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25 10:20:12瀏覽442|回應1|推薦1 | |
2008-07-25-中時電子報-中廣新聞/粱國榮 太魯閣國家公園,除舉世聞名的峽谷地形外,也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 事實上,除了大家熟知的太魯閣族之外,早於太魯閣族之前,就有人群居住在這裡。 中研院研究人員發現: 早在1千多年前,太魯閣族還沒有到此居住前,淡水河口的十三行文化居民,就曾經因為來此尋找砂金,而東渡花蓮。 太管處表示: 太管處委託中研院人類考古學家劉益昌,在崇德、布洛灣、陶塞、山里等地研究。 在崇德地區發現的墓葬遺跡中,有2具完整的「側身軀肢葬」遺骸及陶器等陪葬品,推估是距今約1千多年前生活在這裡的族群。 如果,再加上去年在同一區域所發現的鐵渣、黃金研判,1千多年前生活在這裡的族群,應該是遠從台灣北部東遷而來的十三行文化居民。 十三行文化居民東遷來此的目的之一,就是「尋找砂金」。 研究團隊在崇德考古,更進一步在地層中,發現當時人們煉鐵、煉金的遺跡。 這些出土的文物,與北台灣的十三行文化相符,經過碳十四年代測定與比對,確定是十三行文化居民,在1千2百多年前,就已經來到立霧溪北岸,建立聚落。 太管處指出: 這項考古發現,填補史前人類在太魯閣活動的歷史,描繪出1千多年前的輪廓。 不過,崇德遺址仍有許多疑問,有待考古學家,透過他手中的鏟子與詳細篩洗,一一去解答。 |
|
( 在地生活|花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