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9/27 13:05:57瀏覽814|回應0|推薦0 | |
日本投降時,韓國的農業人口占總人口80%,其中2.7%為地主(擁有63.4%土地)、13.8%為自耕農(擁有8.9%土地)、83.5%為佃農;其餘27.7%土地是戰敗的日本所有,歸屬美國軍事當局託管,依然由佃農耕種;當時佃農需向地主繳納60%耕種所得,美軍認為佃農能負擔的最大數值是1/3,但美軍並未認真執行; (注:中國的國共兩黨從1926年北伐開始就都確認了三七五減租,即地主只能收取37.5%地租;但共產黨說到做到,不肯三七五減租的地主,下場就是沒收全部土地+殺頭;而國民黨始終停留在文告上,沒人執行,只有抗戰時期陳誠在湖北是玩真的,但1943年2月陳誠調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後,湖北立即停止了減租減息。二五減租其實與三七五減租是一個意思,中國地主收取的地租低於韓國的60%,一般是50%,施行二五減租後,減去總額的25%=37.5%。) 北方金日成迅速施行土改,沒收地主土地,無償分配給佃農;這些消息不斷傳到南方,導致共產主義在南方風起雲湧,無數人熱切盼望金將軍早日來解放; 在共產主義運動的打擊下,加上南方不斷出現軍人起義,遊擊隊極為活躍,這導致南方的地主及李承晚政權終於在1950年3月25日頒佈《土地改革法案》 1、 凡擁有土地超過3公頃(45畝)的地主需將多出部分出售給政府,政府以年產量1.5倍現金收購; 2、 政府以年產量1.25倍將土地出售給佃農(上限3公頃),佃農在5年內以現金或實物付清土地款。 注:當時的地價根據耕地肥沃貧瘠程度不同,一般是年產量的3-5倍,因此地主以1.5倍轉讓給政府是吃虧的,但總比被共產黨無償沒收+排隊槍斃要強;而對於農民來說,雖然不能像北方那樣無償獲得土地,但能以1.25倍的低價拿到夢寐以求的自有耕地,而且不用立刻支付購地款,已經是非常幸福了,而且已經不斷有傳聞北方某些地區在試驗人民公社,實際上土地已經不歸人民所有了。 但就在土地改革推行當中,6月25日韓戰爆發,雖然南方農民已經不像之前那麼期盼北方來解放,但仍有不少人還是擁護北方的;如果金日成再晚一點發動南侵,那麼在南方的共產黨支持者會更少。 韓戰結束後,南方終於完成了土改;這使得文盲率飛速下降,農民收入得到幾何級提高。但韓國式土改與同期的台灣土改有一個共同弊端:土地碎片化。這使得小農經濟的本質無法得到改變。 韓國土改、台灣土改的共同點:都是3公頃計算; 不同點:台灣以2.5倍向地主收購土地,但不支付現金,而是債券和股票;佃農也需要以2.5倍購買,但支付期為10年,現金與實物均可;另外基本農具和水利灌溉設施的興建不需要農民負擔,由政府負責,因此農民是能承擔購地款的。 台灣土改的成功,首要是陳誠的決心,也就是對敢不賣地的地主殺無赦;如果國民黨有魄力在大陸同樣對大地主殺無赦,那麼也許就不會失去大陸政權了;李承晚雖然沒有說殺無赦,但有金日成在北方殺無赦的樣板放在那兒,南方的地主也很清楚,如果李承晚政權被北方消滅了,自己還是死路一條。 |
|
( 時事評論|政治 ) |