人以及人類社會。

  從社會科學研究的這種特殊性出發,涉及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是社會科學如何在處理不同價值取向時保持自己的科學性,二是社會科學能否運用自然科學的實證方法。

  先看第一個問題。社會科學的研究應當保持價值中立

  再看第二個問題。對此也存在兩種相反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社會,人類社會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組成的。每一個具體的人都是有意識的,個人的意識是千差萬別的,社會有機體的發展絕不會因為某個人的活動而發生改變。如在社會學研究中採取統計學的方法去研究社會的變遷與變化,就具有客觀性。

  以上兩種觀點看似截然對立,但二者卻是可以互相調和、互為利用的。恩格斯曾經指出,歷史發展是由無數人的努力所造成的合力決定的。在客觀的歷史發展中,有些社會現象可以運用統計學的實證方法加以研究。如對城市化過程中人口遷移規律的研究,就建立在對人口遷移數量以及流向等方面的統計學研究之上。相對於社會生活中微觀的具體的現象,一般很難運用實證的方法加以研究。如我們無法判斷某人的犯罪動機是絕對要發生的,同樣的犯罪行為體現在不同人身上,其動機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

  二、社會科學的理論研究方法

  ()邏輯思維方法

  任何科學研究都需要邏輯思維,社會科學研究的邏輯包括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以下介紹幾種最常用的邏輯方法。

  1.比較方法

  比較是通過對社會現象之間的相同性和差異性的分析,發現各種社會現象的特征,進而得出研究的結論。比較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橫向比較、縱向比較和動態比較。橫向比較是一種空間上的比較,把特定的研究對象與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同類現象進行比較。如研究中國國情,就可以把中國社會的基本特點與發達國家進行比較,也可以與發展中的其他國家進行比較,從而總結出中國的具體國情。縱向比較就是對同一對象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情況進行比較,以發現其歷史的變化趨勢,因而也可以稱為歷史比較。動態比較是在發展中進行比較。

  2.歸納與演繹

  歸納方法是從個別或特殊的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質或一般原理的邏輯思維方法。演繹方法則相反,是從一般原理推理出個別事物所具有的特征的方法。二者體現了個別與一般的辯證關係。歸納法可以分為完全歸納法簡單枚舉歸納法科學歸納法完全歸納法要求根據某一類事物的每個對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進行歸納,在社會科學研究中運用不多。簡單枚舉歸納法是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某類事物具有某種屬性,並且不斷重覆而未見到有相反的事例,從而歸納出該類事物具有這些屬性。簡單枚舉法可以通過對一類事物的研究,啟發人們對事物進行認識判斷,最終走向科學歸納。科學歸納是在對事物發展內在聯繫和規律性認識的基礎之上,分析、總結得出具有必然性的科學結論。這是科學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

  3.分析與綜合

  分析是把客觀對象的整體分解為一定部分、單元、環節、要素並加以認識的思維方法。綜合是在分析的基礎上把對客觀對象的一定部分、單元、環節、要素的認識聯結起來,形成對客觀對象統一的整體性認識的思維方法。分析與綜合是認識過程中相互聯繫的兩個階段和環節。分析方法依靠人的抽象思維能力,同時,個人的經驗、已經具備的知識等,也是分析的重要條件。分析的方法可以分為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因果分析、目標分析、相關分析流程分析等。社會科學研究中運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因果分析、矛盾分析、系統分析等。綜合方法同樣體現人的思維的能動性,在社會科學研究中運用廣泛。

  ()理論分析方法

  社會科學研究中運用的理論分析方法很多,以下介紹三種。

  1.因果分析方法

  因果聯繫是客觀世界普遍存在的。因果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求同法、求異法、求同求異法、共變法、剩餘法等五種。因為社會現象之間很少有單一的因果關係,大量現象是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多因多果、互為因果。例如艾滋病的流行不僅有病毒的原因,還有社會的經濟、文化等其他因素在發揮著作用,防治艾滋病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綜合治理才能取得成效。

