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究發現 十三行文化人曾在花蓮群居
2008/07/25 10:20:12瀏覽442|回應1|推薦1

2008-07-25-中時電子報-中廣新聞/粱國榮

  太魯閣國家公園,除舉世聞名的峽谷地形外,也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

  事實上,除了大家熟知的太魯閣族之外,早於太魯閣族之前,就有人群居住在這裡。

  中研院研究人員發現:

  早在1千多年前,太魯閣族還沒有到此居住前,淡水河口的十三行文化居民,就曾經因為來此尋找砂金,而東渡花蓮。

  太管處表示:

  太管處委託中研院人類考古學家劉益昌,在崇德、布洛灣、陶塞、山里等地研究。

  在崇德地區發現的墓葬遺跡中,有2具完整的「側身軀肢葬」遺骸及陶器等陪葬品,推估是距今約1千多年前生活在這裡的族群。

  如果,再加上去年在同一區域所發現的鐵渣、黃金研判,1千多年前生活在這裡的族群,應該是遠從台灣北部東遷而來的十三行文化居民。

  十三行文化居民東遷來此的目的之一,就是「尋找砂金」。

  研究團隊在崇德考古,更進一步在地層中,發現當時人們煉鐵、煉金的遺跡。

  這些出土的文物,與北台灣的十三行文化相符,經過碳十四年代測定與比對,確定是十三行文化居民,在1千2百多年前,就已經來到立霧溪北岸,建立聚落。

  太管處指出:

  這項考古發現,填補史前人類在太魯閣活動的歷史,描繪出1千多年前的輪廓。

  不過,崇德遺址仍有許多疑問,有待考古學家,透過他手中的鏟子與詳細篩洗,一一去解答。

( 在地生活花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sun571008&aid=2076709

 回應文章

孫塋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花蓮崇德史前遺跡 與十三行文化相符
2008/07/25 12:09

2008-07-25-中國時報-洪祥和/花蓮報導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研院考古人類學家劉益昌研究團隊,進行為期2年的「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研究」,已有重大發現。

  研究人員證實:崇德墓葬遺址,可證明十三行文化人,曾來太魯閣掏金。

  民國96年起,研究人員分別在崇德、布洛灣、陶塞(今竹村)、山里(今梅園)等地挖掘

  其中,在崇德墓葬遺跡中,發現2具完整的側身軀肢葬遺骸及陶器等陪葬品,估計為距今約1千多年,若加上現場發現的鐵渣、黃金研判,他們遠從台灣北部東遷而來的目的之一,應是「尋找砂金」。

  研究團隊在崇德考古發掘詳細過篩,進一步在發現煉鐵、煉金的遺跡,經過碳十四年代測定與比對,與北台灣的十三行文化相符,確認1200多年前,十三行文化人曾到立霧溪北岸建立聚落。

  除了崇德之外,考古學家也在布洛灣、梅園、竹村等遺址,發現了十三行文化人活動的蹤跡。

  至於他們東遷立霧溪流域的目,劉益昌認為:

  他們不只是為了生活而已,追尋黃金是目的之一,這項考古發現填補史前人類在太魯閣活動的歷史,但仍有許多疑問,仍待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