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25 16:15:38瀏覽1321|回應0|推薦1 | |
2008-07-25-中時電子報-中廣新聞/劉怡伶 一級古蹟赤崁樓內有9座「贔屭」古文物,是赤崁樓賣點之一,相同的古物也有1座,存放於嘉義公園內,但受到天侯影響,碑上文字多已模糊不堪辨識。 台南市文化處長許耿修表示: 將考慮以目前最先進的「脫鹽、上保護膜」的技術維修,不過,由於相關技術在國內還不普遍,市府還得再與專業人員多方商討。 這10座「贔屭」,有著精彩的故事。 相傳乾隆51年(西元1786年),台灣林爽文兵變被平定,皇帝親自撰寫詩文,並刻碑表彰功臣福康安的功勞。 10座御碑包括漢文、滿文、也有滿漢文同列。相傳,10座御碑運往台南時,1隻落海失蹤,後補造1隻,目前放在嘉義公園。 落海的贔屭,在民國前1年,被漁民撈獲,安置在台南市保安宮內,其餘9座,都安置於赤崁樓內。 市議員洪玉鳳關心9座贔屭碑文保養狀況。 洪玉鳳表示: 放在嘉義公園的碑文,因為受到風吹日曬,風化嚴重,已經讓字體變得模糊不清。 她希望放在赤崁樓的9座,不要步入後塵。 對此,文化處長許耿修表示:將考慮用「脫鹽、上保護膜」的方式。 不過,許耿修也說:這種技術,沒有幾個人有把握,能做「脫鹽」的動作。 目前,只有台中,曾經有實驗性地做過修護。 目前安置在台南市保安宮內的那1座,被地方尊為白蓮聖母。 據聞,贔屭背上凹槽的水,可以治療眼病,長期以來,就是地方信仰重心。 |
|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