  2.結構與功能分析法

  社會作為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其內部結構和功能是對立統一的,有什麼樣的結構就有什麼樣的功能,結構的改變會引起功能的變化。同樣,功能也制約、影響著結構的變化。如一個國家的社會組織結構決定了它所具備的功能,如一個國家防禦功能的定位會直接影響其軍事組織的構成。在當前社會組織變化劇烈的情況下,運用這一方法能夠很好地判斷某一社會組織發展運行的趨勢。

  3系統分析方法

  系統分析方法強調聯繫的1整體性、2有序性和3優化特點。在當前人與自然、人與人關係出現緊張的時代,系統的觀點越來越被人們接受,特別是4可持續發展理論被社會科學各領域普遍接受之後,人們發現尋求人與5自然的和諧發展才是人類的理想。例如生態倫理、環境倫理

  社會科學的科學性決定了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可以區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社會科學研究的1.方法論,這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基礎。二是社會科學的理論研究方法,分為2.邏輯思維方法和理論分析方法,這兩種方法是相互關聯的。三是社會科學中各門3.具體科學的研究方法,這些方法貫穿於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之中。

 

 

 

 

 

行為科學     產生於管理工作實踐20世紀20~30年代。它正式被命名為行為科學,是在1949 年美國芝加哥的一次跨學科的科學會議上。

  本世紀30年代以前,很多管理學派對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以""為中心,忽視了對人的研究。對行為科學研究起源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

行為科學的基本內容

  行為科學的基本內容包括:

  1)個體行為研究;

 分析研究企業組織中人們行為。主要是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兩大類問題

  2)動機與激勵理論

人的3.行為都是由動機引起的,而2.動機是由於人們本身內在的1.需求活動。

  3)群體行為研究:

  群體行為探討群體是一種非正式組織、群體的特征、群體的內聚力等。

  (4組織行為(DNA的制約, 球形外星族群, 螞蟻群)

組織行為,它建立在個體行為和群體行為的基礎上。通過研究人的本性和需要,行為動機及在生產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研究。

[編輯]

行為科學的產生原因

  (1)人是社會的主體   (2)大生產的企業環境:勞動環境需要合乎人情。

  現代行為科學研究管理問題,諸如需求層次理論成就激勵理論人性四分法論雙因素理論期望理論等。

  西方有人將行為科學的研究分為微觀和巨集觀兩種。

  行為科學的理論

  行為科學作為一種管理理論,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霍桑實驗

  其代表理論有:

  ①早期的人際關係理論

霍桑工廠試驗指導出的理論。他們認為工人是“社會人”,企業中並存著“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必須從社會、心理方面來鼓勵工人提高生產效率。  

②人類需要層次論

  其代表人物為馬斯洛,他認為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

③人性管理理論

  即研究同企業管理有關的所謂“人性”問題。其代表人物有麥格雷戈,他提出了“X理論一Y理論(消極VS. 激勵而主動),認為人不是被動的,只要給予一定的外界條件就 能激勵和誘發人的能動性;阿吉裡斯提出了“不成熟一成熟理論”,認為在人的個性發展方面,有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連續發展過程.加強等。

  ④群體行為理論

團體力理論”;提倡實行“敏感性訓練,使其明確自己在團體的地位和責任等。

  ⑤領導行為理論

  “領導方式連續統一體理論”;‘‘支持關係理論”; “雙因素理論”; “管理方格圖”。]

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的特點

  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是現代化大生產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把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知識導入管理領域,開創了管理領域的一個獨具特色的學派。特點如下:

    • 提出了以人為中心來研究管理問題
  • 肯定了人的社會性和複雜性

(1)觀念分析學派à倫敦路線1960年代學借來稱呼皮特斯(Peters)赫斯特(Hirst)為首的教育哲學研究社群,重視理性啟蒙

(2)法蘭克福學派à新馬克思主義,以批判資本主義的觀點看社會。

(3)維也納學派:倡導科學的哲學(邏輯分析學派),揚棄形上學,使用邏輯分析也稱奧地利經濟學派或心理學派,是近代資產階級經濟學邊際效用學派中最主要的一個學派。。他們多是當時歐洲大陸優秀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邏輯學家。他們關注當時自然科學發展成果(如數學基礎論、相對論量子力),並嘗試在此基礎上去探討哲學和科學方法論等問題。逐漸發展成為聲勢浩大的邏輯實證主義[1]運動。

