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4年09月09日 俄國大文豪 托爾斯泰 186歲誕辰
2014/09/09 04:10:22瀏覽455|回應0|推薦2

列夫·托爾斯泰[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列夫·托爾斯泰

托爾斯泰肖像油畫,
現存於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出生 1828年9月9日儒略曆8月28日)
俄國亞斯納亞-博利爾納
逝世 1910年11月20日(82歲)
俄國阿斯塔波沃車站
(今列夫·托爾斯泰鎮
職業 小說家
體裁 寫實主義
受影響於 [展開]
施影響於 [展開]

簽名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俄語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儒略曆8月28日)—1910年11月20日儒略曆11月7日)俄國小說家哲學家政治思想家。同時也是非暴力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爾斯泰這個貴族家族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

托爾斯泰著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這幾部被視作經典的長篇小說,被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高爾基曾言:「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來源請求]在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中,他還提出了「托爾斯泰主義」,對很多政治運動有著深刻影響。

早年經歷[編輯]

20歲時的托爾斯泰,1848年。

1828年8月28日,托爾斯泰誕生於他家位於圖拉的莊園——亞斯納亞-博利爾納托爾斯泰家族是非常知名的古老的俄羅斯貴族家庭。托爾斯泰小時候雙親即去世,是由親戚撫養長大的。1844年他進入喀山大學學習法律與東方語言,但是從未取得學位。1847年他中斷學習回到亞斯納亞-博利爾納「晴園」,希望經營「晴園」同時自行安排學業。他給貧苦農民送茅草,但隨後就將大量時間花費在莫斯科聖彼得堡的社交場所中,終於欠下了一大筆賭債。1851年托爾斯泰和他的兄長一共前往高加索當兵,此時他可以嘗試寫作,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分析。1852年他參加了一場戰鬥,表現勇敢,且發表了小說《童年》,透過小主人翁單純的內心世界的細膩描寫,展示了一位聰穎、敏感兒童的精神成長過程。[1]

1853年托爾斯泰讀到了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非常欽佩。1854年托爾斯泰被調往多瑙河戰線,並參與了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這段時間他繼續分析自己的成長歷程,寫成了《少年》和《青年》成為研究他思想成長的重要資料。並將自己的戰爭經歷寫成《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發表之後很受歡迎,他開始在文學界小有名聲,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對他抱有很高希望。

1855年11月托爾斯泰離開軍隊回到聖彼得堡,這一段時間他很矛盾,他重新投入娛樂圈子,酗酒好賭,而同時他自己又清楚的覺得不能再如此,並對別人類似的行為大加撻伐。這種偏激的個性使得他很快不被文學圈子所容。最典型的就是他與屠格涅夫。屠格涅夫性情溫和,使托爾斯泰對他抱有一種父輩的感情,非常讚賞他的天賦,希望他不要虛度光陰,認為如果他不浪費自己的天才的話將比任何人都有成就。青年的托爾斯泰有時候和對方相處很好,但是也常發生激烈的爭吵,最終導致兩人1861年的長達17年的決裂,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屠格涅夫令人厭煩。……他才華橫溢,但他就像一個依靠管道送水的噴泉,你始終擔心他會很快斷水枯竭。」

1857年遊歷西歐,寫短篇小說《琉森》。1863年托爾斯泰發表了中篇小說《哥薩克》,這是他早期創作的總結提出自己貴族平民化的觀點。1873年到1877年,托爾斯泰完成了另一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稱「《安娜·卡列尼娜》是歐洲文壇上沒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與之相媲美的、白璧無瑕的藝術珍品。作者本人是空前絕後的藝術大師」。1879年他在《懺悔錄》中寫道:「我有一些困惑的時候。生活停頓下來了,彷彿自己不知道該怎樣生活,或該做些什麼;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變得憂鬱了……」。

1889年開始撰寫《復活》,十年後完稿,男主人公聶赫留道夫知道瑪斯洛娃是當年他誘姦的對象時,靈魂被深深震動了,他決心用自己的行動來贖罪。

婚姻生活[編輯]

托爾斯泰的妻子別爾斯和小女兒亞歷山德拉英語Alexandra Tolstaya

1862年9月23日,34歲的托爾斯泰與年僅17歲的索菲亞·別爾斯結婚。索菲亞是沙皇御醫的女兒。[2]他們前後育有13個孩子,其中有8個活過了童年。[3]他和妻子的關係至今仍有爭論。別爾斯說:「他愛我,但只在夜裡,從來不在白天。」她抱怨:「不會有人知道他從來不曾想過要讓他的妻子休息片刻,或給生病的孩子倒一杯水!」但可以確認的是大部分時光他們過得不錯。他妻子幫助他管理莊園,整個莊園佔地380公頃,有森林、河流、湖泊,蘋果園有30多公頃,樹木成蔭,風景優美,使生活井井有條。這使得托爾斯泰可以將全部時間用於文學作品的精雕細刻。在這裡,托爾斯泰給人類留下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傳世之作。他每一部作品都要修改很多次,他妻子也進行謄清和保存文稿的工作。[2]

但是托爾斯泰將記錄自己年輕時代行為的日記交給了妻子,內容記載托爾斯泰婚前曾經賭博、找妓女、甚至感染性病,還與一名女工生了一個私生子。這讓別爾斯大為光火。她在日記中寫道:「我真想燒了他的日記和他的過去。」「我夢見了一個巨大的花園,……我抓起他的孩子,撕扯起來。我扯下了他的頭顱和雙腿——我像瘋子一樣。」她學安娜·卡列尼娜那樣去「臥軌」,甚至服毒自殺,鬧得全家不得安寧。她自己也承認「總有一天我會嫉妒得自殺。」這使得托爾斯泰更厭惡這場婚姻。他在日記中寫道:「(索菲亞)成了我痛苦的根源。」「我不知道如何解決這種瘋狂,我看不見任何出路。」

