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岸對日賑災態度為何如此迥異
2011/06/13 11:43:03瀏覽303|回應1|推薦1

自日本地震以來,臺灣對日賑災捐款金額已逾60億台幣,世界第一經濟體美國則捐贈40億台幣,世界第二經濟體中國大陸不到2億元,經濟總量略勝臺灣一籌的韓國捐款為5億多元,臺灣的愛心望之令人目眩。

而許多大陸人卻對臺灣人為何對日捐助具如此之熱情感到不解,為何其規模過程之熱度、強度均超過了當年對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捐助活動,甚而臺灣女星徐熙媛與汪小菲夫婦表示將其新婚賀禮全數捐贈給日本災區,在大陸亦引發相當非議,或曰要抵制徐熙媛的演出,或抵制去俏江南用餐。同樣,臺灣人對大陸人為何如此冷漠,如此缺乏人道主義關懷之心亦頗有批評。

筆者作為大陸人民的一份子,以大陸人的角度來檢討為何兩岸對日態度差異如此巨大?以筆者看來,兩岸對日的差異甚至可說是背道而馳的現象,與臺灣當年的「二·二八事件」其實頗有同工。日本人與臺灣人也許會覺得奇怪,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是分別於1952年、1972年以官方文告形式宣佈放棄對日戰爭索賠權利,不是已經與日本達成諒解了嗎?蔣介石甚至在1945年8月要求中國人民對日本人要「以德報怨」,之後又重用岡村甯次、根本博等日籍武人;而毛澤東、周恩來在接見田中角榮時,亦曾說過:願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然而,這些貌似和平美好的過往歷史,卻不幸有個致命缺漏:蔣介石與毛澤東雖主義不同,然皆獨裁者,二人為求不同政治目的而先後與日本修好建交,放棄戰爭賠償,完全為蔣、毛個人意志之反映,事前並未徵詢舉國人民之意願,甚至未徵詢3千多萬遇難同胞家屬之意願。許多國軍老兵回憶,1945年8月,當在廣播中聽到蔣介石「以德報怨」的講話時,無不感到悲憤,為死去的戰友感到難過,而反感的程度甚至達到了不再願意為蔣政府流血犧牲的地步。所謂“中日友好”實質上是兩個威權專制政府,在不同歷史時期為自身利益而不惜犧牲人民利益的產物。

為何1947年會發生“二·二八”?當時國民政府的制度、軍隊之風紀固是罪因,但國軍官兵與日本血戰十四年,犧牲將士逾330萬,期間戰爭之慘烈、創痛之深重豈當時臺灣人所能想像,而國軍一旦踏上臺島,舉目之下會說國文者甚少,相反會說日文者甚多;而穿戴之服飾、街道之建築多為日式,你能指望國軍立時會對這樣一些“中國人”有關愛之心?加上留台日人、中共地下黨從中挑撥、煽動,擴大事端,彼時大陸國共戰爭已到了你死我活的關頭,你能指望國軍對這些有“共匪、日奸嫌疑”的人群關愛有加,莫非是國軍瘋掉了?就連筆者在史料中,都能頻頻看到侵華日軍中有「臺灣旅團」這一編制,這些軍人來自日本本土,還是臺灣原住民,有目共睹。

「二·二八事件」傷亡民眾據稱達2萬人,以今天臺灣人民看來,當時之國軍毫無人道可言,皆儈子手也;同樣,今日大陸人民抵制對日捐助,亦令臺灣民眾覺得這部分大陸人無同情心、冷血。但是臺灣人並不瞭解,甲曾經闖至乙的家中,屠殺乙的父兄,姦淫乙的妻女,現今甲遭逢震災,乙如果不主動施以援手,就是冷血嗎?天下有這樣的道理嗎?冷眼旁觀當然是乙唯一的選擇,任何人都沒有資格指責乙的選擇。

而欲求中國大陸人民消解仇日情緒,與臺灣人一樣對大和民族亦有關愛之心,除非日本國能夠拿出當年在華並未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的證據,否則只有日本國王(恕筆者不能稱其為天皇,稱其為倭國酋長又似有所貶低)親至南京大屠殺紀念碑前叩首致歉一途,日王一日不面對此事,即使再過100年,中國人民仍將視日人為仇敵。日國王時間拖得越久,中國人民積憤愈深,什麼釣魚島、赤尾嶼,都只不過是兒戲而已。

更坦白點說,在大陸的現實狀況是:從大學教授到販夫走卒,大多認為除非日本國王如前所述,誠心為1894年至1945年對華五十年的侵略作出道歉,並作出適當賠償,否則中日之間終有一戰!今日之大陸中共政權忙於國內維穩,絕對無意與任何外部勢力啟釁,美、日等國宣揚“中國威脅論”,實是冤枉了中共。然而,若有一天大陸實現民主政治,當政府以人民的意志為意志時,中日戰爭恐終將無可避免。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5318504

 回應文章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多年來,台灣在進行什麼?
2011/07/03 20:53

泥人有深入思考的習慣

格子裡有些文章,可能可以提供您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歡迎參考,並賜高見‧‧‧

http://blog.udn.com/h1234567am/5381443

如果真如「八田神話」二十多年來所強調的,送她們一百億也是應該的吧。

泥土敬白


喬羽(dannyqao) 於 2011-07-03 22:16 回覆:
已拜讀,很有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