(4)劍橋學派à邏輯實證論:維也納學派經由羅素(Russell)邏輯分析的觀點進一步發展之。

(5)芝加哥學派à符號互動論,湯瑪士(Thomas),帕克(R.Park),米德(Mead) 

經驗性政治研究的理論基礎/郭永秋
(一)維也納學派:代表人物Moritz SchlickRudolf CarnapAlfred Ayer。其科學活動區分為「發現系絡」和「驗證系絡」,前者即是提問為什麼想出這種述句,但該學派認為發現良好述句無定則,後者是提問支援此述句之理由(決定是否保留此述句的過程),可由經驗檢定或邏輯考驗之。【以牛頓為例】
1.
述句
無認知意義-價值述句:其不能澄清語句之意義,也不能由其憑之符號意義判定真偽。其並不指涉特定對象或物理過程。其純粹來表達說者之情緒。情緒說:除了情緒作用之外,價值語句毫無其他意義。修正情緒說:Charles Stevenson提出。其認為價值語句除了情緒和評價意義外,尚有隱約地涉及真實世界的經驗意義和描述意義。
有認知意義-分析述句:獨立於經驗之外,缺乏事實內容,只能靠符號意義去分析。因此我們無法自其獲知任何事實。(Ex.數學與邏輯)
-
經驗述句:其真偽受經驗決定。但其真偽適然的,以就是說如果其為真也只是事實,而不是必然真,反之亦然,故其真偽的範圍介於必定性和不可能性之間。
-
觀察述句:由抽象程度較高或普遍性較廣的經驗述句化約或轉譯而來者(一種具有直接指涉項的述句,基本上描述客觀事件)。故其至少有兩大條件a.經驗意義乃第一手。b.明確的感官知覺連結著經驗世界。S「斷定」A「基本命題」C「事物命題」。也就是說科學理論要能夠化約為最基本的觀察述句,那麼觀察結果的客觀性會由觀察述句傳至科學理論,使之成為「適然真」。
2.
但仍有兩個情緒說無法被動搖之論點:
(1)
因為經驗意義是隱含的,所以價值語句的優越性仍在可驗證範圍外(不可驗證,促成悲觀的政治學研究)
(2)
因為演繹推論上的規則是如果語句的界說力量不足,那麼在一個有效的演繹推論中是不可以把前提未明暗示的事物,在結論中提出。【休氏障礙:事實前提無法推論出價值結論】
3.
而其主張高度抽象的語句,必須要化約成觀察述句才有經驗上的認知意義。但高度抽象語句和觀察述句間的關係非涇渭分明。
4.
操作界說則把科學概念的意義透過操作檢驗,其認為一科學概念即有一套操作試驗程序相對應。P→R↔C)。其有三大論點,a.每一科學概念都要界定b.每一科學概念都只有一個試驗程序操作界定c.不可以執行次彥程序外的概念。

(二)明尼蘇達學派:衍生自維也納學派,因1938年納粹併吞奧地利後,學派成員分別逃往英、美。代表人物Carl HempelHerbert FeiglMay Brodbeck。其認為維也納學派的假定只是「夾層觀」,而認定理由是a.理論與觀察間不但無明顯界線且無絕對夾層(層級)關係。b.觀察是「負載理論(價值)的」觀察,也就是無純粹觀察的存在。