另外托爾斯泰晚年激進的思想也讓夫妻產生很大隔閡,甚至準備放棄財產,過簡樸生活,而與妻子發生齟齬。他的妻子既不理解,更完全不能接受,認為是「整套哲學牽強附會、矯揉造作,完全建築在虛榮心、名利慾和出風頭的基礎上。」大女兒塔妮婭說:「妳無微不至地關心他的物質生活,但是妳卻忽略了他更珍視的東西。如果妳同樣關心他的精神生活,他會是多麼感動,會百倍地報答你的付出。」夫妻之間缺乏交流,使得婚姻生活每況愈下。高爾基說托爾斯泰「非常喜歡談論女人,但總是帶著俄國農民的粗野口氣……他對女人的態度是一種頑固的敵意。他最喜歡做的事情莫過於懲罰她們。……這是一個男人對沒有得到他應有的幸福而進行的報復。」

晚年[編輯]

托爾斯泰的陵園位於亞斯納亞-博利爾納(Ясная Поляна

1910年11月10日,82歲高齡的托爾斯泰從自己的雅斯納亞-波良納莊園秘密離家出走,伴他同行的有他的醫生和小女兒亞歷山德拉。托爾斯泰在途中患肺炎,最後客死在阿斯塔波沃英語Lev Tolstoy (rural locality)車站的站長室裡。托爾斯泰彌留之際,全球各地的記者雲集這個小車站,他的所有子女也都來到膝下,但托爾斯泰臨死也不想見妻子一面。威廉·夏伊勒(William Shire)感嘆道:「他們在各方面都得天獨厚,惟獨不具備相互理解的能力。」[4]11月22日,托爾斯泰被專列送回雅斯納亞-波良納莊園並安葬在那裡。[5]

托爾斯泰五歲時,大哥尼古拉告訴他一個秘密。只要把這個秘密解開,世界上就不再有貧窮、疾病和仇恨。他又說這個秘密已經寫在一根小綠棒上,綠棒就埋在小山澗旁的路邊。這個小綠棒的故事,令五歲的托爾斯泰神往不已,找尋綠棒是托爾斯泰年幼時最熱衷的冒險遊戲。托爾斯泰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傳說中的綠棒,死後也是被安葬在那片樹林裡。[6][7]

在中國,《新青年》雜誌1卷2號曾刊出翻譯自《托爾斯泰的生活》一書的托爾斯泰之逃亡一文。

宗教和政治信仰[編輯]

托爾斯泰身著農民服裝,列賓畫於1901年。

托爾斯泰在讀過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後,開始逐漸轉向該書所宣揚的苦行禁慾的生活。[8] 在1884年,托爾斯泰寫了一本名叫《什麼是我的信仰》的書,在書中他公開地承認了他的基督教信仰。他聲稱自己信仰耶穌傳教英語Teachings of Jesus,特別是深受《山上寶訓》的影響,以及有關非暴力和平主義的教條。美國貴格會介紹過托爾斯泰的非暴力主義思想給它的成員,如威廉·佩恩喬治·福克斯就深受託爾斯泰的和平主義影響。1908年,托翁在致印度人民的公開信中譴責了英國殖民統治,宣揚「勿以暴抗惡」原則,鼓勵印度人用「愛的原則」拯救自己。在英國念書時就喜愛托爾斯泰的甘地大為震動,於1909年開始與托翁書信交往,直到第二年托翁逝世。深受託翁感染的甘地在南非建立了托爾斯泰農場,接受了「勿以暴抗惡」的思想,被羅曼·羅蘭許為托翁聖火的傳人[9]

甘地和其他托爾斯泰農場的居民,南非,1910年。

注釋和參考資料[編輯]

  1. ^1910年11月10日 俄羅斯文豪托爾斯泰逝世. 人民網. 2003-08-01 [2013-10-04]. 
  2. ^ 2.0 2.1 Susan Jacoby, "The Wife of the Genius" (April 19, 1981) The New York Times
  3. ^ Feuer,Kathryn B. Tolstoy and the Genesis of War and Pea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8014-1902-6
  4. ^ 威廉·夏伊勒,《愛與恨:托爾斯泰夫婦的風暴婚姻》(Love and Hatred: The Stormy Marriage of Leo and Sonya Tolstoy)
  5. ^ 葛維櫻. 托爾斯泰百年忌辰尋訪:在車站去世場景保留至今. 新浪網(轉載自《三聯生活周刊》2010年第47期). 2010-11-19 [2013-10-04]. 
  6. ^ 黃友玲. 托爾斯泰理想的實踐──小說《復活》的賞析與啟迪. 《曠野》. 2010.9-10, (167) [2013-10-04]. 
  7. ^ 陳毅興(1998),第二章 童年時代
  8. ^ Tolstoy's Letter to A.A. Fet, August 30, 1869
  9. ^ 人道主義光輝不滅——托爾斯泰逝世百年祭. 騰訊網. [2013-10-03]. 

參考書目[編輯]

  • 陳毅興 編. 《列夫·托爾斯泰》. 遼海出版社. 1998. ISBN 7806388893. 

參看[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Leo Tolstoy dedicated websites

傳記和評論

Leo Tolstoy in the media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rrenlin123&aid=17077211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4 11:18 【udn】 這有相關產品!Alex 花園 身高 成長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