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信徒協會 10 雲林縣劍湖慈光寺 7/ 1~3 (八~五點) 兒童營.NTD.500元,
2011/06/14 19:46:18瀏覽430|回應0|推薦0
民國56年

2011  6/12

台灣信徒協會 一行人,禮佛之行

慈悲,此心非心只利眾 !

光明,日明月明但有光 !

=======================

雲林縣劍湖慈光寺

如果您曾經到訪過雲林縣劍湖山的山頂,那麼您或許已經擁有過親近慈光寺的美好經驗,靜謐的湖畔柳綠依依,莊嚴的寺前杉樹蒼蒼,誠心前來禮佛的弟子、意外參訪的遊人,都在這殊勝的機緣中體會過心靈的感動。

       寺院前擁天然劍湖,終年活水不斷;背倚劍湖山,林蔭雲影靈秀;西眺壯闊嘉南平原;東有中央山脈連緜大尖山守護。數十年來,慈光寺歷經早期篳路藍縷開創的艱辛,現任住持教法師在歲月風霜中一一承擔了人事物力的考驗,其間九二一地震無情的摧折,更為慈光寺帶來「捨下過往、重新再建」的空前洗禮,而今日的慈光寺樣貌,乃九二一重創後建造,以唐式簡約、古樸的建築,走出傳統的寺院風格,謙心祈願道場回歸清淨祥和,以反璞歸真的空間,虔誠迎接親近佛法的眾生。
       佛法慈悲眾生,慈光寺以宏揚佛法的種籽為志業,誓願拔苦予樂,因此,走在利益人群、關懷社會的長路上,我們的每個腳步都真誠而用心。
心捐地予慶妙老和尚,此即慈光寺的所在地,當時雲林縣劍湖山乃窮山僻壤之地,人們不曾耳聞。
民國59年
慶妙老和尚年事已高,因而禮請圓教法師接任住持,法師毅然承擔如來家業,在荒煙蔓草中,堅困守護早期無比簡陋的慈光寺:「三面薄牆沒有門」是當時道場最真實的寫照。
民國69年
圓教法師凝聚十年悲心願力,發心整建慈光寺。
民國72年
苦心規劃重建後,終於完成以莊嚴寶殿供養、續佛慧命之心願。此時慈光寺宏偉古典、金瓦白牆
,山門前四大金剛凜凜鎮守懷抱悲願的慈光寺。
民國74年
圓教法師主持「正聲廣播電台」散播法音,同時配合台中阿桐伯中醫診所舉行義診,救助貧苦信眾。
民國75年
成立廣播室-慈光之音,以講經說法淨化人心,並創立「慈光慈善會」,落實菩薩慈悲拔苦之精神。
民國76年
舉辦傳授第一屆在家五戒、菩薩戒大會。
民國83年
成立慈光念佛會,以共修方式淨化、提升人心。

民國84年

成立慈光合唱團(八十九年正式立案),帶動文化藝術氣息。圓教法師並主持「佛教
之音」,廣結法緣。
民國86年
「慈光文教基金會」成立,舉辦教育、文化藝文活動,並設立「斗六慈光講堂」,開
辦佛學課程及公益講座。
民國88年
九二一大地震發生,震毀慈光寺主體結構,斗六講堂亦全毀。所幸寺眾皆平安,慈光
寺化悲痛為力量,立即投身救災濟貧的搶救工作。一股續佛慧命的悲心力量,自此醞
釀慈光寺的二次重建。

民國90年

慈光志工隊成立。
民國90年7月
慈光寺二次重建工程正式展開。
 
民國92年
慈光寺落成,以嶄新面貌再度屹立於劍湖之畔,道場謙敬內斂、質樸莊嚴。法師們以更
積極入世、利益眾生的腳步,展開遍撒佛道種子的大業。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rrenlin123&aid=532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