二、 行為主義:(量化研究) 行為主義Behaviorism)是20世紀初起源於美國心理學流派,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可以被觀察和直接測量的行為,反對研究沒有科學根據的意識。肇始於二戰後的美國政治學界,其歷史進程大致分三段:1940-19491950-19591960-1970,而SomitTanenhaus條列出八項定義為行為主義的共同信條:
1.
政治學要能成為可預測知科學,並類似「生物學」。研究政治行為的規律性和其相關連的變項。
2.
注意可被觀察的人,而非只研究制度。
3.
量化是研究基礎。
4.
研究奠基於理論,並遵循其所指引的方向,故要有明確、有系統的述句,產生可操作化的假設,最後發展出全面性的通則。故其偏向「負載理論的觀察」的觀點,因為他們認為「維」派都是群不瞭解事實與政治理論關係的人,和理論在關係中的重要性,只會脫離理論去累積觀察的事實,故行為主義者的「事實」是根據理論興趣所做的事實,「資料」是觀察者在觀察過程中賦與意義的一件事實。在缺乏理論和假設下,行為主義者無法進行事實的收集。
5.
研究純粹就是為了要研究,所以其不會針對特定的社會難題提供解決方法,也不會去做改良或計劃去使政治變好。

三、 後行為主義:(量化 +質化 研究)
五、 名詞解釋:
1.
致知策略:
2.
發現系絡(context of discovery):關切研究者如何獲得良好述句。
3.
驗證系絡(context of justification):述句可否保留。
4.
化約(reduction):概念化【將某一經驗轉換譯為直接經驗之觀察結果的等值語句或運用可觀察的語詞來界定不可直接直接觀察的語詞】和理論化【不同學科間的理論轉譯】。

實存觀具體表現為超驗實存觀和自然主義實存觀兩種形式 :

超驗實存觀契合於西方的神學文化傳統 ,其實質是用無限性的先知先覺意識直接替代了人們對生存有限性的自我意識 ;

自然主義實存觀契合於人基於經驗意識的無神論精神 ,它看到了人生存的客觀自然屬性 ,但卻同時把人的生存完全还原为一般生命物的存在。

所谓权力观,是指人们对权力的总的看法,包括对权力的来源、掌握权力的目的、行使权力的方式、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政党,对权力观有着不同的认识。

第十一章 權力與政治行為

第一節 權力與政治行為的意義

壹、組織權力的特質與意義

一、    權力的意義與特質

(一)   「權力」就是使別人接受控制或影響的力量。(影響力>權力>權威)

(二)   權力在組織中之特質

1、        它必須是相關的(依賴關係):兩人以上之團體才有權力形成。

2、        它是視情境而定的:雙方之關係(控制幅度)。

3、        它必須植基於對資源的擁有或控制:(依賴關係)

4、        它可能是以隱含的形式存在:(潛在性)

二、    組織權力之功能與運作

(一)   功能

1、        結構功能論者:組織權力可建立秩序與創設資源分配的準則。權力操弄可以創建和諧與秩序的道德規範。

2、        衝突學派:權力的運作為製造掌權者與被統治者之間衝突的根源。掌權者利用權力制訂具有特殊意識型態的課程,為「奴化」被控制者的工具。

(二)   運作

1、        正式組織中的權力關係基本上為事先設計形成的。有既定的科層體制與職位分配,具有其正當性與轉移性。

2、        非正式組織中的權力關係乃基於個人因素(動機、能力、價值觀等),擁有資源多為權力領袖,是一種不均等的交換關係。

3、        職位所法定賦予的權力僅是表面,有時看似位低權小的職位反而有實權。

4、        教育組織的鬆散性與教師專業團體的自主性,使得由上而下正式權力的運作大打折扣,更顯示出非正式組織中的權力運作也不可忽視。

貳、政治行為的意義

     ㄧ、政治係組織領導者運用權威與影響力,透過磋商、妥協等方式獲取社會資源並解決組織問題,俾使組織行為合法化及達成組織目標的歷程。

     二、政治行為是組織內所屬之個人或團體,透過權力的運用,以遂其個別目的之行為。簡言之,政治行為就是權力的運用行為。

     三、權力互動可分為微觀與巨觀兩種

       1.微觀指發展和運用策略,以創造和提昇人際間權力運用成效的行為。

       2.巨觀指團體間或組織間的權力互動。

 

