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征」申遺—利慾薰心之舉
2012/03/13 23:24:51瀏覽99|回應0|推薦0

2006年,韓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功申報「江陵端午祭」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結果顯然大大刺激了中國大陸的民族自尊心,截至2011年底,中國大陸已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41項和非物質文化遺產34項,僅次於義大利、西班牙。

如同將孔子銅像一度置於天安門廣場,大陸政府似乎已非常重視「文化遺產」了。為了表明這一問題的真相,20121月初,北京市將民國文化名人、首屈一指的建築師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故居拆除。有關方面似乎認為這一舉措仍不足以表達自己對「世界文化遺產」的敬仰之情,23日,以周恩來侄女周秉宜、四川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李後強為首的一批「學者」表示將聯合川、贛、陝、甘等15個省區聯合推動中共紅軍「長征路線」,將其申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周、李等並十五省社科院學者們對於何為世界文化遺產之理解果然與眾不同,標新立異,敢想敢幹。李後強書記稱「長征是空前絕後的偉大創舉」,筆者以為這十五省社科院此次為「長征」申遺,更是世界文明史的一大「壯舉」。

周、李等稱「長征精神已超越黨派、國界和膚色的限制,是人類文明和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完全符合申報《世界遺產名錄》文化遺產項目的各項條件」。就「超越黨派」來說,顯然中國國民黨是支持、擁護共軍長征的;就「國界、膚色」來說,共軍長征看來更是得到了世界各國、各族人民的一致擁護。

所謂「長征」是指自193410月至193610月,20萬共軍分別自江西、鄂北途徑十五省最終到達陝北會師的歷程,其總里程約25000華里。共軍為何要長征?在大陸歷史教材中的答案是:為了北上抗日。當時日寇在長城腳下、在東北三省,共軍為何離開江西時,初始目的地是湖南西部?近年來,中共官方自己亦不否認,「到陝北去,去找劉志丹」,是毛澤東19359月在川北無意中翻看報紙,得悉陝北有劉志丹一股共軍活動,而決定北上去找劉的,此前中共中央甚至有前往新疆、西藏的構想。數十萬共軍自江西至陝北的整個過程其初衷是為了「逃命」,其本質就是「流竄」,而與「抗日」則無關絲毫。

此一「流竄精神」與「流竄路線」,是否最終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接納為「世界文化遺產」,相信聯合國專家組還沒有做好成為「空前絕後的偉大創舉」其中一員的思想準備。

周、李等並十五省社科院一眾學者敢想人所不敢想,開風氣之先,其精神著實令人傾倒。此一申遺壯舉在意識形態上當然是為中共背書,為推進中共的「核心價值觀」建設,完善其思想體系作出貢獻。

而實際上更是為了「開源」,為了開金錢之源,與某地發現曹操墓,某地建設西門慶故居紀念館,其本質完全相同,高舉著保護文化遺產的旗幟,製造各種噱頭,目光緊盯著人民的錢袋。先打造一個神話,再製作一個神話,然後請君入甕,財源既可滾滾而來,複能得官方大力弘揚與讚許,如此名利雙收之下,果然是開天闢地的優質項目。

要提醒李後強書記及其同行,先生們皆是讀過聖賢書的知識分子,社科院的每一分錢、每一分研究經費都是納稅人的血汗,「長征」的本質與功績,在大陸內部自我陶醉就好,若真以為謊言說一千遍、一萬遍就搖身變為真理,可以拿到世界上去「超越黨派、國界和膚色的限制,成為人類文明和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真是利慾薰心,貽笑大方了。

而梁思成、林徽因伉儷是中國文化界深受崇敬的一代名士,是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倡導者,其一生為保護中國文化遺產可謂嘔心瀝血,梁、林故居的被拆毀與共軍「長征」申遺,共同築就了當代中國所謂「大力弘揚傳統文化、保護文化遺產」的真實面目。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621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