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本是同根生—百年滄桑話兩行
2012/04/07 22:54:07瀏覽579|回應0|推薦1

現今大陸雖然銀行眾多,而其中發源於中華民國時期(1949年前)的僅有兩家,它們是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有意為之,今年21日,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核准大陸中、交兩行赴台開設分行,回首兩行與中華民國的百年歷史淵源實是令人百感交集,而就在25,大陸中國銀行、台灣兆豐銀行實際上都恰好步入建行一百週年。

 

交通銀行

19083月,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交通銀行;1928年,國民革命軍光復平津,交行總行由北平遷往上海,其後與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一起成為發鈔行,承擔央行職責。

 

19495月,交行總行與中華民國政府一起遷往台灣;而在大陸的各地分行則被中共接收,亦稱交通銀行。

 

1958年,大陸的交行其業務分別由新組建的「中國人民銀行」、「建設銀行」接管,大陸交行停業。

 

19874月,大陸政府宣佈重建交通銀行,而該行不僅中英文名稱,就連字行招牌均與台灣的交通銀行完全一致,因此兩岸的兩個交行立即爆發正統之爭。最終,台灣交通銀行被迫將其英文行名改為拼音式「Chiao Tung Bank Co.」,以區別於大陸的「BANK OF COMMUNICATIONS」,此一風波方告平息。

 

20068月,台灣交通銀行與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合併,改稱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至此,海峽兩岸兩個交通銀行並存於世的歷史宣告結束。

 

中國銀行

 

191211,中華民國誕生,新政府急需一個中央銀行,25,受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的委託,吳鼎昌、孫多森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國銀行,並在其後的發展中成為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中資銀行。

 

19495月,中行總行隨中華民國政府一起遷往台灣,其在大陸的所有分行皆被中共接收,仍稱中國銀行。在海外的大量分行則出現分裂,大部分分行表示仍然效忠於中華民國政府,服從台灣中行總行領導;而英國(包括香港)、新加坡、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五國的分支機構則在周恩來的直接「關懷」下,宣佈「起義」,聽命於大陸中行。

 

19711025,聯合國大會宣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改稱中華民國政府為「蔣介石的代表」,中華民國政府立即宣佈退出聯合國。中共隨即動議要求接收中國銀行(台灣)全部海外資產,並向聯大提出台灣中國銀行與大陸中國銀行名稱衝突問題。

 

當年1214,為保全中國銀行海外資產,中華民國立法院宣佈中行改制為民營銀行,將股份分解掛名在宋美齡等私人名下,並正式更名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20068月,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與交通銀行合併,再更名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201221,中華民國政府批准大陸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來台開展業務。最多三個月後,曾經為中華民國的國家金融、幣制改革作出傑出貢獻的「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複將重現於中華民國的土地之上,而兆豐銀行將成為兩行的主要競爭對手或合作夥伴。

 

這三家銀行間無疑具有相同的血緣關係,又曾經歷了「相煎何太急」的歷史階段,即使在今時今日,翻開書籍,仍能感受到曾經的驚心動魄。而台灣的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如果都不更名的話,沒有「兆豐」的出現,中華民國政府會批准大陸這兩行來台嗎?歷史的滄桑變幻,令人扼腕。今日之兆豐銀行實力已遠不及大陸兩行,還望其自尊自強,一路走好。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630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