第二節 權力的基礎與類型

   權力基礎係指權力產生之條件或依據。

一、    權力的種類

(一)   Muth依雙方角色分為:強制權(單向)、權威權(法定契約)、影響權(人格特質)。

(二)   French & Raven依權力的性質分為:獎賞權力、強制權力、專家權力、法令權力、參照權力。

(三)   謝文全將學者論述綜合如下:

1、        法職權:依法取得之權力。包含強制及獎賞權力。

2、        強制權:藉強迫或懲罰而取得的權力。

3、        獎賞權:藉獎賞鼓勵而取得的權力。

4、        參照權:藉高尚人格使人認同而取得的權力。

5、        專家權:藉專門知識而取得的權力。

6、        情感權:因受人喜歡而取得的權力。

7、        關係權:因擁有某種關係而取得的權力。如裙帶關係、狐假虎威等。

       (四)以權力的來源分類

         1.個人權:權力的基礎是個人所擁有。如專家權、參照權。

         2.職位權:權力的基礎來自職位。如法職權。

         3.機會權:權力的基礎來自於機會的權力。如關係權。

 

 

 

二、    現今社會使在上位者擁有強制與酬賞的權力銳減,起而代之的是專家或規範的權力。身為一位行政人員在操弄權力時,應有下列體認與作法:

(一)   體認

1、        傳統權力銳減,不可再抱持君臨天下的態度行政。

2、        傳統權力銳減並不代表行政官僚團體將受制於教師專業團體。行政人員應適時巧用職權力或資訊及行政上的優勢,多能力於不敗之地。

3、        行政官僚團體應多尊重教師專業團體並以「引導」之方式帶領教師教學的進步。

(二)   作法

1、        行政人員應充實自己的知識,並鼓勵教師進修。

2、        發揮領導者的功能,對於下屬應依其人格分配其角色。

 

第三節 權力與政治的運用策略與技術

   運用權力策略有兩個目的:影響和保護。影響指運用權力策略去影響他人,使他人因而作改變;保護是指個體為保護自己而使用的策略。

一、    葛瑞與史達克舉出政治策略:建立形象、選擇性的資訊運用、找代罪羔羊、聯盟、網絡、妥協、規則操弄。

二、    費爾霍提出21種權力運用策略:控制議程、運用模糊政策、運用冒險策略、施展魅力、建立聯盟、攏絡反對勢力、操控決定規準、提昇成員職能、尋求專家支持、塑造討好形象、訴諸法定權威、強制要求執行、調整人事結構、先發制人、協商談判、合理化、控制資源分配、運用獎懲賞罰、援引儀式實例、運用代理人員、使用象徵符號、訓練導引對方。

三、    羅賓斯發現七種熟練政治活動的方法

(一)   依據組織目標來辯解

(二)   建立正確之形象

(三)   控制組織資源

(四)   讓自己被認為是不可或缺的

(五)   要能顯而易見

(六)   發展強而有力的聯盟

(七)   遠離「有污點的」成員

(八)   支持你的上司

四、    謝文全歸納政治策略

論理、逢迎、結盟、談判或商議、交易、強求或施壓、高攀、威脅利誘、合法化、控制資源、印象管理、調整人事、操控會議、分而治之

 

第四節 權力運用原則

一、    各種權力與策略可多元應用:在法職權上兼用專家權及參照權為最佳。

二、    宜優先運用正面的權力與策略:如法職權、專家權、參照權及論理策略等。

三、    知己知彼以善選權力與策略:瞭解被領導者之人格特性與需求、符合個別差異。

四、    盡量採用雙邊性的權力策略:讓雙方有互動瞭解的機會,如說服、談判、結盟等。

五、    應積極培養各種權力的基礎與運用的能力:權力是實力的延伸。欲做好行政工做得推展需具有完全權力,也就是「權威」(法定職位)與「影響力」(人格特質)。所以「權威」與「影響力」最好兼備。

六、    適時兼用權力的間接性策略:如暗示,以達「不戰而屈人之兵」。

七、    適度授權以充分發揮權力的影響力:適度授權以發揮成員的才能。

八、    要有節制並承擔隨之而來的責任:要顧及雙方利益給予尊重、秉持中立、學校利益為出發點、認清職責瞭解工作職掌。行政講求公開化、透明化及制度化,讓大家一起監督。

 

 

 

 

~補充

一、學校組織中權力關係重建之主要內涵

〈一〉學校組織中權力關係的運作主體

  1. 教師:依照教師法第16條賦予學校教師所享有的權利。
  2. 行政:科層體制中,領導學校實現教育目標的成員組合。
  3. 家長:依照教育基本法第8條,家長具有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之權利。
  4. 學生:學生之學習權與受教育權,國家應給予保障。
  5. 社區:在時代的潮流中,社區意識與學校經營息息相關。

 

〈二〉學校組織權力關係互動的方式

  1. 多元參與:多元化時代,權利是分享的。
  2. 協商談判:成員均該平等的表達自己的意見。
  3. 整合歧見:溝通協調作決定。
  4. 民主參與:自主管理人人擁有相同的參與機會。
  5. 鼓舞激勵:激勵與歡呼是成員繼續為組織目標努力的最大動能。

 

   〈三〉學校組織權力關係運作的結構

  1. 教評會:教師的甄選、介聘、遷調
  2. 校務會議:國教法第10條賦予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的法源
  3. 行政會議:
  4. 成績考核委員會:
  5. 學年會議:
  6. 教師會:
  7. 家長會:

 

二、校長領導、權力運用與關懷專業林明地

〈一〉概念

1.校長領導無法避免權力的運用,權力關係的建立是無法避免且必須的。

2.教育改革的結果,校長權力運用方式必須改變民主、授權賦能、開放、雙向的權力合作關係。

3.權力運用與權力關係的塑造就是一種關懷的展現。

1〉權力運用與權力關係塑造以及關懷均須從成員的立場加以考量

以開放的心胸、高度的意願,接受同仁的存在,尊重表示意見的機會與內容。

真正地、適切地回應需求。

2〉有效的權力運用與權力關係以及真實的關懷均強調雙向互動性

強制權易產生抗拒疏離,專業參照權威易產生承諾。

權力控制、權力激勵與權力合作,其雙向互動性較強者為權力合作的關係。

3〉結合關懷與權力,形成關懷的權力是可能的,且必要的

 

〈二〉校長透過權力運用與權力關係塑造,展現教育領導專業的關懷本質

1〉實踐關懷的權力

扮演關懷者,實踐在日常言談與學校文化中。

以建議取代命令。

聆聽成員需求,融入政策中。

散播知識、觀念的種子。

主動提出有利於學校發展的計畫方案。

公正的態度檢視忽略關懷的對象、

實踐服務領導。

2〉妥善運用各種權力,展現關懷

1.厚實參照權,以加成其他權利之影響力

保持對學校目標與學生學習的熱情

全心投入學校事務

保持道德高尚,動機層次較高,追求愛與隸屬、自我實現的需求、

保持積極正向態度,使用積極正向的對話。

2.從成員角度考量強制權、獎賞權的運用--

瞭解成員需求喜好,做為獎賞的基礎。

針對必須強制執行的措施,提供理由說服成員,增加成員的認同。

透過參與的管道形成必須強制的事項,提高強制的說服力。

闡述強制實施措施所產生的效果,並指出成員的貢獻。

 

3.提高個人的可信度,堅實法職權--

越具合法性,法職權力的影響力越大。

善用正式會議,形成正式權威。

做決定的方向,儘量與社會文化價值方式一致。

熟悉社會傳統,依社會規範而行。

熟悉教育法令,並依法行事。

4.明暸專家權的效力範圍,儘量不超越界線--

持續學習分享,創新知識。

搭配參照權,提高成員對專業知識的認同。

瞭解成員的個別需求,適時提供專業協助。

深入了解學校需求,進行組織學習。

接受成員的專業知識,用於問題解決,並歸功於成員。

5.在權力運用策略上,儘量運用可以提高相互承諾的技巧--

激發成員對學校所做決定的價值、理想的熱情,提高實現所做決定的自信心、忠誠與決心。

邀請成員參與形成實踐評鑑決定的行列,提高成員對決策的承諾感。

3〉追求權力合作的關係,展現關懷

與追隨者一起行使權力,採用個人層次與團體層次的授權賦能作為。

建立成員參與的權力,落實權力合作的關係。

 

三、傅柯權力理論對現代教育的啟示

1.學校知識內容的轉變

2.學校組織與知識的創建

3.教育權力的賦予與轉化

4.創造自我生命的多樣性

========================================

========================================

羅賓斯發現七種熟練政治活動的方法

(一)   依據組織目標來辯解

(二)   建立正確之形象

(三)   控制組織資源

(四)   讓自己被認為是不可或缺的

(五)   要能顯而易見

(六)   發展強而有力的聯盟

(七)   遠離「有污點的」成員

(八)   支持你的上司

\\\\\\\\\\\\\\\\\\\\\\\\\\\\\\\\\\\\\\\\\\\\\\\\\\\\\\\\\\\\\\\\\\\\\\\\\\\\\\\\\

(一)   依據組織目標來辯解

(二)   建立正確之形象

http://classic-blog.udn.com/darrenlin123/43213613

民進黨的治理模式新核心思維 :

「以人民為本」、「還政於民」、「與公民團體同行」、「創新、就業、分配」

 

一六年台灣總統大選蔡總統演講全文

http://tp.50webs.com/


舊時代的治理模式,必須被改變。

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應該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概念時,我指的就是一個「以人民為本」的經濟願景。經濟成果必須要做到全民公平的分配。

一六年台灣總統大選蔡總統演講全文

http://tp.50webs.com/


第三部門,包括NGO及社會企業,他們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和社會服務,都會扮演重要的角色。 未來,政府的政策規劃、企業的創新模式與科技運用,還有第三部門的社會互助模式,將會帶來新的均衡,創造社會、企業與政府的三贏。

2014 4民進黨黨主席登記

蘇貞昌表示,「為了打贏2014,力量不能散,黨不能先亂」,因此自己「不忍撕裂、所以放手」,宣佈退選。謝長廷隨即表示,「民進黨要重燃支持者的熱情、重拾人民信任,最需要走出派系和包袱,有更多的對話協商,真正還政於民」,並表達退選的決定[9]

20155民進黨黨主席選舉,年底,舉行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蔡英文 選舉黨主席 政見

重建黨與社會的信任契約

一、面對執政黨一意孤行的國家危機,民進黨不能只有對抗的角色,更應該強化社會溝通,凝聚多數共識和力量,重新建立黨<與社會間的信任>契約。

二、經過群眾路線到議會路線,民進黨未來更要與<公民團體>建立共識、互信,以及共同的行動目標,積極<走向公民路線>。在共同目標的推進上,政黨不必然要當領導者,但是一定<是同行的夥伴關係>。 在此基礎上,我們將與公民團體展開下列對話:

總體經濟戰略的選擇

  1. 憲政體制的改造與<民主深化>


Ps. 蔡英文及民進黨的團結向前行,來自於前輩的退讓。

\\\\\\\\\\\\\\\\\\\\\\\\\\\\\\\\\\\\\

服務品質管理02 -1從組織Slogan看單位的核心信念,以觀光行業Slogan為例   老師

=====================

組織的軟實力
單位的核心信念
組織的配置及權責(工作職責規範)
主管企畫管理及應變能力(人員本職學能)
物品的服務品質
人員的服務品質
機制的服務品質

http://classic-blog.udn.com/darrenlin123/7120858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rrenlin123&aid=5693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